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陸續有農戶發來自己桃園的照片,在桃樹的枝幹上有很多小白點,他們不知道是咋回事兒。經過我們的辨認發現這是一種害蟲,名為桃樹桑白蚧,是桃樹種植過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害蟲。

桑白蚧對桃樹的危害比較大,發生嚴重的時候,雌成蟲和若蟲群居在枝幹上吸食汁液,造成樹勢衰弱,如果防治不及時,甚至會造成桃樹直接死亡。那麼如何防治桃樹桑白蚧呢?下面我給出一些建議。
首先,對于這個時期出現的桑白蚧,因為果實已經收獲,樹葉大部分已經掉落,可以結合修剪,直接刮除比較集中的桑白蚧群落。
其次,進行藥劑防治,下面我推薦幾個持效期比較長的配方,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10%高效氯氰菊酯.吡丙醚懸浮劑750倍+有機矽
30%螺蟲乙酯.吡丙醚1500倍+20%啶蟲脒水劑1500倍+植物油
22.4%螺蟲乙酯2000倍+70%啶蟲脒1500倍/25%噻蟲嗪1000倍+有機矽
20%甲維鹽.吡丙醚1500倍+10%順勢氯氰菊酯1500倍/20%烯啶蟲胺1500倍+助劑
33%螺蟲乙酯.噻嗪酮2500倍+啶蟲脒/噻蟲胺/高效氯氰菊酯等+助劑
45%毒死蜱1000倍+高效氯氰菊酯+助劑
在過去防治蚧殼蟲,多用殺撲磷,但是該成分已經禁用。而以上這些配方都是經過實踐,目前效果比較好的!
殺撲磷禁用以後,防治蚧殼蟲主要有效成分有毒死蜱、吡丙醚、噻嗪酮、螺蟲乙酯等,從效果方面來講,吡丙醚、噻嗪酮、螺蟲乙酯,速效性慢,但是持效期長。是以在選擇制劑時,往往選擇使用各種成分的複配成分,然後再搭配煙堿類或者菊酯類殺蟲劑,提高速效性。
最後特别要提醒,有機矽等助劑是防治蚧殼蟲時絕不能少的藥劑,因為蚧殼蟲外面有厚厚的蠟質層,使用滲透劑才能夠使藥效更好的發揮。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希望能給面臨蚧殼蟲危害的果農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