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新發現:真蕨植物在2億年前大滅絕中“躲過一劫”

作者:資訊新報
科學新發現:真蕨植物在2億年前大滅絕中“躲過一劫”

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曾發生了生物大滅絕事件, 被認為是顯生宙以來最嚴重的五次滅絕事件之一,導緻大量物種消失。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領銜的中外科研團隊宣布,他們曆經多年,研究了大量化石樣本發現,這場生物大滅絕事件并沒有對生态系統帶來重創,其中,當時分布廣泛的真蕨植物不少都"躲過一劫"。

科學新發現:真蕨植物在2億年前大滅絕中“躲過一劫”

科研團隊從我國四川、湖北、雲南、安徽等地采集到大量距今約2億年的真蕨植物化石,不少化石都完整地儲存了植物的葉片和細節。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許媛媛介紹,“化石可以非常清楚看到孢子囊的特征,孢子囊的特征對我們研究系統分類,還有古環境古氣候的重建都非常重要,也可以和現生的一些植物作對比,對它的演化特征做出推測。”

科學新發現:真蕨植物在2億年前大滅絕中“躲過一劫”

通過資料對比分析,科研團隊僅在四川盆地就發現了8科16屬67種真蕨植物。其中,在三疊紀和侏羅紀之交約有38個種消失,同時有10個新種出現。這說明蕨類植物在當時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大規模滅絕事件,而是存在顯著的植物種群更替現象。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博士魯甯說:“這次發現的真蕨植物,它的多樣性分布是有一個遷移方向的,是從四川盆地的西南一直往東北,它的多樣性中心一直在遷移,就證明隻要一直給它們有适宜的生存環境,它是可以活下來的,包括在三疊紀末,生物大滅絕那麼大的事件中,它也可以活下來。”

科學新發現:真蕨植物在2億年前大滅絕中“躲過一劫”

真蕨植物演化曆史久遠,也是現代植物中數目顯著且最具多樣性的維管植物類群之一,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生态環境和氣候變化。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永棟說:“三疊紀-侏羅紀2億年前大滅絕并沒有對我們陸地生态系統造成很大破壞,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也是我們關心的非常重要的議題,特别是人類生存環境、氣候、生态,通過我們的研究也啟發我們,一定要重視保護我們的生态環境。”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呂瑩瑩 編輯/國正)

【投稿、區域合作請私信或發3469887933#qq.com24小時内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