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在某個北大優秀畢業生紮堆的地方,我碰見了一個人。未聞其人先聞其聲,負責人力資源的老王給我介紹了一個他新面試的一個人:會八字,擅長起名,精通太極拳。老王自以為自己精通易理多年,不曾想這哥們比他還精通;我的第一直覺就是:江湖術士,真真假假,笑笑而已罷了,何必當真。
剛開始,我看他也不太修邊,也不太擅長言語,是以我們交流也很少。人員重組,正好我們在一個團隊裡,起初大家不太了解,我感覺有幾位小夥伴心有不服,有一個人拿出幾個難搞的客戶來,我就順坡下驢帶着他們一起上,連續幾次交往之後,我們之間開始有了一定信任和互相認可。那時他叫“極”,我問他為什麼不叫“吉”,從那以後,他就好像真的用吉字了。
年會上,我刻意低調地坐在後面,他們幾個可能也碰巧就圍着我坐在一起。一套難度系數較大的太極拳打的很專業!雖然我是外行,但也見過一些江湖騙子。我後來有意試了一下他的力道,的确有倆把刷子,瞬間爆發力蒼勁渾厚;不是常年練習,不應該有那樣的力道。
再後來,我們有空就一起探讨一些八字相關的案例,就像他打的太極拳,有深厚的理論來源兼具數理推演的實用性,結論至少也有可取、可圈可點之處。
無聊的時候,翻閱閑書,遇到難以了解的地方,我經常會騷擾請教他,每次他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誠懇。盡管這樣,我依然能感覺得到,他對易理等相關領域作為一種思想體系的優勢和局限性,在實用性的角度上,有着他自己的了解。
以我的判斷,他的骨子裡是個及其聰明絕頂的人;但是從那短暫的相處之後,他對我還是有可能交心的一面。隻要他是真的、實用,不輕易騙人的;在此基礎上,術業有專攻,每個人的特長和天性都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