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渦淺笑,可知否奧妙
寂寞深鎖暗動搖
魂消魄蕩身飄渺
被困擾,怎得共渡藍橋
許冠傑昵稱“阿Sam”,自1970年代起以通俗廣東歌詞譜下多首樂章,他憑借出衆的才華,開創香港粵語流行曲的潮流,将粵語歌曲推上了台面,更是以被稱作“一代宗師”、“開山泰鬥”等殊榮。

演唱會場面,阿叻哥
許冠傑的歌曲充滿着濃厚的人文精神,直到今天依然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從阿sam出道至今,出的專輯近百張。張張專輯都大賣,如果非得挑選其一張唱片,我選這張賣到要“開搶”的專輯《半斤八兩》,該張唱片收錄的經典包括有《半斤八兩》、《雙星情歌》、《浪子心聲》、《打雀英雄傳》、《有酒今朝醉》、《梨渦淺笑》等等。回顧的這張專輯唱片,在許冠傑衆多唱片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半斤八兩唱片
熟悉這張專輯唱片的朋友會發現,首首歌曲的填詞均有這個名字:黎彼得,何許人也?大家所熟知的電影有,《唐伯虎點秋香》中那位左青龍右白虎的教書先生、《破壞之王》裡在茶餐廳吃出蟑螂的食客等等喜劇角色。
左邊的黎彼得
可以這麼簡單叙述-粵語歌曲發展史: 草根填詞人“黎彼得”與許冠傑互相成就。70年代興起的粵語歌曲風潮裡,湧現了衆多的樂壇名宿。如許冠傑、鄭國江、盧國沾等,都有着優秀的學曆背景。畢竟許多粵語歌詞的一大特點就是如同古時的詩詞一般優美,這十分考驗填詞人的文學水準而在這當中,他隻有國小學曆,卻寫出了大量優秀詞作,黎彼得就顯得相當特别。
梨渦輕照
映出花月調
但望相看慰寂寥
時刻與共享分秒
願折腰
今生效同林鳥
而今天要推介這張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唱片,其中意境悠長,情意綿綿并帶古典風的《梨渦淺笑》。1976年”歌神”許冠傑演唱的歌曲,收錄于專輯《半斤八兩》當中。一邊是《半斤八兩》《打雀英雄傳》這種有着市井情趣、朗朗上口的輕快小調,另一邊是《浪子心聲》《梨渦淺笑》這樣傳承了粵曲韻律又有着東方古典情愫的抒情勵志曲。歌詞帶着古典文學的華麗高雅——“梨渦淺笑 映出花月調”,盡管還是貫徹他喜歡的古詞韻味,但意境上也擺脫了簡單的“小樓東風”式惆怅,同時也稍稍帶着西方鄉村民謠的輕松。
梨渦雖俏
悲歡竟逆料
樂極癡戀變恨苗
情絲寸斷一朝了
夢已消
花依舊玉人杳
小編一直認為面容有梨渦的人都特别好看,笑起來特别的甜美。就真的像那句話:你的酒窩沒有酒,我卻醉得像條狗。當你聽到這首歌時,腦海裡也會浮現你心中的那個梨渦淺笑,搖曳生姿的美麗女人吧。她的低颦淺笑,她的搖曳生姿,在你的記憶裡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象。這也正是你的夢中情人吧,許冠傑民謠式的唱腔把這首歌唱出了一種平淡悠閑又趣味盎然的感覺,把梨渦描寫得更是甜美,讓人向往。
如果說許冠傑的歌壇地位,我這以母語粵語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應該挺合适的。小時候經常在大街上聽到大部分都是許冠傑的歌,雖然那時候根本聽不懂唱什麼,但至少就像熟悉的童謠一樣哼幾句梨渦淺笑、鐵塔靈魂或者半斤八兩等等的歌,然後爺爺爸爸都聽他的歌,對于他們來說就好比粵曲一樣,享受無比沉浸于其中,無論從作曲作詞曲風來看,歌曲鼓舞或幽默,很自然容易被人所喜歡和接受。
專輯
許冠傑用自己的方式在不同的年代,一直鼓舞着大家。他甚至是一個年代符号,他的歌曲,不止是簡單的愛恨情仇、傷春悲秋,而是與時代民生的結合,唱出了普羅大衆的心聲。也正是因為呼應了大衆心聲,他的歌曲才生命力旺盛,才能跨越時間的長河流傳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