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人趨于平庸的3種迹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墨守成規,不再心存好奇逃避現實,總是待在舒适區斤斤計較,太在意得失

一個人趨于平庸的3種迹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墨守成規,不再心存好奇逃避現實,總是待在舒适區斤斤計較,太在意得失

有人說,芸芸衆生大多渾渾噩噩,追逐着自以為是值得的一切,卻不免迷失自己。

<h1>墨守成規,不再心存好奇</h1>

好奇心,一直是人類進步的動力之一。

人之是以會變得平庸,就是停止了探索和前進的腳步,墨守成規。

特别是在現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沒有好奇心、墨守成規的人,很容易就被時代所抛棄。

一個人趨于平庸的3種迹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墨守成規,不再心存好奇逃避現實,總是待在舒适區斤斤計較,太在意得失

美國建築大師Louis Isadore Kahn寫過一篇短文,談他心目中理想的知識世界:

最初并沒有學校,有的隻是一棵樹。有人在樹下開始說話了,這個人也許是一個村中的長老,在跟年輕人講他從先輩那兒聽回來的故事,也許是一個先知在橄榄枝下面悟道。總之,世界最早的學校是一棵樹,那時候沒有圍牆,那時候說話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師,來聽的人一開始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學生。于是,人類的知識開始了。

好奇心,是始終抱着初學者的心态,在尊重新鮮事物的同時,也能不斷尋求突破和自我的成長。

失去好奇心,把自己的認識永遠固化在原有的認識基礎上,最終隻會讓自己進入到無限循環的平庸狀态裡。

一個人趨于平庸的3種迹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墨守成規,不再心存好奇逃避現實,總是待在舒适區斤斤計較,太在意得失

<h1>逃避現實,總是待在舒适區</h1>

人的悲劇,在于喜歡活在自己的幻想中。

大多數人還幻想着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巅峰,日常生活中卻沒法鼓起勇氣面對世事。于是就出現了逃避現實,溫水煮青蛙的現象。

有新聞報道:從2013年起,友善面銷量已經連續3年下降80億包。這是為什麼?

不是友善面變得不好吃,而是它被外賣取代了位置。

在這個時代,将你打入深淵的人,往往不是你的競争對手,可怕的是跨界打劫。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工作是一成不變的,待在舒适區裡,總有一天會被時代抛棄。

那些逃避現實的人,永遠待在舒适區裡的人,這其實是一種生活的倒退。因為人就是在現實和挫折中,越挫越勇,才能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否則注定平庸。

一個人趨于平庸的3種迹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墨守成規,不再心存好奇逃避現實,總是待在舒适區斤斤計較,太在意得失

<h1 class="ql-align-justify">斤斤計較,太在意得失</h1>

越是平庸的人,越是喜歡計較。

李嘉誠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意是:

但凡跟他有合作的人,李嘉誠都一定不會讓對方吃虧,該給的都給,甚至多給。

計較得來的東西往往意義不大,尤其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上,你越計較,格局越小,你的發展空間也會受限。

一個人趨于平庸的3種迹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墨守成規,不再心存好奇逃避現實,總是待在舒适區斤斤計較,太在意得失

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人:

在生活中計較,你這樣做是不是不對;在工作上計較,這事到底是不是我該幹的;在情感上計較,我對你怎樣,你應該對我怎樣。

這樣的人生,不僅自己活得很累,周圍的人也跟着受累。隻有學會把眼光放得更遠,才能看到更寬廣的世界。

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一個人趨于平庸的3種迹象,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墨守成規,不再心存好奇逃避現實,總是待在舒适區斤斤計較,太在意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