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黨史小故事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曆久彌堅。今年是中國共産黨建黨一百周年,一百年來,中國共産黨在内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西青區融媒體中心開設“西青黨史小故事”專欄,全面展示西青區的黨史故事,立體展現中國共産黨帶領西青人民不懈奮鬥的傲人成果、西青大地與時俱進的美好樣貌,為推動西青再上新台階凝聚磅礴力量。
新中國反腐第一案(之二)
走向深淵
新中國反腐敗第一大案展覽位于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估衣街47号石家大院内,展覽共分為曆史篇、陽光篇、警示篇、廉潔篇四個部分,7個展室,總面積為300平方米,揭示了劉青山、張子善腐敗案件真相,展示了黨中央和天津市委堅定不移地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争的光輝曆程,警示廣大黨員幹部要正确行使手中權力,始終保持清正廉潔。
劉青山和張子善在石家大院天津機關裡有一張合影,中間的小孩子是劉青山的大兒子,他右邊的是劉青山,左邊的是張子善。同樣是中山裝,幹部群衆穿的是粗布的,而劉、張二人穿的是毛料的;同樣是鞋,幹部群衆穿的是布鞋,而劉、張二人穿的是锃明瓦亮的皮鞋。當時國家标準是每人每月 5 塊錢的津貼,劉青山、張子善為追求奢華的生活,通過打白條、非法動用地方糧款、挪用飛機場建設費、向天津銀行騙取巨額貸款、挪用天津地區幹部家屬救濟糧款、擅自動用水利專款等方式,A錢、挪用公款總計達171.6272億元舊币,約合人民币171.6272萬元。按照當時的物價标準,這些錢可以買近2000萬斤大米,可供5萬人吃1年;可購買12架米格戰鬥機、近1噸黃金……
西青區楊柳青景區管理委員會接待組負責人 趙麗娜說:“當時他們買一件衣服就可以打10萬元舊币的白條,這10萬塊錢舊币,相當于一家人的口糧,不同時期,他們吃的東西也不一樣。在1942年5月,日軍大掃蕩時期,時任大成河間兩縣縣委書記的劉青山每天吃糧糠喝的是白開水,連鹹菜都沒有。抗戰勝利以後,時任分區黨委書記的劉青山,就因為燒雞隔夜了,成色不好,整隻丢掉了。解放戰争勝利後,當了天津地委書記的劉青山,在冬天的時候,非要吃韭菜餡的餃子。又怕韭菜燒心辣胃,不好消化,逼得廚師想出一個辦法,把整個韭菜包在皮裡,露出一個根部,煮熟了整根拔出來,即在冬天吃到韭菜味兒的餃子,也不燒心。”
白條越打越多,欠款越來越大,劉青山害怕東窗事發,就想着法毀滅證據。他給時任天津地委機關生産管理處處長康光宇寫信,要求銷毀他簽署的一些白條。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據張子善交代,在1951年7月間,一次就銷毀了兩人支取公款的單據三四百張。
時任天津行署副專員的李克才将劉、張二人這幾年來的所作所為都看在眼裡,曾多次規勸。看着劉、張二人越陷越深,李克才感覺挽回無望。
西青區楊柳青景區管理委員會接待組負責人 趙麗娜說:“李克才同志1937年參加革命,1949年調任他們身邊,做他們的副手。對劉青山,張子善二人的所作所為,都是看在眼裡的。1950年,劉青山,張子善挪用地方糧款10億元舊币,搞機關生産,當時李克才不同意,一直規勸他們。他們卻一意孤行。不久他們又在救河之災中大撈錢财,出了人命,李克才同志是覺得挽救他們是沒有希望了,于是站出來公開檢舉劉青山,張子善A錢腐敗行為。”
在1951年11月21日中共河北省第三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李克才公開揭發檢舉了劉青山、張子善二人的貪腐罪行,引起了中央和河北省委的高度重視。至此,新中國成立後最大的貪腐案件徹底敗露。
END
朗讀:吳鵬飛
轉載請注明來源“天津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