天天看點

清代廣東學海堂學人的書畫了得,來藝博院瞧一瞧

“問學餘興---院藏清代廣東學海堂學人書畫精品展”開展

金羊網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李偲毓報道:2019年11月23日-2020年2月23日,“問學餘興---院藏清代廣東學海堂學人書畫精品展”在廣州藝術博物院一樓關山月藝術館展出。本次展覽由廣州藝術博物院主辦,以清代廣東學海堂學人書畫為主題,展出七十餘件書畫作品,展示了本地19世紀精英彙聚的學海堂學人在問學之餘的書畫藝術成就。

學海堂彙聚培養廣東學術文化精英

清代廣東學海堂可牛了。據了解,學海堂是清代廣東最具影響力的書院之一,它也是清代乾嘉學派最早的教育陣地之一,開啟了清代書院講求實學的風氣,是清代由八股試帖書院向新式學術研究性書院轉型過程中的重要個案。

1820年,兩廣總督阮元(1764-1849)在本地學人擁護及商人贊助下,為将江南最新的經史之學和文學潮流引入廣東,提出創辦學海堂。學海堂有别于同時期廣州城中的其他書院,不以補習科舉考試為目的,而以考據學研究為底色,設定經史、詩、古文辭課程,不設山長,設立八名學長評定課卷。

學海堂建立之初并無實地,是借文瀾書院的學海堂壁張貼考試優勝者名單。位于越秀山麓北城牆附近的院舍在1824年才正式落成,至1903年關閉,共八十三年曆史。根據容肇祖《學海堂考》,學海堂期間至少委任了五十餘位學長,出版《學海堂集》四集。書院的建立,彙聚、培養了一批當時廣東學術文化領域裡的精英,将清代廣東文化推至全盛,清代廣東精英文化景觀為之一變。

展出作品一窺學海堂學人書畫成就

本次展覽策劃的側重點是學海堂學人的書畫成就,其中更為側重書法。展覽展出的阮元《行書七言詩》,為其晚年作品,書風雅逸沖和,反映他深受董其昌影響的帖派風範。謝蘭生詩文書畫兼善,在繪畫方面,他與清代廣東繪畫大家黎簡并稱為“黎謝”;而在書法方面,著有《書訣》,主張“平腕豎鋒,虛拳實指”,本次展出其作品《楷書嵇康養生論》。

清代廣東學海堂學人的書畫了得,來藝博院瞧一瞧

展出的書畫精品---阮元《行書七言詩》 主辦方供圖

清代廣東學海堂學人的書畫了得,來藝博院瞧一瞧

展出的書畫精品---謝蘭生《養生論》 主辦方供圖

展出的其他書法作品還包括:學海堂首任八位學長之一熊景星的書法長卷《行書韓愈、李白、杜甫詩三首》;1840年被聘為學海堂學長的陳澧的《篆書八言聯》;學海堂學長黃子高的《篆書節臨商洛鼎銘》等。

清代廣東學海堂學人的書畫了得,來藝博院瞧一瞧

展出的書畫精品---陳璞《行書八言聯》 主辦方供圖

清代廣東學海堂學人的書畫了得,來藝博院瞧一瞧

展出的書畫精品---黃子高《隸書七言聯》 主辦方供圖

清代廣東學海堂學人的書畫了得,來藝博院瞧一瞧

展出的書畫精品---伍學藻《白猿聽經圖》 主辦方供圖

在繪畫方面,學海堂學人謝蘭生、熊景星皆其時之畫壇名宿,秀琨、梁于渭、黎如玮、伍學藻等亦以畫名重于時。本次展覽展出了熊景星的《仿各家山水圖冊》、秀琨的《菊花圖》、黃培芳的《江山秋霭圖卷》、梁廷枏的《蘭石圖》等。

展出的書畫精品---黃培芳《江山秋霭圖卷》 主辦方供圖

清代廣東學海堂學人的書畫了得,來藝博院瞧一瞧

展出的書畫精品---梁廷枏《蘭石圖》 主辦方供圖

此次展覽,展品數量最多當屬伍學藻。伍學藻是順德人,寓居廣州,曾任學海堂學長。伍氏工書畫,山水、花卉兼善,尤善人物、荔枝和紅棉。此次展覽,他的人物、山水、花鳥作品均有展出,較為全面地呈現畫家各種題材的繪畫風格。

是次展覽中有兩件繪畫作品與學海堂關系最為密切。一件是伍學藻繪于1898年的《重開學海堂對酒感賦詩意圖》,另一件是陳璞繪于1872年的《學海堂玩月圖》,觀衆不妨前去細細品賞。

清代廣東學海堂學人的書畫了得,來藝博院瞧一瞧

展出的書畫精品---陳璞《學海堂玩月圖》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