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信鴿也有身份證?40多年養鴿達人王林:家中最老的鴿子已經十來歲

作者:二三裡資訊

信鴿運動你聽過嗎?鹹陽市信鴿運動協會秘書長的王林有着40多年的養鴿經驗,巅峰時期曾養過上百隻鴿子,曾在不少信鴿比賽中獲獎。退休後的他雖然有了大把的時間,卻漸漸力不從心……

信鴿也有身份證?40多年養鴿達人王林:家中最老的鴿子已經十來歲

養信鴿40多年,退休後徹底“變全職”

9月17日,64歲的王林接受華商報-二三裡資訊平台的采訪時表示自己從小就喜歡信鴿,“當時我在院子裡洗衣服,鄰居的兩隻黑鴿子跑出來叫我逮住了,我越看它們就越喜歡,覺得鴿子長得太可愛了……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喜歡上鴿子了,我還試着在家養鴿子。”

不過養鴿子這件事,并沒有得到父母百分百的支援,“當時父母不太同意我的決定,他們覺得我應該好好學習,不要被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不過他們也沒有特别反對,我就在房檐下挂一個箱子開始養鴿子,每天也就是喂喂吃的,把饅頭捏碎喂它們,其實就是養着玩。”

有40多年養信鴿經驗的王林表示,“信鴿的魅力就是可以長途跋涉回到你身邊。我拉着信鴿驅車幾百公裡甚至上千公裡,将它們放飛,然後等待它不顧一切飛回到你身邊,特别容易打動我。”

信鴿也有身份證?40多年養鴿達人王林:家中最老的鴿子已經十來歲

王林表示,養鴿人一定要有穩定的作息時間。每天早上天一亮,他就打開籠子放鴿子出去飛行,一兩個小時後鴿子就飛回來了,“飛回來以後喂些吃的,就讓它們好好休息。等到下午五點左右,再把鴿子放出去,等待它們飛回來,我再繼續喂食,每天都是如此,還要觀察每隻鴿子的情況。養鴿子一定要達到三個條件:細緻用心、日常在家訓練信鴿和路上訓練,隻有這三點做到了,結合的比較好,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提到印象最深的一次比賽,王林表示,“有一次遇到天氣突變,我參賽的三十多隻鴿子一隻都沒飛回來。當天比賽一共放飛了有一萬多隻鴿子,卻沒有一隻歸巢,大家情緒都不好,心裡都挺難受,但我對自己的鴿子有信心,我知道它們肯定會回來。”

據王林回憶,第二天他的鴿子回籠率高達百分之七十,這讓他十分欣慰。“因為我們人類用現代化的工具把信鴿拉到千裡之外的地方,然後讓它們用最原始的工具——翅膀再飛回來,是以我們養鴿人要有強大的心理準備,信鴿是在和大自然作鬥争,這是很殘酷的。我就在終點,一直等待它們回來。”

鴿子也有“身份證”

提到養信鴿的技巧,王林表示,對于信鴿的血統和家族史他是很看重的。“每隻信鴿都有一個證書和族環,相當于我們人類的身份證,是以我這方面會慎重選擇鴿子的血統。”

信鴿也有身份證?40多年養鴿達人王林:家中最老的鴿子已經十來歲

退休後的王林終于可以全職做一個養鴿人,但無奈上了年紀身體吃不消,“以前鼎盛時期我養過上百隻信鴿,但現在我力不從心,隻養了三十多隻。鴿子一般的壽命是十五六年,也有活到二十多年的,但是這種年歲過大的鴿子,已經喪失了繁殖和比賽的能力。我的鴿子裡年紀最大的都有十多年了,我已經養出了感情,也舍不得丢棄。”

對于信鴿運動以後的發展,王琳表示自己擁有多年的養鴿經驗,雖然養鴿子沒有固定的模式,但自己會積極與信鴿愛好者們進行交流溝通,把自己的養鴿實用技巧分享給大家,讓更多的愛好者們都成為‘養鴿達人’。”

鹹陽市信鴿運動協會主席尹巧玲表示,愛好信鴿的人都特别癡迷這項運動,尤其比賽前夕甚至不惜犧牲作息時間訓練信鴿,“這份堅持很可貴,希望有更多的信鴿愛好者加入我們,和我們一起切磋交流,讓這項運動真正走到大家的生活中。”

華商報記者 楊甯 編輯 陶亞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