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NBA球星阿馬雷·斯塔德邁爾自加盟福建隊後,已經在CBA出戰七場比賽了。
但這期間,福建隊除了從八一隊身上拿到的兩場勝利外,還未戰勝過其他任何對手。這支坐擁上賽季本土正常賽MVP王哲林和兩名前NBA球員的球隊,如今隻能以2勝9負的慘淡戰績排在聯賽的倒數第二名。
而作為重點引進的外援,小斯的狀态雖然随着賽程的進行逐漸升溫,在對陣廣東隊的比賽中,他還砍下了37分19個籃闆,但他在此前的6場比賽中,他場均卻隻能為球隊貢獻19.8分,在如今比分動辄就在120分上下的比賽中,這根本就無足輕重,而且這僅有的一場爆發也是在第一節就被廣東隊轟成垃圾時間的情況下,用了42分鐘才換來的,表現如何早已無關勝負。
如果在之後的賽程裡,37歲的小斯和福建隊依然無法扭轉乾坤的話,那麼距離二者分道揚镳的時間點或許也就不遠了......
看到曾經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小霸王”,在CBA的賽場上也不再有統治力,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提起江湖人送綽号“小霸王”的斯塔德邁爾,很多老球迷的腦海中最先回憶起的應該就是他與納什之間鳳翼天翔、無往不利的擋拆和他統治NBA五佳球時的英姿。
小斯和納什是NBA曆史上最具威力的擋拆二人組之一,他們在比賽中發動擋拆戰術的頻率甚至比“猶他雙煞”還要多,在觀賞性上更是無人能出其右。
在二人聯手下,那些年的菲尼克斯太陽隊在西部強盛不衰,兩次轟出勝場60+的賽季,戰績常年保持在六成以上,如果不是羅伯特·霍利在2007年季後賽上那次臭名昭著的惡犯,他們完全有可能先金州勇士隊一步為“小球打法”正名。
那支太陽隊是NBA曆史上最炫目的球隊之一,納什是傳球技藝妙到巅毫的控衛宗師,能夠球領人走,點石成金,而小斯則是世所難求的頂尖擋拆終結高手,接球能力超強,沖擊力兇猛,即使遭遇重兵把守,他也能殺出一條血路,強行攻城掠寨。
後來到了納什和小斯都不再年輕的2010年,他們也依然能靠着一傳一扣和萬箭齊發殺入西部決賽,和紫金湖人大戰六場。
有關于斯蒂夫·納什的強大,在今年驕陽似火的8月,我已經寫過了,這裡便不再贅言,是以今天就讓我們把聚光燈集中在小斯的身上,追憶他巅峰時的峥嵘。
首先,我們先從小斯的身體素質着眼:
小斯身高2.08米,臂展2.18米,标準的大前鋒尺寸。身體強健,練就一身鋼筋鐵骨,是NBA裡的橫練派高手,倒三角的上半身肌肉如刀削斧刻一般健美,一眼望去,便給人以一種鋒芒畢露的視覺沖擊力。
他有着小前鋒級别的速度,強悍的身體對抗能力,突破啟動的第一步霸道兇猛,即使是在大傷後的尼克斯時期,他也能靠着所向披靡的蹬地爆發力和在當時飛天遁地、尚未佛系的“給力芬”硬碰硬,正面轟下39分!他點火就着的爆炸級彈速更是曆史第一檔的存在,這種誇張到近似于超能力的瞬間爆發力更是讓他在整個NBA曆史上的大個子球員中都難逢敵手。
早在新秀賽季,小斯便在身高2.13米的“水貨狀元”奧洛沃坎迪頭上以一記電閃雷鳴的單手暴扣,震驚了整個聯盟!他有着出衆的彈跳高度和彈跳距離,恐怖的是他在一瞬之間就能蹿升到這一高度,當他肋生雙翅、單手舉球沖霄而起時,頗有一股一覽衆山小的淩駕之勢。
在小斯叱咤風雲的那些年,被他隔扣的“受害者”不計其數,其中不乏加内特和鄧肯這樣的成名高手,當年在托利弗頭上的那記劈頭蓋臉的血腥隔扣,更是在庫裡的内心深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
之後,我們再将注意力轉移到小斯的技術特點上:
因為小斯的扣籃太過狂野,是以有不少人都忽視了小斯全面的進攻技術。
他是有投籃的,早在二年級、納什鳳凰還巢前,他的中距離跳投就已經有了準星,職業生涯中距離兩分投籃,命中率為41.8%,遠距離兩分投籃,命中率為43.1%,作為對比,當代技術流大前鋒的代表之一——阿爾德裡奇,在這兩個區域的命中率分别是41.5%和42.4%,一向以野獸派球風示人的小斯甚至還略勝一籌!
