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記者從區農科院水産所了解到,2021年6月,該所首次獲得黑斑原鮡1齡魚苗4700餘尾、2齡魚苗近2000尾,這标志着黑斑原鮡人工繁育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黑斑原鮡藏語稱“巴格裡”,2021年1月4日經國務院準許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被列為國家二級水生保護動物。近年來,由于其栖息地環境的變化和濫捕濫撈,緻使黑斑原鮡的栖息地範圍不斷縮小。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恢複黑斑原鮡的野外資源,攻克其全人工繁育技術是人工養護的必經之路。區農科院水産所一直立足本土特色,以保護和修複西藏水生态為主要目的,組建黑斑原鮡人工繁育技術團隊進行技術攻關,終于在本月獲得了相關進展。
同時,為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保護黑斑原鮡栖息地,6月3日,區農科院水産所歸集大部分黑斑原鮡産後親魚,奔赴近600公裡全部放歸黑斑原鮡栖息地——日喀則某河段,并在當地進行了漁業資源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科普知識宣傳。“一方面是讓當地老百姓了解黑斑原鮡所面臨的生存現狀,增強黑斑原鮡栖息地保護意識,另一方面是向當地老百姓宣傳科學繁育工作在保護漁業資源中的重要作用,消除誤解。”區農科院水産所副研究員周建設介紹。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