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一名鐵血軍人,他的死讓日本人動容,直言:有他在中國不會亡01 楊靖宇02 東北抗聯的堅守03 日本人為之動容

作者:鏡鑒青年
他是一名鐵血軍人,他的死讓日本人動容,直言:有他在中國不會亡01 楊靖宇02 東北抗聯的堅守03 日本人為之動容

楊靖宇劇照

他是楊靖宇。

提起這個名字,我們第一時間想到,他是一名抗日民族英雄。

關于楊靖宇,最衆所周知的,或許是史料曾經記載的這樣一段:

當楊靖宇犧牲後,日軍殘忍地将他割頭剖腹,發現他的胃裡都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然沒有一粒糧食。就連日本人也為之震驚。

就是這樣一位大無畏的鐵血軍人,完完全全地将自己的生命抛在腦後,将國家榮辱放在第一位。哪怕是最後關頭,身邊的人都成了叛徒,投了降,他仍舊無怨無悔。他說:“我們是中國人,怎麼能投降?”

他甯死不屈,犧牲後,殘忍的日本人将他割頭切腹,無數男兒落淚,敬佩他的鐵血忠魂。

抗日戰争勝利前夕,曾親手槍擊殺害楊靖宇的日本人岸谷隆一郎,此時也忏悔,直言:有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在,中國就不會亡。

他是一名鐵血軍人,他的死讓日本人動容,直言:有他在中國不會亡01 楊靖宇02 東北抗聯的堅守03 日本人為之動容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7">01 楊靖宇</h1>

抗日英雄楊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确山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在幼年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将他拉扯大,非常不容易。

到了18歲那年,楊靖宇考入了河南省立開封紡染工業學校(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工程學院)。還在讀書的時候,有着滿腔愛國情懷的他,就積極參與到革命當中去。

比如1925年,楊靖宇積極投身參與了五卅反帝愛國運動;,1926年,彼時全國各地的農民運動都在發展,楊靖宇從開封回到确山開展農民運動。

192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産黨。

在1928年之後,由于楊靖宇一直在從事秘密革命工作,曾經有5次被逮捕入獄,5次都受到殘忍的酷刑,但他堅貞不屈,沒有一次服過軟。

這樣一位“有風骨”的将軍,上面這些對于他來說還不算啥,真正具有考驗性的,還在後面。

他是一名鐵血軍人,他的死讓日本人動容,直言:有他在中國不會亡01 楊靖宇02 東北抗聯的堅守03 日本人為之動容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31">02 東北抗聯的堅守</h1>

1931年,日本侵華占領東北三省,建立僞滿洲國,當時國民黨已經放棄,指令官方軍隊撤兵。然而在東北三省的土地上,有許多人們不願意放棄抵抗,他們自願組成義勇軍來抗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東北抗日義勇軍”。

但是由于他們缺乏戰術經驗和統一指揮,常常以失敗告終。1933年,中共中央決定在東北建立黨上司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南滿遊擊隊和海龍遊擊隊為基礎,成立了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而這時候,正是楊靖宇擔任師長。

從此以後,東北抗聯的名聲,就開始慢慢打響。

需要補充一點,當時的東北抗聯,其實分兩個方向——“南楊北趙”。這裡的“趙”,說的是另一位有名的将軍趙尚志,他打仗的特點是又猛又狠,常常給敵人緻命的一擊,打起仗來,直教人稱快。

而“南楊”,說的自然就是楊靖宇。和趙尚志打仗風格不同,楊靖宇的特點是比較靈活,擅長打遊擊戰。不管是人數,還是陣仗,日本關東軍都是相對比較強大的,而面對強敵,楊靖宇選擇“智取”的遊擊戰術,敵進我退,敵亂我打,抗日的效果非常顯著。

他是一名鐵血軍人,他的死讓日本人動容,直言:有他在中國不會亡01 楊靖宇02 東北抗聯的堅守03 日本人為之動容

是以,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聯,不僅堅守,而且“有用”。“有用”到讓關東軍恨得牙癢癢。到什麼程度呢?

