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建是兵家不争之地?此城是福建的兵家必争之地

江蘇徐州、湖北襄陽,皆是曆史上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有必争之地,也有不争之地,最有名的不争之地,應該就是位于東南沿海的福建了。

福建是兵家不争之地?此城是福建的兵家必争之地

無論是從統一王朝的格局,還是南方大型王朝(如南朝和南宋)的格局,福建的地理位置都太過偏東南了。即使是定都在蘇南或浙北的南方王朝,争的也是荊襄和江西,福建得失甚至在相當程度上不會影響大局。

福建在地理上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區域。東臨海峽,西臨武夷山接江西,北有仙霞嶺、洞宮山近浙江,南有玳瑁山、博山嶺臨廣東。咱們不以天下的視角看福建,僅限在福建“不争之地”這個特定區域内,有沒有必争之地呢?

還真有,就是現在的南平市延平區。

簡單介紹一下南平市的情況。南平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西北接江西省,東北接浙江省,面積約2.63萬平方公裡。

福建是兵家不争之地?此城是福建的兵家必争之地

南平設市以來,主城區放在南平市東南端的延平區。但在2014年,國家準許南平市的主城區遷至北部的建陽區,延平區不再是南平市的主城區。不過,在五代南唐滅閩國以後,延平區就是南平(時稱南劍州,當時不含建州)的主城區。明清時,南平市南部稱為延平府,是八閩大地的重鎮。

延平的地理位置對福建來說,實在是太關鍵了。

福建是一個多山的省份,和貴州一樣,都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說法。

福建是兵家不争之地?此城是福建的兵家必争之地

福建山多,大的河流卻不多,而福建最大的河流,自然就是閩江了。福建簡稱閩,即源于閩江。

閩江是一條非常有特點的河流,它有三條“地位相等”的支流,呈扇形分布。北邊的是建溪(上遊是崇陽溪),中間的是富屯溪(彙入金溪),南邊的是沙溪(上遊泳九龍溪),著名的沙縣就位于沙溪之畔。富屯溪和沙溪交彙處繼續向東流淌,不遠處就與由北而南的建溪彙合。而彙合之處,就在延平區。自延平以下,這條由三溪相彙而成的大河始稱閩江,略呈西北—東南方向穿群山而下,在福建省會福州的馬尾附近彙入大海。福建建多山,古代交通不便,而要節省成本,最便捷的就是通航于閩江。

福建是兵家不争之地?此城是福建的兵家必争之地

延平扼上三溪交彙之所,又扼閩江之始處,戰略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古代的戰略家也非常重視延平在福建區域内特殊的地理位置。“延平夾兩溪(建溪與沙溪、富屯溪彙合之後)之險,前後可控群山,為水陸之要津,諸閩之扼要。”延平彙三溪之合,然後向東可在群山險峻之中以閩江直通福州。自南北朝以來,福州就是福建區域的中心城市。唐朝設福建觀察使,以及五代十國的閩國,統治中心都在福州。延及宋元明清,福州在福建的省會地位不可撼動。即使是現在,廈門是副省級城市,泉州的GDP高過福州,福州依然是福建省會。

古代有勢力如果已經控制福州,要守住福州,必須要控制住閩江上遊的延平。否則大門洞開,就如同欲守成都而失漢中一樣,是很難守住的。反過來看,如果有勢力控制住了延平,則向西可守三溪之險,向東可順江取福州。

福建是兵家不争之地?此城是福建的兵家必争之地

福州在福建是核心城市。“欲得全福建,先得福州;欲得福州,先得延平。”

福州多山,隻有沿海地區有少數的平原,這條沿海平原地帶是福建經濟最發達的,自唐以來至今依然如此。巧合的是,福建沿海以福州為界,福州以北的沿海多山少平原,福州就以南的沿海則多平原。換言之,如果有勢力控制住福州,他的軍隊就可沿着福州以南的平原地帶進軍,取莆田、泉州、漳州等沿海城市則較為容易。由以上分析,可見延平在古代的福建區域内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元朝末年,大将陳友定控制福建,不願歸降朱元璋,甯為元朝守節。

福建是兵家不争之地?此城是福建的兵家必争之地

陳友定的統治中心就在延平,因為陳友定知道,隻要守住延平,福、泉、漳等州皆可守。明軍攻破武夷山的杉關之後,陳友定把軍隊一分為二,一部守福州,自己率另一部死守延平,打的還是這個算盤。陳友定死守延平,給明軍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明軍隻好先走海路攻福州,攻克福州之後,再攻延平。明軍拿不下延平,福州大門洞開,沿海諸州也勢難守住。延平地勢險要,有三溪一江之利,陳友定準備死守延平。諸将請出城與明軍決戰,皆被陳友定拒絕。隻為天下大勢将定(時為1368年),加上陳友定不擅撫恤士卒,人心混亂,明軍才急攻得手。

福建是兵家不争之地?此城是福建的兵家必争之地

明軍攻克延平,才算是拿到了穩定福建全省的那把最關鍵的大門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