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女人好的6組花類藥

小編導讀

在形容女性之美的時候,我們常說“花容月貌”“人比花嬌”,而在中藥世界裡,也确實有很多花類藥物堪稱“婦女之友”,對于調理女性身體、治療各類女性疾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認識一下6大經典的花類藥對。

1.金銀花、雪蓮花——清沖任瘀熱

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味甘,性寒,氣味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多用于外感風熱、溫病發熱、癰腫瘡瘍、咽喉腫痛等病症,鮮有醫家闡述其在婦科方面的應用。尤師根據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将其應用于瘀血留滞,瘀熱内結所緻的月經不調、頭面項背生痘瘡者多獲良效;基于金銀花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将其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後遺症,如子宮内膜炎、輸卵管積液、帶下等病往往也是藥到病除。在臨床實際運用過程中,為了拓寬其運用範圍,增強其功效,尤師往往将金銀花與一些特定藥配伍使用,如與連翹配伍,運用更加廣泛,功效更加強大;病情較重,則請蒲公英、紫花地丁幫忙;帶下量多、色黃,則邀萆薢、木槿花、雞冠花助力;如有盆腔膿腫之類形成,則加白芷、皂角刺。

對女人好的6組花類藥

金銀花 來源:《中藥飲片圖鑒》

雪蓮花,又稱雪荷花,味甘苦,性溫,有除寒、壯陽、活血、通經、止血的功效。尤師認為,女子因經孕産乳數傷于血,相對于男性患者群,多虛多瘀;加之素體陽虛,或感受寒邪而緻沖任瘀阻疼痛時,應用雪蓮花溫而不燥,較吳茱萸、官桂之類性質和緩,為婦科寒性痛證的最佳選擇。《四川中藥志》記載:“(雪蓮花)除寒痰水飲……補血,溫暖子宮。治……女子月經不調及崩帶。”《新疆中草藥手冊》謂其:“通經活血,強筋骨,促進子宮收縮。治……婦女小腹冷痛,閉經,胎衣不下……”

尤師認為“多虛多瘀”是婦科疾病的特點,是以金銀花配雪蓮花,既可以用金銀花清沖任瘀熱,又可以借助雪蓮花佐制金銀花的寒涼之性,二者共奏清瘀熱、消發炎之功效,以達到止痛調經的療效。

2.月季花、玳玳花——活血調經

月季花味甘淡、微苦,性平,入肝經,偏走血分,活血作用稍強,故月經病變多用之。月季花重活血,玫瑰花偏行氣。是以,尤師臨床應用多二藥為伍,氣血雙調,調經活血。月季味甘、性溫,入肝經,有活血調經、消腫解毒之功效。由于月季花祛瘀、行氣、止痛作用明顯,故常被用于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症。

對女人好的6組花類藥

月季花 來源:《中藥飲片圖鑒》

玳玳花又名枳殼花,尤師常用玳玳花代替枳殼,因慮枳殼破氣力大,而玳玳花行氣力緩,不傷陰,更适宜于體質柔弱之女性使用,臨床應用廣泛,凡肝郁氣滞所緻月經不調、乳房脹痛、下腹疼痛皆可運用。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玳玳花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是以,尤師治療子宮切口假腔時運用玳玳花,可以促進切口局部血液循環,進而促進傷口愈合。

月季花與玳玳花合用,更是治療氣血不和所緻月經病的良方。月季花重活血,玳玳花偏于行氣。二藥為伍,一氣一血,氣血雙調,其調經活血、行氣止痛之功甚好。主治婦女肝氣不舒、氣血失調、經脈瘀阻不暢,以緻月經不調、胸腹疼痛、食欲不振,甚或惡心、嘔吐等症。

3.綠梅花、玫瑰花——疏肝理氣

綠梅花,又名綠萼梅、白梅花,氣味清香,味酸澀,性平,具有疏肝、和胃、化痰、解毒的功效,内科疾病多用治梅核氣、肝胃氣痛、食欲不振、頭暈、瘰疬瘡毒以及精神抑郁等。尤師認為,綠梅花理氣疏肝,可用于肝經所過之婦科疾病,如泌乳素增高所緻經前乳脹、泌乳;更年期心煩、失眠諸症也可以綠梅花。此外,綠梅花理氣而止痛,多用于瘀血所緻痛經,疼痛嚴重時,多将綠梅花與土茯苓、土貝母、土鼈蟲為伍;若疼痛劇烈尚需加鬼箭羽破血化瘀止痛。

對女人好的6組花類藥

玫瑰花 來源:《中藥飲片圖鑒》

玫瑰花氣味芬芳,具有理氣解郁、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尤師認為玫瑰花和而不猛,質純溫和,具有鎮靜與松弛的特性,宣通郁滞而無辛溫剛燥之弊,是以多用于經前期緊張綜合征及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調理。玫瑰花入肝經,能疏肝理氣、和血散瘀,使沖任得調,尤師臨床運用玫瑰花治療月經不調也有不錯功效。若配婦科要藥當歸,則調經功效倍增。經期乳房脹痛,取玫瑰花舒肝解郁、和血散瘀之效,使瘀散結消,疼痛自止。

