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編劇周梅森揭秘《突圍》幕後:我點名讓闫妮出演石紅杏

居家防疫期間,追一部好劇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最近,繼《人民的名義》之後,根據著名作家、編劇周梅森的小說《人民的财産》改編的電視劇《突圍》正在東方衛視熱播,國企改革、廉政建設和保護國有資産的劇情吸引大家的同時,靳東、闫妮、黃志忠以及秦岚、耿樂、陳瑾、奚美娟、韓童生、句号、王景春、潘之琳、陳曉等實力派、老戲骨以及新生代演員也為這部劇增添了不少亮點。

編劇周梅森揭秘《突圍》幕後:我點名讓闫妮出演石紅杏

編劇周梅森

作為《人民的名義》之後周梅森的接力之作,且故事都發生在虛構的漢東省京州市,很多觀衆難免把兩部作品進行對比。對此,周梅森接受記者采訪時特意強調,《突圍》并不是《人民的名義》第二部,也沒有任何關系,更直言《人民的名義》爆紅,沒有給自己帶來壓力,“我是一個作家,作家總是在尋找、在創造。”

此外,對于大家關注的焦點,包括劇本創作經過、人物事件是否有原型以及演員的表演等,周梅森一一進行了回應。

編劇周梅森揭秘《突圍》幕後:我點名讓闫妮出演石紅杏

1

《突圍》是在《人民的名義》拍攝期間創作的

記者:4年前《人民的名義》的成功,是否給您創作《突圍》的劇本帶來壓力?

周梅森:我覺得沒有什麼壓力,因為我是一個作家,作家總是在尋找、創造,作家本質上是不能接受電視劇的工業化生産和套路的重複。是以,寫《人民的财産》之初就知道這不是一部案件推動型的作品,可能會讓一些觀衆說是以寫人為主的作品。

記者:《突圍》的原著《人民的财産》是什麼時候創作的? 該劇更名《突圍》前叫《人民的财産》,是以也有人稱《突圍》是《人民的名義2》。

周梅森:《突圍》是在《人民的名義》拍攝期間開始的小說創作,跟《人民的名義》完全沒關系。

記者:《突圍》是一個關于國企順應時代變化改革的故事,承載了關系民生國計的重大話題,創作這樣一個題材的初衷是什麼?在創作中是否遇到困難?

周梅森:這部小說應該是我創作生涯中最沒難度、最順利的一部,因為國企改革一直是我非常惦記的題材,也是我熟悉的領域,積累時間較長,有幾十年的生活積累,是以隻花了半年時間就寫完了。我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在國企工作,我自己也在國企工作過,從小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突圍》的創作,對我來說輕車熟路,像林滿江、石紅杏、齊本安這些人物在我腦海裡已經浮現很久,很順利就出來了。我覺得,作為一個作家,有責任和義務把自己經曆的這一段曆史寫出來。

編劇周梅森揭秘《突圍》幕後:我點名讓闫妮出演石紅杏

2

故事和人物沒原型,是綜合各家企業虛構的

記者:對于現實主義作品,觀衆最常問的一句話是“故事和人物有沒有現實原型”?

周梅森:國企大案、要案導緻國有資産流失,我看到了這種案例,也進行了研究,我沒有寫哪一家企業,我的作品都沒有原型,實際上是綜合了各家企業的故事及各式人物,就像有作家講的:鼻子在浙江,耳朵在山東,眼睛在上海……《突圍》畢竟不是紀實文學,是個虛構的故事。

記者:這部劇的台詞犀利、資訊量也大,您在台詞創作上有什麼技巧?

周梅森:和寫小說是一回事兒,一部劇一定要把台詞寫好,寫好台詞是一個編劇最起碼的功夫,你不能指望演員到現場開會,也不能指望導演給你改劇本。我的劇本,每個人物、每句台詞的打磨時間都很長,我會把台詞讀給家人聽。朗讀過程和書寫是不一樣的,書面語言寫起來你覺得很好,但讓演員說出來之後會發現有些别扭,是以反複打磨是必須的。

記者:有些台詞很有趣,是不是演員現場發揮的?