到了2007-08賽季,小斯的投籃更是趨于大成,10-16英尺區域,投出了52.1%的命中率!16英尺到三分線區域,命中率也有47.5%,真實命中率也是職業生涯最高的65.6%!
小斯的投籃,雙腳發力,身直肘正,左手伴随時間長,并不柔順,但機械化的發力機制卻讓他的投籃能保持較高的穩定性,隻要稍微給他留出空間,他流水線作業一般的投籃就能馬上令對手複出代價。
可是小斯面前的防守人又很難不給他留出空間,因為小斯的突破能力太犀利了,他不僅有小前鋒的速度,還有小前鋒的突破技巧,順步啟動或交叉步啟動,僅需屈膝發力一蹬,就能将面前的防守人甩在一旁,隻要搶到一點點身位,他就能用速度迅速的接近籃筐,之後再用彈速直接獲得先手。
他的兩隻手都能運球啟動,能從各種角度殺入禁區。從戰術角度上講,太陽隊的射手群也為小斯拉開了非常廣闊的進攻空間,足以讓他像匹野馬似的在三分線内盡情馳騁。
到了籃下,即使遭遇抵抗,強悍的核心力量也讓他能在身體發生劇烈對抗後保持良好的身體平衡和技術動作的完整性,空中頂開防守人後再找一個角度把球塞進籃筐,他有一手高效的小抛,姿勢頗有幾分霸王舉鼎的威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小斯的左右兩隻手都能在強對抗的情況下完成籃下終結,他對于打闆上籃的反彈角度也有着很深的了解,正是這些細節上的打磨,讓小斯的突破變得更具鋒芒。
而且就算一擊不成,小斯恐怖的彈速也能為他争取到二次補籃的機會,他從不是籃闆球高手,但是職業生涯有30%的籃闆球都來自于前場,進攻籃闆最恐怖的一個賽季籃闆率高達13.6%!
靠着這些能力,當小斯在腰位或高位面框持球時,對手貼的太近會被他一步過,保持距離會被他直接幹拔,和他硬碰硬,又沒人能攔得住他,一旦讓他殺到禁區,就很有可能會被他扣進雜志封面或海報裡。
為了避免尴尬,很多時候,對手都隻能無奈的用犯規将他攔下,但在巅峰期,他的罰球命中率常年能保持在八成左右,有一次對陣姚明的球隊,他甚至還在罰球線上完成了20罰20中的個人記錄,讓電視機前,我和老爸的心情低落了一個下午。
當史詩級的爆發力結合上純熟的面框進攻技術,就讓小斯成了NBA曆史上面框進攻時最具沖擊力和殺傷力的大前鋒球員,沒有之一。
當“小霸王”擺出三威脅架勢時,便是對手解不開的難題,而當他與納什執行擋拆進攻時,他更是整個聯盟都頭疼的存在。
不過由于噸位不足、臀部較小,是以小斯在低位背身時,威力就會大打折扣,但是僅憑着在面框時的攻擊力,他就已經能将對面整支球隊沖的七零八落了。
單論進攻能力,“小霸王”絕對是所有大前鋒球員裡能排進第一檔的存在,職業生涯正常賽裡,小斯得分≥40分的比賽一共有18場,作為對比:加内特隻有4場、鄧肯是5場、韋伯也是5場、阿爾德裡奇是7場、波什有10場,在同時代的大前鋒球員裡,也就隻有“諾天王”的20次能夠壓小斯一頭。
然而最能展現小斯進攻能力的還要屬2004年季後賽,太陽vs馬刺的那輪西部決賽。
在系列賽的第一場比賽上,“小霸王”就在向來以防守見長的鄧肯身上向整個籃壇證明了自己:
——第二節一上來,小斯就在禁區内接球,面對嚴陣以待的鄧肯蹬地硬上,把強行鄧肯震開後,再将球單手抛進;
——轉換中,小斯和鄧肯迎面相遇,兩人幾乎同時起跳,鄧肯掄臂橫掃,但小斯卻折疊着身體将其避過,然後再滑翔着飛向籃筐,劈出一記戰斧式扣籃,震得石佛耳朵嗡嗡作響;
——罰球線後一步,小斯接球後,鄧肯放他一步,小斯直接蹬地幹拔,鄧肯靠着長臂及時趕到,但卻無濟于事,隻見籃球幹淨利落的穿過了籃心;
