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中鼠多象征富裕”,确實有一定道理,但想想就渾身打冷戰
老鼠又名耗子,耗子是一種口語化的稱呼,都市裡很少有人這樣稱呼,隻有在鄉下農村才會聽到。據統計老鼠的種類有500多種,它存在曆史也有上億年。
它們是一群普通的生靈,但身份卻是雙重的,當它們出現的時候,就在曆史的長河中占據了一席之地,更是與文化建立了千絲萬縷的聯系。

老鼠
它們被標明為十二生肖之首的時候、在畫家筆下展現出各異生動形象的時候,就注定了它們被賦予了不一樣的精神和内含。
有人很準确地稱之為神格,如果想要在現實生活中真正的認識它們,就要将它的自然生靈身份與文化神格的身份相結合,才能較為完整的了解到千餘年來,它與人類之間都發生了哪些的故事。
神格
經常與老鼠接觸的人,多數會稱之為“耗子”,因為耗子的稱呼似乎更符合現實生活中的它們。在雲南有人曾為它們建立了廟宇,稱為耗子廟,還有地區的人們尊稱為“鼠仙”。
有一個現象已經被大衆所熟知,在地震等自然災害面前,往往這些動物比人的感覺力更為靈敏。
而稱呼它們為鼠仙的人們,較多為常年在煤礦工作的人,當塌方災禍等事情發生的時候,往往老鼠會比他們更先一步感覺到。
可以想像,礦工們也一定見識過耗子在災禍面前的不凡表現。
有時也不得不佩服人們的發掘與創造力,在生活中曾一度有人發現“錢鼠”的叫聲很像數錢的聲音。
舊時湖北等地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吉祥的兆頭,就像現在出門聽到喜鵲的叫聲喜事要臨門;
浙江一帶有人認為“前半夜主得财,後半夜主散财”;
而崇明一帶則認為此聲預示禍災禍。
老鼠的繁殖力是很強的,它們的生育後代的時候都會是“一窩”小耗子,基本上也會是七隻左右的數量。是以,民間有一段時期被作為生殖崇拜的象征。子女居群的母親也被戲稱為“鼠胎”或“鼠肚”。
清末畫家任預《十二生肖圖冊》中就有一幅《子鼠圖》作品,其中五隻老鼠争搶食罐中瓜籽,“籽”與“子”音同,也表達多子的意思。
人們将老鼠與葫蘆、葡萄、石榴等,多籽植物組成吉祥圖案,卻有着強烈的繁衍後代的願望。
《子鼠圖》
與老鼠有關的文化作品也有很多,比如評書、漫畫、影視劇、電影等等。五鼠鬧東京、玉貓展昭、包青天、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這些名字都曾為人們耳熟能詳。
還有徐悲鴻先生的畫作《十二生肖圖冊》,有一幅就是一隻老鼠的作品,據說在2014年全套作品拍賣價格為4600萬元。
當代國畫家範曾的《十二生肖圖》,一個個生肖典故生動形象,于2004年以374萬元拍出。
十二生肖圖冊
老鼠對于現代城市中的男女,即是熟悉又是陌生的。它可并不像卡通片《貓和老鼠》中的小老鼠那般可愛。
在鄉下農村老鼠們最喜歡呆的地方就是包(玉)米架和偏房(放糧食的屋子),有時夜晚在這兩個地方會聽到它們互咬的聲音和啃食糧食的聲音。
也許某一天,還會在某個地方突然發現一大堆的糧食,這就是老鼠們的“辛勤傑作”。
如果放在幾十年前,這種聲音也許隻有在地主或是“富人”之家才能發生的事情。但對于普通的家庭而言,凡此種種都是主人家最不願聽到和看到的事情,在這些時候也是最招人恨的。
有一句話即是生動的比喻,也是對現實的一種生活寫照,“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