周梅森: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全是劇本原有的台詞,我不會允許演員現場發揮,導演沈嚴也不會允許他們現場發揮。

編劇周梅森揭秘《突圍》幕後:我點名讓闫妮出演石紅杏

3

需要有人間煙火氣的女主角 點名闫妮出演石紅杏

記者:《突圍》可謂集結了國内衆多實力派演員,對于幾位主演的表演如何評價?

周梅森:闫妮、黃志忠、靳東、秦岚、句号,還有高鑫、耿樂……這些主要演員的表演我都非常滿意,超出了我的預期。黃志忠是我非常尊重的演員,他的很多戲我都看過。這部戲,他把一個充滿詭計和手腕的人物,演繹得相當出色;靳東則表現出了齊本安的複雜性,這個人物不是沒有軟弱、猶豫的一面,也不是沒想過退卻,但他最終堅持住了原則,選擇抗争到底;而闫妮,她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具有鮮明特色的女高管形象。一些配角演員呈現的反差感,也讓我感到驚喜,比如句号,過去我知道他是相聲演員,但這部劇中,他的一舉一動全是戲;耿樂,過去我知道他是個“搖滾”青年,但是看他現在演的牛俊傑,這麼一個特别的人物;陳曉,完全不是過去我印象中的那個英俊小生,這部戲裡,他把人間的滄桑感全演出來了。

記者:看到有評論說,闫妮的表演“用力過猛”?

周梅森:可能我們有一些觀衆不太了解石紅杏為什麼要這樣表演?當時确定飾演石紅杏的演員時,是我點名要求片方選闫妮,因為我想描繪的女主角的形象不是過去那種刻闆的、千人一面的、霸氣的、模式化的,我需要一個感情豐富的、有人間煙火氣,而且能夠适應劇情的這麼一個主角。事實證明,我選擇闫妮是對的,她非常出色地演繹了石紅杏這個角色。特别是石紅杏結局那幾場戲,她的表演是震撼人心的。要是功力差的演員,絕對不可能把那種決絕、複雜的一面表現出來。

記者:随着該劇播出,石紅杏與牛俊傑這對天天嚷着鬧離婚,卻在關鍵時刻互相扶持的高管夫妻圈粉無數,“石紅杏牛俊傑又要離婚”“石紅杏第一次向牛俊傑低頭”“牛俊傑全力維護石紅杏”等話題頻登熱搜榜。您認為這對CP受歡迎的原因是什麼?

周梅森:這是一對歡喜冤家,劇本給闫妮和耿樂的表演提供了基礎,他們也深刻領悟并成功塑造了各自的角色。

編劇周梅森揭秘《突圍》幕後:我點名讓闫妮出演石紅杏

4

總要有作家關注現實生活,我的作品力求講真話

記者:您筆耕不辍,從1983年發表的中篇小說《沉淪的土地》開始,緻力于創作反映我國政治經濟發展及改革浪潮的小說、劇本,《人間正道》《共和國往事》《至高利益》《絕對權力》《我主沉浮》等作品,已确立了您的現實主義創作風格,給我們透露一下現實主義作品的創作經驗?

周梅森:總要有一部分作家關注現實生活,關注老百姓關注的那些問題,不能裝作看不見。但作為一個改革開放時代的作家,我有責任和義務。對于創作經驗,我認為把握時代的本質最重要。

記者:您在《人民的名義》和《人民的财産》這兩部作品中都虛構了“京州”這一故事發生地,作品中的人物也時常交叉出現,未來您會不會也把自己的影視作品形成“京州”系列?

周梅森:我不會從事任何工業化生産,這是文化企業家考慮的事。但作家總有自己的文學領地,京州是我虛構出來的文學領地,我把一個又一個故事裝到這片領地裡。

記者:最近還有新的作品嗎?

周梅森:有,是一部電視劇《大博弈》,在《突圍》開播的時候,《大博弈》殺青,主演是秦昊和萬茜,出品機關仍然是耀客,這部作品40集,也是值得期待的。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李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