——和巴博薩高位擋拆,然後移動到左腰,接到球後又在鄧肯的眼皮子底下幹拔命中;
——左腰擺三威脅,單手抓球揮動、右腳連續刺出試探步,兩名防守球員都不由的被他逼退一步,于是他瞬間幹拔到最高點,未等防守人起跳,他就已經炮彈出膛,轟中目标;
——罰球線處,再次和鄧肯針鋒相對,舉球做個假動作,發現鄧肯的防守站位是右腳在前後,瞬間順步突破啟動,強殺右路,最後頂着鄧肯和霍利兩人滞空找闆,強行轟入;
——高位面框持球,一步過掉霍利,空中閃躲,避過鄧肯的協防,右手将球塞進;
——擋拆後右路接球,對上鄧肯,變向換左手運球殺到籃下後,再收球扭身強起,鄧肯隻好犯規;
——隊友上籃不中,又是小斯于人群中攬下進攻籃闆,掄大拉杆閃過馬刺隊的封蓋後,再将球打闆放入;
——弧頂持球,交叉步突破啟動,左手運球将霍利一步過掉,然後于罰球線前一步直接“噌”的一下蹬地暴起,舒展而有力的将球拍進籃筐!
強如鄧肯,也攔不住在解說員口中能把華山劈爛的小斯,精準的跳投,暴力的沖筐,以及一往無前的氣魄,馬刺隊固若金湯的防守在小斯面前就如木雕泥塑一般形同虛設。
全場比賽,小斯轟下了41分!整輪系列賽,小斯更是在鄧肯的頭上以55%的投籃命中率轟出了場均37分9.8個籃闆的狂野資料!雖然太陽隊最終并沒有笑到最後,但是小斯在曆史第一大前鋒蒂姆·鄧肯身上為所欲為的恐怖表現已經讓他赢得了人們的尊重。
更令人咋舌的是,這還隻是職業生涯第三年的小斯,那時的他不過22歲,要知道,在14歲時,他才第一次接觸正規的籃球比賽。
在那時看來,似乎真的隻有天空才是小斯的極限,但待他蹦到高空後,他才發現,原來天空是會有很多陰天的,而傷病就是他職業生涯揮之不去的陰雲。
2005-06賽季開打之前,他因膝蓋軟骨受損做了膝蓋微創手術,整個賽季隻出戰了3場比賽;2008-09賽季,他先是被捅傷了眼睛,虹膜部分撕裂,随後又在與快船隊的比賽中遭遇了視網膜脫落,從此護目鏡便與他形影不離;2011-12賽季,沒有了太陽隊神醫的保駕護航,背傷開始困擾他的發揮,到了季後賽,他又在洩憤時砸滅火器割傷了左手;2012-13賽季,他再次接受膝蓋手術,缺席了53場,并從未失去了引以為傲的爆發力,被傷病結束了巅峰。
這些接二連三的傷病,讓小斯的職業生涯隻能打打停停,他的生涯是不連續的,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六次入選全明星,一次入選聯盟最佳陣容一陣,四次入選聯盟最佳陣容二陣,上演了無數震撼人心的高光時刻,在NBA的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讓人感到可惜同時也令人欽佩的是,在小斯做2013年的那次膝蓋手術前,他從來都沒改變過那極盡暴力美學的打法,他一次又一次的被傷病擊倒,卻又一次又一次的涅槃重生、燃燒綻放!隻要一有機會,他就還是會縱身一躍,炸向籃筐......
雖然無情的傷病終究還是毀掉了他通往NBA籃筐的那條路,但卻無法奪走他手中摯愛的籃球,之後他找到了通往以色列聯賽籃筐的路,現在他又找到了通往CBA籃筐的路,隻要他還能跳,他就會繼續打球,繼續扣籃!
小斯完全有能力在職業生涯暮年轉型成三分炮台,可他卻偏不轉型!而是繼續像年輕時一樣,尋找着下一次接近籃筐的機會。
曾經的他光芒萬丈,現在的他也仍在餘晖裡奮力飛翔。
就像《波西米亞狂想曲》裡所說的那樣:“隻有我能定義我自己,我要做我生來就該成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