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酵豆粕的利弊

作者:善若水德載物

發酵豆粕的利弊

近年飼用發酵豆粕逐漸在飼料工業和飼養實踐中得到應用,關于發酵豆粕的生産和發展也引起注意,下面是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僅供參考。

一、 豆粕發酵目的與優勢

發酵豆粕料是将普通豆粕和去皮豆粕加入一種或多種特定的微生物(真菌和/或細菌),在特定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發酵過程而生産的産品。發酵豆粕的營養特性和飼用價值與普通豆粕或去皮豆粕相比發生了較大變化,主要表現以下方面:

1.減少抗營養因子副作用、降低過敏性:通過微生物發酵過程分泌的酶可以降解豆粕中大分子蛋白質、降低抗原蛋白的抗原性,當蛋白質的分子量在3400D以下時則不會引起過敏反應。發酵可以使非澱粉多糖(蜜三糖和水蘇四糖等)含量降到0.1%以下,減少這些非澱粉多糖的副作用。

2.增加AA和肽含量:發酵過程可以使小肽含量增加,大豆小肽具有免疫刺激與免疫增強、抗氧化與生物防疫、清除體内某些自由基、降血壓 、調節血糖 、調節脂肪代謝、降血脂和膽固醇等綜合作用,對于促進動物健康、提高生産性能具有良好作用。

3. 減少飼用抗生素使用:發酵豆粕是豆粕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經過多種益生菌發酵處理的産物。微生物在發酵過程産生益生菌、抗氧化成分、酵母培養物、發酵混合物、未知生長因子等,目前國内主流産品常用的益生菌包括:芽孢杆菌、酵母、曲黴、乳酸菌等幾大類。益生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消化酶,如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纖維素酶、植酸酶等等。這些物質對于減少或替代飼用抗生素的使用将起到積極作用。

4. 提高原料使用率,提高礦物元素吸收使用率:發酵過程産生的各種外源酶對于提高蛋白質消化率、礦物元素使用率具有促進作用。

二、發酵豆粕生産和使用要注意的問題

1. 發酵豆粕的品質評價問題:發酵豆粕的品質評價總體涉及外觀和實體名額、營養名額、抗營養因子、衛生名額、其他物質含量等方面,目前對于發酵豆粕的品質名額體系不完善,産品規格不一緻,原因有發酵原料規格差别大、發酵工藝不統一、發酵使用的微生物不同、檢測技術标準體系未建立等,各生産企業的發酵豆粕産品之間不便于互相比較,使用者也難于評估産品品質,商品交易過程容易引起各種糾紛。

2. 原料污染: 目前多數生産企業未對原料(豆粕或發酵豆粕)進行篩選和殺菌預處理,原料中各種雜菌将會在發酵過程起到放大作用,比如各種黴菌也可能生長擴繁,黃曲黴隐患大,帶來黴菌毒素中毒機率加大。

3. 發酵微生物的安全性:發酵過程提倡國家許可使用的各種微生物菌種,但由于微生物的變異性大、各企業也在不斷篩選新菌種用于發酵過程,微生物的安全性需要進過嚴格評估,生産環境應該嚴格論證和控制,要求控制雜菌、不産生有害微生物和真菌毒素等。

4. 發酵豆粕的生産需要具備較高的技術水準、嚴格的工藝規範、完善的配套設施。如果生産過程控制不嚴格,産品的品質波動很大。

5. 由于發酵豆粕中澱粉酶、蛋白酶活性太高,發酵過程消耗了許多澱粉和大分子蛋白質,會影響飼料的粘彈性。在鳗魚料等粘性要求高的用量應考慮在8%以下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