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收藏界人玩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幾乎涵蓋了世間萬物,民間收藏更是讓人想象不到,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86歲的劉大爺就是其中一位,老人家老有所樂收藏廢舊酒瓶竟然幹成了“大事業”,11年間巧妙利用各種辦法收藏酒瓶16000多個,擺滿房間和小院,家中藏品可以說就是一個“博物館”或者說就是一個酒瓶的世界,快樂收藏的劉大爺最近卻有點鬧心,擔心成了煩心事。
前些年聽當地影友老師就介紹過劉大爺藏酒瓶的事情,一直想去參觀參觀他的私人博物館,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如願,中秋小長假特意前去拜訪了老人家,中午2點鐘我們叩開了劉大爺的家門,老人家樂呵呵地迎接了我們,踏進小院便看到了屋檐下花花綠綠的酒瓶牆,令人眼花缭亂,應接不暇,看到我們急切地拍照劉大爺笑呵呵地說道:“别着急,我的好東西多着呢,來來來跟着我進房間逐一給你們介紹,讓大家開開眼。”
跟着劉大爺的身後我們首先看的是書房重地,聽老人家介紹說這裡是他的精品藏地,收集來的稀有酒瓶都全部藏在這裡,都是成組的藏品,幾乎包括了國内外很多名酒系列,數量大約有500個左右,最讓他喜歡的就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套瓶,大小2組,瓶子的造型就是美女優美身材線條,其背後還有古詩詞名句,可以說就是古代與現代審美的完美結合,也是文化傳承的展現。
劉大爺憑着自己對藏品講解得非常詳細,簡直就像一個專業的解說員,也許是參觀的人多了,老人家的講解是按照既定的程式進行的,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有條不紊的進行着,說起自己收藏酒瓶的事情,他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劉大爺以前在一河之隔的河南省三門峽市的第二中學做教國文教師30年,後轉調回平陸縣黨校工作了10年,26年前光榮退休回了農村老家,為了讓自己晚年生活豐富多彩,老有所樂,他從自己衆多的業餘愛好中首先選擇了很有收藏價值的集郵和很喜歡的美食制作,由于條件限制,玩了10多年也沒有玩出啥名堂,後來再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萌發了收藏酒瓶的念頭,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一直玩到了現在。
劉大爺有3個孩子都在外工作,有一個幸福和諧的大家庭,每年逢年過節都要回家團聚,有一年孩子們出晚飯留下了2個漂亮的空酒瓶引起了大爺的注意,優美的流線和紅色喜慶色彩讓老人愛不釋手,腦海裡便有了收藏酒瓶的想法,剛開始老人就是走街串巷在垃圾堆上搜集,後來進酒店飯店,挑選空酒瓶,随着酒瓶數量的增加,他的興趣越來越大就發動親戚朋友幫着他收集,甚至以前的學生們也加入了行列,隻要來看他都給他帶來很有特點的美酒和酒瓶,就這樣玩了11年,收集下酒瓶多達16000個,為了友善儲存,他把這些個酒瓶分門别類,在家裡改造了13個房間進行存放,就有了現在大家傳說的“酒瓶博物館”的傳說。
劉大爺說自己的藏品最多的自然還是我們國家的,中國是個文明古國,酒文化當數世界第一,就說酒的品種就很多,國内酒瓶按照10大名酒系列分類,其它的按照瓷器類,玻璃類,奇異造型類,詩詞書畫類,四大名著人物,蒙古草原酒,南方竹酒分類展示,國外的按照,白酒,紅酒分大類,分别細化為歐洲酒,亞洲酒,非洲酒進行收藏。具體展示的時候也是一組一組進行擺放,或進行顔色搭配,或按照造型進行擺放。
