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級圓茶,又名印級茶,因其包裝紙上印有不同顔色的“茶”字(中國茶葉公司百于1951年12月15日獲準并啟用八個“中”字環繞一個“茶”字的“中茶”牌注冊商标,以下稱“八中茶”商标)得名;
有紅印(無紙紅印、紅印鐵餅、甲級紅印)、藍印(無紙藍印、藍印甲乙級、藍印鐵餅、大度字綠印、美術字綠印)和黃印(黃印鐵餅)之分。這些印級稱謂并不是茶品的本來名稱或型号,而是源于茶人差別茶品的一種叫法。

紅印
紅印圓茶又稱為現代普洱貢茶。其餅茶内為紅色印記,且茶餅的外紙正面都印着“八中茶”中茶公司标志。在八個“中”字組成的圓圈内,有一紅色“茶”字,在中茶公司所産的普洱茶品中,而冠以“八中茶”标志者且又“茶”字為紅色者,隻有紅印普洱圓茶和紅印雲南沱茶,是空前絕後的。坊間紅印之外包紙有數種,但隻有薄油紙包裝是20世紀50年代末期的茶品,無光粗面棉紙類均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重新包裝的,又或者是後期茶品。
紅印普洱圓茶除了其身世價值外,茶品品質亦屬現代普洱茶中的上乘之品。除了茶菁肥碩,條索飽滿,顔色栗紅,茶面油光,茶湯透紅及葉底柔軟新鮮等品質外。其中茶内飛完全埋在茶餅中央,是舊式壓模制造,使用古老制作工藝,無不是臍臼圓形餅茶,茶湯厚酽,有蘭香或野生樟香味等。
中茶大紅印
<h3 class="title-text">綠印(藍)印</h3>
<h3 class="title-text">綠印圓茶系勐海茶廠40-50年代制作的茶品,是紅印的姊妹産品。其内飛為“八中茶”商标,外包裝紙正中印“八中茶”商标,且“茶”字為綠色,商标上方為“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公司”(繁體字),商标下方為“中茶牌圓茶”(繁體字)。早期綠印圓茶也叫“綠印甲乙圓茶”或“藍印甲乙圓茶”,它無論在陳香、樟香、滋味、茶氣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後期綠印圓茶又有“綠印頭”和“綠印尾”之分,後期綠印其指是50-60年代勐海茶廠所産的大批量普洱茶。無紙綠印圓茶是“綠印頭”,它采用勐海的喬木茶樹茶青為原料,以生茶方式制成;“綠印尾”綠印圓茶,采用了部分新樹茶青制造,但仍以生茶方式制造。</h3>
藍印的稱謂源自于台灣市場,最主要的是深受到早期台灣市場上流通産品的影響,大多為藍印甲乙級的緣故。藍印甲乙級圓茶,在包裝上有甲乙級文字的标注,并且蓋有醒目的深藍色的印色。
<h3 class="title-text">
</h3>
<h3 class="title-text">黃印圓茶</h3>
黃印,一種黃色“茶”字的普洱茶品,被稱為黃印圓茶。被稱為“現代拼配茶青的普洱茶品始祖”,其内飛為“八中茶”商标,外包裝紙正中印“八中茶”商标,且“茶”字為黃色,商标上方為“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公司”(繁體字),商标下方為“中茶牌圓茶”(繁體字)。
這種黃印圓茶數量不多,而且根據年份不同及餅身的大小分為綠字黃印,黃字黃印,大黃印和小黃印不同的稱呼。
“雲南七子餅”,其實就是現代綠印普洱茶茶品,是由勐海茶廠50年代末所産的,被稱之為“現代拼配茶菁的普洱茶品的始祖”的“黃印圓茶”,由于毫頭多,陳化後都轉變為金黃色,是以茶餅呈黃色,故其外包紙标記八個紅色中字組成的圓圈中“茶”字為黃色或黃綠色。
60年代以“黃印圓茶”之拼配工藝。勐海茶廠推出了中茶牌圓茶的替代品,“雲南七子餅"。在七子餅中,以勐海茶廠生産的”紅帶七子餅“和”黃印七子餅“最具代表性。紅帶七子餅産于70年代,以生茶制成,藍印七子餅産于80年代,是輕度熟茶拼配而成。
紫印
是90年代衆多陳年普洱産品中比較有名的一個經典配方,中茶廠經過精心選料,選青優良,餅形周正,制作嚴謹,因是老熟茶,是以松緊适度,條索整狀,顯毫,湯色栗色明豔,香氣醇和口感濃醇厚實,具有回甘之特點,聞其幽幽陳香,飲之純滑香甜,飲後更是齒頰留有陳香,甜滑之感,實為勐海茶廠90年代最具代表性茶品。
橙印
生産于1996,1997年,由南天公司訂制,品質特優,風格類似綠印,但與其它印級茶時代相距甚遠,故隻是名中帶印,不可與前四種相比。
雪印
雪印青餅實際是勐海茶廠80年代中前期生産的7532七子餅,因其茶芽幼嫩,白毫滿披,似雪覆寫,廣受市場消費者青睐,被稱之為雪印,實則與橙印同理,皆與前四者有本質的差别。
擴充資料:
上個世紀50,60年代,中國四大國營茶廠分别是指中國茶葉公司旗下的昆明茶廠,勐海茶廠,下關茶廠和普洱茶廠,編号依序為1,2,3,4。四大茶廠當年都使用“中茶牌圓茶”商标,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八中茶",當年的昆明茶廠主要生産茶磚,下關茶廠主要生産茶坨,勐海茶廠主要生産茶餅,是以印級茶主要為勐海茶廠所生産。
印級普洱茶餅包裝上中間印着"八中茶"字樣,上方書繁體字:中國茶葉公司雲南省公司,下方中茶牌圓茶,字型自右往左。當時沒有印産品名字,隻是用不同的顔色把不同年代問的茶葉區分開來了,由于八中茶商标中的“茶”字是手工蓋印,因印色之别有紅印,黃印,綠印,藍印等等,紅印時間最早。是以這期間的茶被稱為印級茶。
1,1950年之前,這個時期稱為号級茶,俗稱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同興貢餅,同慶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都有一張糯米紙,印上名稱,就是内飛。
2,1950-1968年,所謂印級茶品就是包裝紙上,“茶”字以不同顔色标示,且有内飛無内票,紅印為第一批,綠印為第二批,黃印為第三批。
3,1968年之後,此時茶餅包裝不再印上“中國茶葉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廠自行生産,統稱“雲南七子餅”,如雪印青餅,73青餅,大口中小綠印,小黃印等。
對幾十年前印級茶隻是一個簡單的差別茶葉生産時間的标志,但是在現代來說印級茶已經變成了一種經典的茶葉,因為普洱茶不會過期,時間越陳越香,現在印級茶十變得十分的珍稀了。
印級茶所用的紙張有印級茶的特征,手工棉紙,手工拓印。簡單來說,就是紙張裡有白色的條形絮狀纖維,這個很重要,如今是很難仿制的,可以作為辨僞的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