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羽,诜诜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以上是《詩經 國風 周南》之第五篇,這幾句回環往複的羅圈話,其實就一個意思:蝈蝈張翅膀啊,嘤嘤嘤嘤響啊,你的子孫真特麼多啊,世代綿延長啊......由此表達了我華夏先民祈求“子孫衆多,言若螽斯”的迫切心情。
将螽斯直接翻譯成蝈蝈是否準确,本磚家不求甚解,也懶得去查。但我們應該知道,如今螽斯這個名詞泛指直翅目螽斯科的一大批種類,而蝈蝈隻是螽斯科蝈螽屬的一個物種,優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

直翅目昆蟲中,除蝼蛄、突竈螽等一小撮略顯邪惡之外,大部分都是一副志慮忠純之相,至少看上去天庭飽滿地閣方圓,蝈蝈蝗蟲皆屬此類。蝈蝈和蝗蟲有點像,但二者差別也很明顯,先看觸角:蝗蟲類的觸角短粗僵直,而蝈蝈(以及其它螽斯)則細長飄逸。
攝于膠南某公路旁
《瓶花齋集》中說,蝈蝈兒“似蚱蜢而身肥”,誠哉斯言,蝈蝈的體長未必比得上棉蝗,但體型壯碩,頗有威儀,雌猶勝于雄。然而其翅膀卻有“先天缺陷”。一般的直翅目昆蟲如棉蝗者,“前翅狹長、革質......後翅呈折扇狀縱褶于前翅下”,而蝈蝈前翅退化,後翅較亦短,不能遮蔽軀體,雌性則僅有翅芽,基本上是“出入無完裙”。
别看蝈蝈翅短,短有短的妙處,蝈蝈之是以廣受歡迎,皆是拜短翅所賜。每逢雄蝈蝈求偶之際,就會用短翅上的聲锉和刮器互相摩擦發生。正是這“薨薨”的鳴聲,使得蝈蝈入詩入畫,赢得了兩千年清譽。也許這正是“優雅蝈螽”之優雅的來源吧。
蝈蝈鳴聲之優劣,前賢多有論述。一般來說,人們不太喜歡尖而高頻的聲音,偏愛低沉有力、憨厚舒緩的調調兒,謂之“憨叫”。怎麼形容呢?如果說前者相當于斯琴格日樂,後者就是徐小鳳。其實本磚家是聽不出來的啦,小時候養過,能給面子叫幾聲就算不錯了,要啥自行車?
衆所周知,雄蝈蝈的叫聲是用來撩妹的,并非用來取悅人類。而雌蝈蝈則依靠大長腿......上的聽器來辨識同類的叫聲,進而挑選自己心儀的小哥哥。雌性除了翅膀退化、胴體全裸之外,還有一個特征,身後拖着修長性感的産卵器.....雄蝈蝈帶着它的尤克裡裡放聲歌唱,等待它心目中的姑娘。
确認過叫聲,它是對的蟲;之後當然就是圓房合卺,共效于飛之樂。這一連串繁瑣過程都是為了選取優質基因,為了“宜其子孫,振振兮”,目的性非常強,不像人類一樣白忙活也要忙活......蝈蝈的卵是産在泥土中的,其産卵過程相當詭異。在産卵之前,雌蝈蝈會用産卵器對準泥土做活塞式運動,将土地刨松之後再産卵。
攝于即墨鄉村
優雅蝈螽是普遍意義上的蝈蝈,因其翅短,也叫短翅蝈蝈或短翅鳴螽。既有短翅,焉無長翅?北方還有一種暗褐蝈螽(Gampsocleis sedakovii)較為常見,如上圖。此蟲翅長,鳴聲不甚悅耳,一般被呼為“吱拉子”。在沒有蝈蝈的情況下,也可以李代桃僵,聊勝于無。
市面上出售的蝈蝈,當然還是以優雅蝈螽為主。秋天已至,時不我待,如有賞玩鳴蟲的雅興,不妨入手一隻。若飼養得當,可以熬過冬季,至第二年清明尚能“薨薨”不薨。切記,蝈蝈屬于雜食性昆蟲,不宜隻喂果蔬,葷素搭配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