劉大爺說他現在收藏酒瓶已經達到了癡迷的程度,幾乎每天都要在縣城的大街小巷走一遍,到處尋找遺棄的廢舊瓶,或者電話聯系大酒店小飯館,隻要自己看上眼統統帶回家,這些個空酒瓶在别人眼中就是些個廢品,在自己的眼中卻個個都是“寶貝”,将它們收集起來展示給大家參觀,就是發揮更大的作用,酒瓶雖小卻是大文化,上邊有美術繪畫藝術價值,也有詩詞歌賦文化知識,也可以說就是個知識的海洋。閑來無事就在收藏室内寫寫書法,也是一種生活的享受。
說道興緻起,老人家說隻要走進展室他就覺得自己都年輕了許多,16000個酒瓶就像16000多個寶貝士兵,每天看看它們心裡也高興,激動之處大聲為我們朗誦了自己創作的詩詞“萬瓶齋主耄耋吟”,表達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快樂之情。
劉大爺的北房展廳是連在一起的是個小套間,裡邊四面牆上從下往上都擺滿了各種酒瓶子,走進去如同穿越在酒瓶的時光隧道裡,讓人眼花缭亂,賞心悅目。
卧室裡劉大爺指着一個大大的藍色的大瓷酒瓶說,這是他藏品中最大的一個,上邊鑲嵌有16個寶石,有大清乾隆禦賜的字号,能裝酒30斤,當屬于藏品中的“酒瓶之王”。
劉大爺的書房裡也是到處擺放滿了各種酒瓶,床上放着他書寫的文學作品共有8本之多,他說現在已經按照時間順序陸續結集出版了8本書,都是他退休後的作品,現在隻要有人來送酒瓶,就回贈給他一本書作為紀念,小小的書房裡不但有書香還飄蕩着淡淡的酒香,讓人沉醉在酒香和書香的空間了。
院子裡劉大爺養了許多的花花草草,地面上放着他新近得到的空酒瓶,随手拿起一隻紅酒瓶對我們說,這是今天早上的收獲,在縣城街道上溜達散步,忽然看到垃圾堆上有2個紅色的酒瓶,完好無損便撿了回來,等會清洗一下就将它們分類放進酒瓶隊伍中,賦予他們新的生命。
劉大爺收藏酒瓶從一個最初的喜好變成一個十足的“瓶癡”,11年來生活在酒瓶的世界裡,除了吃飯休息,大多時間都是與酒瓶為伍,不是坐在家裡整理欣賞酒瓶,就是走在大街小巷收集酒瓶的路上,在當地很有名氣,新聞媒體多有報道,參觀的人多了曾經有人試着向老人打聽願不願意出售,他說:“不是我不賣它們,是誰也掏不起這個價錢,酒瓶不但給我帶來快樂,裡邊還有親朋好友的情義在裡邊,你說我怎麼賣?!”大爺的三個孩子中老大在市裡一所高校任教,文化水準極高,大爺說計劃将來把這滿院子的寶貝留給他,希望他能把這些酒瓶傳承下去。可是還有個很鬧心的事情,酒瓶大多都是瓷器或者玻璃制品,屬于易碎的東西,稍不小心就會破碎,雖然自己的展示架子都是做了特别固定,可是遇到自然災害還是很擔心,前段時間為了防雨還特意将房子進行了防雨處理,上邊加強了一層彩鋼材料,目下是沒有啥危險,如果有地震就是個大事情,擔心變成了煩心事。
11年來劉大爺老有所樂變廢為寶收藏酒瓶,就像個拾荒人一樣,足迹遍布黃河兩岸晉豫兩省大小酒樓飯店,在他執着的堅持下,建成了一個“農家酒瓶博物館”,人也成了“瓶癡”,不管誰到家裡參觀來時開口就問“帶酒瓶了嗎?”臨走不忘叮囑“再來别忘了給我送酒瓶啊”,可以說酒瓶收藏已經成為老人家晚年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精神支柱和感情寄托,現今年已86,身體健康,精神矍铄,心态陽光,有2點特别值得我們學習,一個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心态,二是無論事業大小,堅持是成功的唯一管道,再堅持的過程中,生命得到充實,感情得以豐富,今生讀已愉悅,人生意義也偉大起來。這正是:仕士高風心自遠,乘風踏歌猶忘年,老來所為得其樂,悠然行世賽神仙。【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選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