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橫跨歐洲的列車》:徜徉在歐洲城市之間,體會着城市建築之美

城市的發展見證了一個文明的程序,而現代化讓城市更加單一、更具功能化,但卻失去了曾經的美感。坐在任何一個城市的CBD,都有着似曾相識之感。好在還有很多歐洲的小城市,保留着曾經的曆史建築,整個規劃也盡量保持着統一的風格,在現代化發展的同時保留曾經的美。

英國建築評論家歐文•哈瑟利寫了這本《橫跨歐洲的列車》,帶領我們徜徉于歐洲的那些曆史名城之中,體會者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的有趣之處,二十四座城市帶給我們完全不同的二十四種風格,它們代表了更具特色的歐洲。

《橫跨歐洲的列車》:徜徉在歐洲城市之間,體會着城市建築之美

歐洲城市和任何一個發展中的城市一樣,很多都慢慢的失去了他自己的特色。作者所介紹了的二十四個城市中既沒有巴黎、倫敦等首都城市,也沒有米蘭、威尼斯等著名的旅遊城市。就像作者所說這本書沒有讨論其他的“非歐洲”類型,作者選擇的更多的是具有典型歐洲特色的城市。但其實就像作者不了解非歐洲城市一樣,對于中國讀者來說,對于歐洲建築、歐洲的城市也是較為陌生的,是以這本書的閱讀就有了硬核的感覺。

歐洲建築有着他自己的風格,完全不同于中國的古典建築。曾經看到過一種說法,中國的建築更重注重于舒适性、但不要求于長久儲存,是以中國的建築多為木質結構,在漫長的曆史中會逐漸消亡;但歐洲古建築非常多都是石質建築,很多建築經過漫長的曆史,還保留在城市的各處,這就給各個城市帶去了完全不一樣的曆史底蘊。雖然歐洲的曆史也許并沒有那麼的長久,但從建築中卻可以給人一種滄桑之感。在很多歐洲的曆史小城,就有回到歐洲中世紀的質感,古典主義、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藝複興式等建築随處可見。

雅典,曾經古希臘的首都,書中雖然沒有一章專門介紹雅典這座城市,但雅典古建築的形式卻深深地影響着歐洲。雖然整個歐洲的建築風格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各個地區、各個時期也形成了各自的特點,但歸根溯源,都會提到雅典的古典主義。曾經深遠影響歐洲的希臘文明,必然把建築風格也遍布歐洲;就像中國的古建築也是會受到漢唐的影響一樣,建築也有着整個的曆史發展脈絡。

但曆史畢竟已經成為曆史,現代已經到來。現代建築所要考慮的還有更多功能性的要求,是以每個城市的建築風格也會變得不一樣。在曆史和現代之間,探尋着每一個城市的美好,在這本書的二十四座的城市中,每一個城市都有着它獨具特色的美,有着完全不一樣的風格。

曆史名城波爾圖其層層堆疊的建築,“站在中間,就像站在一副立體派的畫裡,一個更陡的斜坡,以近乎瘋狂的角度俯沖向河内,城市就是以河邊的古巷口命名的,對于我這樣一個在北方的天氣和清晰的風景裡才能有家的感覺的人,這座城鎮景觀令人眩暈,造成了一種介于興奮和令人眩暈的焦慮感之間的狀态。”波爾圖這種繁複的建築,這種強烈的壓迫感,這種獨具匠心的設計,肯定有其功能性的考慮,但也成了其特有的景觀。

《橫跨歐洲的列車》:徜徉在歐洲城市之間,體會着城市建築之美

而馬德裡這是完全另外一種建築形式,沒有頂的市政廣場、紅磚銀行大廈、紅色帕特梅拉斯,馬德裡把紅磚藝術和極簡藝術發揮到極緻。

《橫跨歐洲的列車》:徜徉在歐洲城市之間,體會着城市建築之美

每個城市都有着其曆史根源,有其現實考慮,歐洲的城市也在發展變化中。讀着這本《橫跨歐洲的快車》,跟随着作者徜徉于歐洲的城市之間,在曆史與現實之間徘徊,體會着古典建築之美,體會着現代所帶來的改變,也體會着一個多元化的歐洲。#幹貨分享讀書會##全民薦書人##城市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