4.百合花、木槿花、雞冠花、淩霄花——涼血活血

百合花性微寒平,味甘微苦,有清熱潤肺、甯心安神的功效。《本草正義》載:“百合之花,夜合朝開,以治肝火上浮,夜不成寐,甚有捷效,不僅取其夜合之義,蓋甘涼洩降,固有以靖浮陽而清虛火也。”尤師常用百合花治療經前期綜合征及圍絕經期陰虛有熱引起的失眠。此外,出血日久引起的陰血虧虛而緻皮膚幹燥、口幹舌紅,多用百合花、玉竹、沙參之類滋陰潤燥。肝腎陰虧,腎精不足不孕者,尤師多于月經後期用百合花配伍黃精、石斛以填精補腎,促進卵泡發育。

木槿花甘、苦,微寒,入脾、肺經,以治療赤白痢疾效佳著稱。尤師認為白木槿花不僅可以涼血除煩,還可清熱燥濕止帶,兼有活血之功效。是以可以與金銀花、連翹同用治療婦人腹痛與濕熱帶下病。濕邪偏重與萆薢為伍,瘀熱重則與蒲公英、紫花地丁、月季花同用。此外,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木槿花還有止血之功效,是以,對于婦科出血病症,如功血、内膜息肉、子宮切口假腔等引起的出血,皆可使用此藥。

對女人好的6組花類藥

雞冠花 來源:《中藥飲片圖鑒》

雞冠花甘涼,無毒,是一味婦科良藥。尤師認為紅雞冠花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血的作用。是以,瘀熱所緻婦科出血病症皆可配伍應用。其次,白雞冠花有收澀止帶的功效,适用于各種赤白帶下,對滴蟲性陰道炎有一定的療效。

淩霄花即紫葳花,氣清香,味微苦、酸,性寒,為肝經血分藥,具有行血祛瘀、涼血祛風之功能,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癥瘕、産後乳腫、皮膚瘙癢、痤瘡等病症。《本草求真》雲其為“女科血熱必用之藥”。是以,由血瘀、血熱而緻經閉、癥瘕、崩漏不止、月經先期、經前心煩、經行風疹塊、下腹隐痛等,尤師多用此藥治療,使熱去而血自活。

5.紅花——祛瘀通經強,臨床需慎用

對女人好的6組花類藥

紅花 來源:《中藥飲片圖鑒》

紅花,又名紅藍花,因其花紅色,葉頗似藍,故有藍名。其味辛苦,性溫,歸心、肝經,為通瘀活血要劑,先賢仲景以此花泡酒制成“紅藍花酒”治療婦科瘀血病症。尤師認為“血是女人的本錢”,“守得住一份血,就留住一份青春”,是以謹遵朱震亨對該藥的評價——“多用破留血,少用養血”,臨床運用頗為謹慎。精血兩虛而緻閉經(如卵巢早衰),用量不過5g,且多與當歸、黃芪合用,以起到益氣養血、行血調經的作用;痰瘀所緻經閉(如形體肥胖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成年患者)用量不過10g,以起活血祛瘀調經的目的。

6.胎菊、野菊——清熱而祛痘瘡

胎菊花又稱甘菊,味辛甘苦,性微寒,能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胎菊花為杭菊花中的上品,其性能與桑葉相似,善治頭面部疾病,作用緩和。野菊花苦寒,歸肝經,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排膿。野菊花較胎菊花味苦而性寒,往往面部疾病較重者使用。

對女人好的6組花類藥

野菊花 來源:《中藥飲片圖鑒》

胎菊、野菊攜三七、辛夷花祛斑美容是尤師治療痤瘡常用的自拟經驗方“養顔茶”。三七花具有活血、止痛、止血、祛瘀、消腫等功效。辛夷花有芳香走竄、辛散溫通之功,自古為鼻淵頭痛要藥。每日代茶飲,若痘瘡發炎紅腫,則需配伍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藥物加強清熱之力,臨床治效果明顯。治療面斑常用三七花與辛夷花,三七花能清肝熱、化瘀血,通過調整女性内分泌而消面斑;辛夷花辛散溫通,芳香走竄,上行頭面,可以引藥上行,使藥達病所。二者配合使用,可治療因婦科内分泌失調而緻的面色晦暗、黃褐斑。面斑較重可加桑葉、淡竹葉;若肝郁明顯,可加月季花、橘葉、玳玳花。

好書推薦

中醫婦科好書——《尤氏女科臨證心悟》

對女人好的6組花類藥

《尤氏女科臨證心悟》

本書整理了尤昭玲近40年臨證及學術經驗,上篇主要論述尤昭玲老師女科論治新悟八法、尤式臨證新法、辨體論治養生九種證型、尤昭玲養生獨特思想;中篇主要論述内外疾病的特色論治:包括卵泡治法、藥對花對的應用、藥食同治的思想及特色外治法;下篇介紹尤昭玲教授針對女性各疾病(分中醫傳統疾病與時尚疾病論治)具體診治經驗。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内容選自《尤氏女科臨證心悟》(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曾倩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推薦發表,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