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請董昭與自己并坐在一起,恭敬地請教,問他:“現在我已到洛陽,應當采取什麼政策呢?”
董昭說:“将軍興起義兵,讨伐暴亂,入京朝見天子,輔佐王室,這是春秋時期五霸的功業。現在洛陽的各位将領,都有自己的打算,未必聽從将軍的指揮。如今留在洛陽控制朝政,有許多不利因素,如果請天子移駕到許縣,方為上策。但是,天子在外流離多時,剛回到舊都,大家都盼望迅速獲得安定,再要移駕,是不符合民心的。不過呢,要建立不同尋常的功業,就要做不同尋常的事情,希望将軍作出利多弊少的選擇。”

曹操說:“我本來的計劃就是這樣的。隻是楊奉近在梁縣,聽說他兵強馬壯,該不會阻撓我吧?”
董昭心想,這你不用擔心,我都替你搞定了,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說:“楊奉缺少外援黨羽,是以他願意與将軍結交。任命你為鎮東将軍、封費亭侯這件事,就是楊奉的主意。你應該及時派遺使者,帶去重禮,表示感謝,使他安心。告訴他說:‘洛陽無糧,想讓獻帝暫時移駕魯陽,魯陽靠近許縣,運輸較為便利,可確定糧食無憂’。楊奉這個人有勇無謀,一定不會疑心,在使者往來這段時間裡,足以定下大計,楊奉怎能進行阻撓?”
曹操大喜,說:“很好!”
立即派使者去晉見楊奉,借口京城缺乏糧食,将漢獻帝暫時移至離許縣較近的魯陽縣,以保證王室的糧食供應,同時送上重禮,麻痹楊奉。
楊奉果然輕易就相信了這個借口,放松了警惕。
九月,漢獻帝遷都許縣,改稱許縣為許都,着手建造祭祀皇家祖先的宗廟,還有作為國家象征的祭祀土、谷之神的社稷等等,又任命曹操為大将軍,封武平侯。
楊奉這才發覺上當,如夢初醒,從梁縣派兵攔截,但已來不及了。
十月,曹操出兵征讨楊奉,攻陷梁縣,楊奉向南投奔袁術。
漢獻帝對袁紹沒有前來救駕十分不滿,下诏給他,責備說:“你地廣兵多,卻專門結黨營私,不願出動軍隊勤王救駕,隻是擅自互相讨伐,該當何罪?”
袁紹急忙上書,極力辯解,深表自責。
漢獻帝便任命他為太尉,封邺侯。
袁紹雖說升了官,但遭到漢獻帝的責備,懷疑這是曹操在皇帝面前搞的小動作,覺得昔日的小兄弟和跟班,現在的官職比自己高,竟然可以對自己指手劃腳,不禁深以為恥,大發雷霆,說:“曹操幾次要死了,都是我救了他。現在他竟挾持天子,對我來發号施令。”
于是上書辭讓,拒絕接受。
曹操見袁紹勢力強大,暫時也不想與袁紹撕破臉,就請求把自己擔任的大将軍一職授予袁紹。
建安二年(197年)三月,孔融持節至冀州,拜袁紹為大将軍,兼督冀(治邺縣,今河北臨漳縣邺鎮)、青(治臨淄縣,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北)、幽(治薊縣,今北京大興縣西南)、并(治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四州,承認四州為袁紹的勢力範圍。
二人暫時相安無事。
漢獻帝又任命曹操為司空,代行車騎将軍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