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長期被肝癌折磨的陳誠走到了人生最後的關頭,這位曾經的風雲人物如今已是油盡燈枯,無論是身體上的折磨,還是複雜的政治風雲對他精神上的摧殘,都讓陳誠覺得疲憊不堪。自知時日無多的陳誠叫來兒子,要交代自己的後事。
陳誠的遺願隻有一句話:“陳死火葬,以不占地為原則。”這句話他命兒子寫在紙條上,交給自己的夫人,可是,陳誠這唯一的願望卻成了泡影。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波谲雲詭</h1>
陳誠自解放戰争以來,人生便不斷地走在下坡路上,先是1947年,他在東北戰場指揮戰役,卻沒能力挽狂瀾,激起了政府中一股彈劾風氣,衆人要求陳誠下台,幸好老蔣對這個心腹還算重視,才不顧議論保下了陳誠。
老蔣之是以留着陳誠,一則是考慮到多年的情誼,二則也是為自己的今後打算。老蔣自己其實也知道,這一戰是很有可能失敗的,失敗就要找好後路,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老蔣給自己選好的後路就是台灣,1948年10月,老蔣把陳誠派往台灣,任命陳誠為台灣省主席,意思很明顯,就是讓陳誠先在台灣打好基礎,以備将來不時之需。
陳誠也不辱使命,他進入台灣之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原本一片混亂的台灣漸漸回歸正軌。而另一邊,老蔣也不出所料地迎來了失敗,台灣成了老蔣最後的退路。
來到台灣的老蔣對陳誠的工作非常滿意,不久,陳誠升任為國民政府的副總統,成為了老蔣之下名副其實的二把手。盡管如今國民政府隻能蝸居在台灣這方寸之地,但是副總統這個身份畢竟還是風光無限,人人都說陳誠的好日子來了,但是福兮禍之所倚,副總統是榮耀,卻也是十足的活靶子。
老蔣的兒子蔣經國對陳誠的存在感到不滿,因為很顯然,蔣經國将成為老蔣未來的接班人,但是如今蔣經國根基尚淺,陳誠卻資曆深厚,地位遠超蔣經國這個接班人,照這樣下去,将來老蔣一咽氣,是誰成為真正的總統那還不一定呢!
權力之争一向是最殘酷的事情,蔣經國虎視眈眈,而陳誠對此也心知肚明。陳誠本人對于蔣家父子是忠誠的,加上陳誠畢竟年邁,他即便想要去争,他的身體也已經支撐不住了,是以,六十年代通路美國結束之後,陳誠便對老蔣提出,自己想要辭退行政院長這一職務,但是比彼時台灣政治鬥争複雜,老蔣手下實在無人可用,于是陳誠隻能繼續堅持在崗位上,直到1963年9月,陳誠的身體已經完全垮了,老蔣才準許了陳誠的辭職請求。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江河日下</h1>
陳誠的離職讓大陸也感到擔憂,因為陳誠的離職對于祖國統一的大業并不利。周總理在得知消息之後,特意讓傅作義給陳誠送去書信,讓陳誠務必不要忘記祖國統一的大業,不要讓美國在其中插手,擾亂中國的主權。隻可惜這封信剛到台灣就被攔截,始終沒能送到陳誠的手中。
自從辭職之後,陳誠的主要活動便是養病,陳誠晚年的日子過得并不算太好,雖然他曾經位高權重,但是病魔加身讓他備受折磨,同時蔣家父子忽冷忽熱的态度也讓陳誠心驚。陳誠在任的時候,作風一貫廉潔,家中存款不多,政府也并未多給補貼,以至于前副總統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連孩子的學費都得東拼西湊。
而且陳誠的病情沒有太多治愈的希望,早年間,陳誠的胃腸都做過大手術,十二指腸被切除過,以當時那個年代的醫療條件,陳誠經曆這麼多次大手術還能抗到這把歲數已經意志很頑強了。離職之後,陳誠又患上了嚴重的肝癌,這病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操勞過度所緻,醫院診斷出來的時候,癌細胞已經擴散了,它們一點點侵蝕着陳誠的身體。
老蔣還算有點良心,在陳誠病危之後,他安排了醫院,讓醫生務必将陳誠的病治好,但是這會兒再全力救治也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陳誠的身體日漸衰弱下去。躺在病床上的陳誠心裡最多的是無奈,不僅是為自己感到唏噓,更為政府的現狀感到唏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身死魂滅</h1>
陳誠并非無能之輩,事實上他在任期間,台灣很多好政策是由他制訂的,年輕的時候,陳誠又何嘗沒有一番經世濟民的大志向?可惜,雖然他在國民政府風光了大半輩子,卻沒能夠挽回大局,一開始在大陸節節潰敗,後來敗居台灣,國民政府一天不如一天,卻還是在政治鬥争之中掙紮不息,越是衰頹,越是混亂,陳誠眼看這個政府從朝氣蓬勃變成如今一灘爛泥的樣子,心裡不免心酸,隻是鬧成如今這個樣子,到底該怪誰呢?
當妻兒詢問陳誠遺言的時候,陳誠已經無話可說,唯一的夙願便是将自己火葬,但是這個願望卻最不可能達成。原因也很好了解,當時火葬還是一種非常格格不入的喪葬方式,中國人還是講究留個全屍,火葬被認為是一種不體面的下葬方式。
如果是普通人用火葬,倒不是什麼大問題,可是陳誠畢竟是國民政府的官員,如果台灣用火葬的方式給陳誠辦後事,那必然會引來議論紛紛,台灣可不願意給自己找這個麻煩。是以,盡管這是陳誠的遺願,台灣政府卻也絕不可能答應。
1965年3月5日,陳誠去世,老蔣親自為他主持了葬禮。在國民政府的一衆元老之中,陳誠的結局算是很不錯的善終,雖然他也曾遭遇過不公和打壓,但總算沒有遭到蔣氏父子的清算,這大概也是他一輩子謹小慎微、忠心耿耿的回報,
細數陳誠這一生,他算不上一個壞人,但也談不上是一個好人。他對于國家是有責任感的,但是他還是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最後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到了更加複雜的鬥争之中,最後落得一個唏噓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