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牛年話牛丨牛年将至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本土牛

“将牛何處去,耕彼故城東”。悄無聲息間,牛年來了。

牛是農耕文明中極其重要的符号之一,在傳統時代,它是天子獨用的祭祀之物,是諸侯不得擅殺的“仁畜”,是八卦中負載萬物的象征,也是田園詩歌裡不可或缺的象征……

随着現代農業的發展,牛的功能不斷改變,現代人對牛的了解越來越少了,僅黃牛就有25種以上,其中有5大良種,如秦川牛,體格健美、力量強勁,如南陽牛,行動迅捷、耐力悠長。

水牛的物種較少,但在傳統文化中,它往往是江南美景、田園生活的象征。

牦牛也有10多個品種,有高山型的,散落于西藏的群山峽谷之中,也有高原型的,栖息在昆侖山和祁連山一代的高原上,在每年都有半年枯草期的地方生活……

還有數量最多的蒙古牛,為人們提供着優質的肉、乳;地域最南的雷瓊瘤牛,脖子上有一個像駱駝的牛峰……

作為中國本土的牛,多以耕牛為主,鑒于中國人的飲食習慣,牛奶的食用起步較晚,奶牛品種也是引進荷蘭的荷斯坦牛經長期馴化及系統選育,育成中國荷斯坦牛。

“耕耘為天下。”2021年是牛年,這一年,我們仍需努力抗擊疫情,保障生産。為此,新京報記者搜集整理了我國本土多個品種的牛,希望能讓更多人有更多的勇氣,默默耕耘,重新開機未來。

秦川牛

産地:原産于渭河流域關中平原

中國傳統五大良種黃牛之首。體格高大,骨骼粗壯,肩長而斜,胸寬深,毛色有紫紅、紅、黃三種,以紫紅和紅色居多,成年公牛體重平均600公斤,母牛450公斤。

南陽牛

産地:原産于河南南陽

全國五大良種黃牛之一。肌肉發達,皮薄毛細,體質結實。毛色有黃、紅、草白三種,以黃色居多,1998年就被國家農業部首批列入"國家畜禽品種保護名錄"。成年公牛體重達550公斤,母牛400公斤。

魯西牛

産地:原産于山東西部如菏澤、濟甯

全國五大良種黃牛之一。以體大力強、外貌一緻、肉質良好而著稱。被毛淡黃或棕紅色,眼圈、口輪和腹下、四肢内側為粉色。毛細,皮薄有彈性,角多為“龍門角”和“八字角”。成年公牛體重可達650公斤,母牛可達450公斤。

晉南牛

産地:原産于運城以及臨汾地區

中國五大地方黃牛品種之一,因産于山西晉南盆地而得名。骨骼結實,背腰平直,胸深寬,被毛以紅色為多,其次為黃色或褐色。公牛角圓,角根粗。成年公牛體重650公斤以上,母牛420公斤以上。

延邊牛

産地:吉林省延邊北韓族自治州

中國五大地方黃牛品種之一,也是東北地區寶貴的抗寒牛品種之一。被毛長而密,皮厚而有彈力。公牛角基粗大,多向後方伸展,成一字形或倒八字角。毛色多呈黃色。公牛體重在430公斤左右,母牛330公斤左右。

蒙古牛

産地:原産于蒙古高原地區

中國黃牛知名地方品種之一,體格大小中等,毛色以黃褐色、黑色居多,角向上前方彎曲。成年公牛體重400—470公斤,母牛300—370公斤。

渤海黑牛

産地:原産于山東省濱洲市

渤海黑牛原稱"抓地虎牛"、"無棣黑牛",主産區在山東省無棣縣,是中國罕見的黑毛牛品種,也是世界上三大黑毛黃牛品種之一,2011年始受農産品地理标志保護。成年公牛體重460公斤左右,母牛體重360公斤左右。

雷瓊牛

産地:廣東省徐聞縣和海南省瓊山市

中國最南端的瘤牛品種,為廣東省雷州半島所産的徐聞黃牛(也稱雷州黃牛),與海南省所産的海南黃牛的合稱。成年公牛體重為400公斤左右,母牛為300公斤左右。

海子水牛

産地:蘇、滬、浙北沿海

海子水牛體大,是優良的役用水牛。體型高大勻稱,成年公牛背腰平直,前軀發達,腹大。成年母牛外貌比公牛清秀美觀。軀體毛色以青黑色為主,次之為灰黑,四肢下端有“白襪子”,背毛分布稀疏。四肢結實有力,成年公牛體重可達600公斤左右,母牛可達500公斤左右。

獨龍牛

産地:貢山縣獨龍江一帶

為獨龍族人民所馴養而得名,牛亞科黃牛屬的一個獨立品種,喜食山間竹葉,全身被毛黑色和深褐色,四肢下部全為白色,有的頭部或唇部有白色斑塊。公牛角長可達40厘米,體軀高大,立姿剽悍。成年公牛體重可達400-500公斤,母牛為350-400公斤。

青海高原牦牛

産地:昆侖山系和祁連山系高寒地區

大多在海拔3700米甚至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青海高原牦牛分布區和野牦牛栖息地相鄰,野牦牛遺傳基因不斷滲入,故體型外貌多帶有野牦牛的特征。牦牛全身都是寶,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燒耕都離不開它,并素有“高原之舟”之稱在高原作運輸工具。成年公牛體重為400公斤左右,母牛為300公斤左右。

資料提供:中國農科院畜牧所

咨詢專家:中國農科院畜牧所副研究員張路培

觀圖指南:請橫屏觀看長圖

牛年話牛丨牛年将至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本土牛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唐峥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