從1938年開始,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陸續調集了6萬人,專門用來“剿殺”楊振宇,而東北抗聯的總人數最多的時候,都不超過3萬人。最明顯的,就是關東軍司令部下達的那條指令:

“看到抗聯和其他隊伍同時出現,其他放過,隻打抗聯;看到抗聯隊伍裡有楊靖宇的隊伍,其他放過,隻打楊靖宇的隊伍。”

本來靈活多變的楊靖宇,可以率領東北抗聯繼續作戰。卻不料,狡猾的關東軍和僞滿軍,從楊靖宇身邊人下手,瞄準了有“小楊靖宇”之稱的程斌,抓了他母親,逼迫他投降。

程斌選擇了投降,還帶走了數百名手下,帶了許多槍支彈藥,成為歸屬僞滿軍的叛徒。

俗話說:“不怕敵人強大,就怕身邊的熟人變成敵人。”程斌之前一直跟在楊靖宇身邊,可太熟悉楊靖宇的戰術和路線了,他的投降,直接給楊靖宇帶來了莫大風險。

在程斌的幫助下,楊靖宇的東北抗聯都不占據優勢,一路作戰,一路減員,傷亡慘重。到了1940年,楊靖宇率領的部隊瀕臨危機,已然彈盡糧絕。沒有食物,他們為了堅持下去,隻好啃樹皮來充饑。

後來,陸續有兩個叛徒出現,他們的投降直接暴露了楊靖宇的位置,導緻楊靖宇的犧牲。

他是一名鐵血軍人,他的死讓日本人動容,直言:有他在中國不會亡01 楊靖宇02 東北抗聯的堅守03 日本人為之動容

在楊靖宇孤身一人暴露于敵軍面前時,關東軍的領頭人岸谷隆一郎問他,願不願意投降歸屬?楊靖宇甯死不屈,閉上眼睛說,開槍吧。

于是,在槍林彈雨中,這位偉大的抗日英雄,英勇犧牲。

值得一提的是,他本名其實并不叫楊靖宇,叫“馬尚德”。據說,靖宇這個名字在北韓語當中有驅除外敵的意思,是以後來更名為楊靖宇。

他一生都在為之奉獻,為抗日,為捍衛家國而矢志不渝。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67">03 日本人為之動容</h1>

楊靖宇犧牲後,殘忍的日本人不僅将他的首級割下來,還剖開他的肚子,想看看裡面有什麼。

但是他們震驚了,楊靖宇的肚子裡面,隻有三樣東西:枯草,樹皮和棉絮。甚至連一粒糧食都沒有。

他是一名鐵血軍人,他的死讓日本人動容,直言:有他在中國不會亡01 楊靖宇02 東北抗聯的堅守03 日本人為之動容

1965年,日本戰敗投降,當年帶頭殺害楊靖宇的岸谷隆一郎,他先是毒死了自己的妻女,然後剖腹自殺。在此之前他留下了一封遺書。

遺書的内容大緻是這樣的——

“天皇陛下發動這次侵華戰争,或許是不合适的。中國有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在,一定不會亡國。”

抗日戰争的勝利是必然的。但正是由于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存在,有他們不顧生死的誓死捍衛,才有了抗日戰争勝利之必然。

讀楊靖宇,我總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悲怆和肅然起敬的情懷,蔓延在血液裡。不禁就想到,當時看《金陵十三钗》時,那位誓死守護教堂女學生的李教官,他身邊的戰士們都戰死,最後隻剩下他一個人頑強抵抗日軍,在槍林彈雨中,他身上傷口無數,卻唯有眼神堅毅。

或許,楊靖宇不是一個人,是一類人。

正是由于中國有“楊靖宇們”,是以即便14年的抗戰路漫長無比,我們最終也挺過去,取得了勝利。

新時代也需要有“楊靖宇們”,傳承愛國情懷,銘記鐵血使命。無論多麼艱難的時刻,都能不忘初心,愛黨愛國,用盡全力守護和建設我們的國家。

作者:我方團隊月落星沉

參考資料:張玮《曆史的溫度》、趙偉 曾偉《楊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