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瑞士生活水準,物價消費都很高,人的性格還很奇葩真是服了

大概是17年夏天的某一天,我先生在離日内瓦大噴泉不太遠的石路上濕哒哒的發呆,一個高高瘦瘦的當地年輕男子在離他三四米遠的地方觀察了他起碼十五分鐘,然後直接上前來問他是不是中國人。

瑞士生活水準,物價消費都很高,人的性格還很奇葩真是服了

我先生點頭如搗蒜。然後這個瑞士年輕人就說,他是瑞士人,他熱愛旅遊,他喜歡中國,他馬上(注意,他說的是馬上)要去中國旅行了,他想交個中國朋友,去中國時可以交流交流,然後就要了我先生的郵箱,留下了他自己的郵箱,全程對話不超過十分鐘,接着他就留下了呆若木雞的我家先生迅速離開了現場。

據我先生本人的形容,他感覺像是一台講着超音速英語的轟炸機呼嘯而來又呼嘯而去,不帶走一片雲彩。我先生回來和我八卦了這個事情後很快就給忘了,這個神秘瑞士男子也杳無音訊。

幾個月後,這台轟炸機忽然出現,開始往我先生的郵箱大量投放郵件。大意就是他的旅行計劃終于做好了,半年後(注意,半年後)他就要來中國了。介于他是這樣的一個奇人,我們就秉持着對國際友人的熱情禮貌地回複了他,他便開始不間斷地發給我們一些他去世界各地旅行的照片,進行可愛的交流。值得一提的是,首先,每張照片裡的他都是一副超級專業的背包客造型,其次,他告訴我們所有這些地方他都是一個人去的,包括埃及以色列伊朗這種地方。

那反正我們也沒當回事,反正又不熟,反正就算來中國,老外第一次來中國旅行也不會跑到蘇州這種小地方來吧?事實證明,我倆太缺乏人生閱曆了。半年後,這位瑞士年輕人發來他詳細的agenda然後如期而至,來了蘇州。

然後就有了以下這些重新整理我三觀的事情:

1. 我先生是那種不管和誰都要客氣客氣的傳統中國老農民,甚至對方的國籍也完全不影響他的這種習慣。他理所當然地就在一起吃第一頓飯時搶着幫瑞士青年買了單。瑞士青年很不舒服,很内疚,問為什麼?那我家老農民就說了,這是中國傳統了啦,我要盡一盡地主之誼。瑞士青年就針對這一件事,和我先生進行了非常深刻的讨論,讨論完還自己進行了嚴肅的思考,思考結果就是,後來他在蘇州的三天行程裡,每一項活動每一頓飯都呆呆的、認真的、耐心地等着我先生幫他付錢,以表示對我先生“地主之誼”的尊重。這是何等的蠢萌?我們哭笑不得。

2. 他很認真的為我們準備了禮物,毫無意外又開了個玩笑,一瓶瑞士著名的液體偉哥達杜拉康德,他看着我老公和我邪魅地微笑着,我們很尴尬,但的确從中感受到了熱情和真誠。

3. 他走之前我們為他也準備了禮物,是茶葉套裝,裡面有普洱花茶苦丁茶亂七八糟,挺好看的。他問有什麼差別。那麼我先生就随口說了,花茶女士喝呀,普洱減肥的人喝呀之類的,他當機立斷把每個分别拿出來,又小心翼翼地從包裡掏出信封(注意,他随身攜帶着信封),把茶分類裝進去,繼而一邊聽解說一邊用筆在信封上寫“給媽媽”“給姐姐”“給爸爸”以及給七大姑八大姨。弄好後欣慰地說,這下好了不會弄錯了。

4. 他走的時候對于我們熱情的接待和買單表示了極緻的謝意,還邀請我們一定要再去瑞士玩,給他招待我們的機會。那我家老農民老樣子打哈哈說回來會啦,我們有瑞士深度遊的計劃。他兩眼放光的就離開了蘇州。接下來的大半年裡,這小夥子給我們郵件的主要内容就是:請問你們的深度遊計劃做得怎麼樣了,幾時成行。在得不到确切回應後,他認為是我們的計劃遇到了困難,于是給我們發來詳細的路線推薦以及旅行計劃參考。慚愧的是我和我先生都是随緣的人,後來漸漸和他斷了聯系。等到真要做計劃時,已經時隔多年覺得不合适麻煩他了。

他是我接觸過的最典型的一個瑞士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實有點“軸”,不過因為這點“軸”我倒覺得他可愛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