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因大雨落難,在家中寄居3天的流浪貓突然消失了。
心情失落,本想用“好吃好喝”賄賂它永久居留下來,沒想到貓咪還挺有氣節,天沒亮就告辭。
家裡是農村,後院泥土芬芳,無意中發現貓咪大俠的腳印,好奇之下,一路尾随。
形似癡漢,尚缺電車。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追(wei)蹤(xing)之後,終于找到貓咪大俠的身影。
憑着欄杆,貓咪匍匐在一處雞棚之上,一身傲骨,眼神高冷地看着我。
但我的注意力不光在貓咪身上,更在下面的雞棚。
不是因為我平時喜歡吃刺激的雞,而是裡面關了兩隻可憐的小生命。
一隻兔子,一隻老母雞。
我回憶起,自放假以來,這戶人家已經好久沒動靜了,可能是外出探親了。
觀察到籠子裡面已經沒有綠色的東西,能吃的都吃光,餓得分外可憐。
更可惡的是,主人把雞和兔子放在了一個籠子裡。
雞兔同籠,雞兔同籠,問有幾隻腳,媽賣批!
從家裡偷了一把米出來,放在塑膠袋中,綁在樹枝末節,遞給雞吃。
雞,好好吃米,吃完就從良。
然而看到兔子時,才覺得心頭一酸。
籠子裡面不光沒有青色,隻剩下黑黑的塵土,裡面所有的樹根表皮全被啃光了。
小兔兔餓到什麼程度,才會如此饑不擇食,硬生生把幹枯的樹幹都拿來填腹呢?
小兔子餓得眼神發暈了,看到有人來了,強打精神,豎起身子來,希望能乞求一點吃的東西。
心疼。
從家裡拿來了莉,隔着樹幹遞給小兔兔。
小兔兔還沒等梨落地,在半空中就迫不及待吃了起來。
又弄了一點青菜葉,放到籠子裡,早上剛買的,家裡要罵人了。
小兔子,快點吃,吃完就有精神了。
小兔子很快吃完,下午又拿了白菜葉過來。
來得時候,一位大娘看我動作鬼鬼祟祟,形迹可疑。
“小姑娘,你幹嘛的?”
我心虛:“這兔子好可憐,我喂點菜葉”
“這是你家的嗎?”
“不是”
“不是你喂了幹嘛?又不關你的事,何苦操那份心?”
“......”
不是自己的家就不能喂了嗎?
做好事,什麼時候,要問一個是不是自己的?
喂小動物很麻煩,不是因為費事,更是因為不利己。
對于很多現代人來說,不利已就無法心安,卻忘了
更令人心安的,是理得。
功利是一處淺窪,把很多人困在裡面,看不見外面還有大江。
後來和大娘的聊天中得知,大娘是這戶人家的鄰居。
黑貓是兩年前抱過來的。與其說養,不如說放。
因為貓不能抓來吃,是以幾天才喂一頓剩飯,剩下的全靠貓咪自給自足。
一次貓咪身上長吡蟲,大娘好心幫忙打了蟲藥。
在和鄰居的談話中,規勸了主人幾句。
主人反而發火了,把垃圾倒在了後院,就在貓窩旁邊。
從此以後,大娘對于主人家的事情也不管不問了。
人心涼薄,無話可數
但如今,兔子和雞快要被餓死了。
雞命關天,我接過大娘遺失的“衣缽”,決定先把它們養起來,不讓他們餓到。
每天我喂飯,黑貓就在雞棚旁邊看着我,喂完之後,它就悄悄跟我回家。
雞兔同籠,半生之痛,希望主人早點滾回來喂養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