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勝量這個名字大家可能并不熟悉,但他的另一個名字牛牛,你可能會聽過。
1997年出生的他,從小就表現出了超強的音樂天賦,在他1歲的時候,聽見音樂以後就會跟着音樂一起手舞足蹈,3歲開始正式跟着父親張長峰學習鋼琴,有着一雙能夠彈9度的大手。學琴兩年後,6歲的牛牛在廈門舉辦了自己的第一場個人獨奏會,立即引起轟動。雖然年紀不大,但是他的音樂經曆豐富程度卻令人乍舌。
2005年4月,在上海音樂廳,由東廣音樂台現場直播,舉辦了中外名曲鋼琴音樂會。2005年7月,應邀前往法國參加西博克國際鋼琴藝術節,并舉辦音樂會。2005年8月,參加殷承宗大師班,并在大師班的協奏曲比賽中獲獎。2005年9月,八歲時被上海音樂學院附小四年級破格錄取。(上海音樂學院84年來第一個)2005年10月,應邀前往台灣參加法鼓山開山大典,是兩岸文化交流年齡最小的音樂使者。
2005年11月,再次于上海音樂廳,由東廣音樂台現場直播,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2006年7月,參加廈門第四屆國際合唱節第二階段開幕式,擔任《我愛鼓浪嶼》大型音樂表演鋼琴演奏。
2009年10月,獲得了“2009年度全球最優秀的年輕藝術家”獎項。
2010年5月,牛牛發行了他的第二張專輯《肖邦練習曲全套》,成為全球錄制該套曲目最年輕的鋼琴家。
牛牛的成功與家庭的熏陶是密不可分的。
牛牛的爸爸張長峰是一位專業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平時會在家教學生彈鋼琴,牛牛也會坐在一旁聽。三歲時牛牛突然提出想要彈鋼琴,牛爸以為隻是小孩子的表現欲,并不以為然。
牛牛沒有系統的學習過鋼琴,但卻自己彈出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湯普森琴譜,是以牛牛在鋼琴上的天分被發掘,之後便跟着父親開始正式學習鋼琴。
為了牛牛接受更好的音樂教育,牛牛母親帶着8歲的牛牛放棄了廈門優越的生活環境,來到陌生的上海,一邊克服新城市的生活困難,一邊面對音樂學習層出不窮的挑戰。此後牛牛也不負大家的期望,在鋼琴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這之後,牛牛的鋼琴生涯更是開挂一樣,在世界各個著名的音樂廳和音樂節進行了表演,與世界上有名的交響樂團與指揮家都有過合作。2014年,天才少年“牛牛”卻突然消失在了大家的視野中。過早的被戴上“神童”的光環,這給他的音樂成長道路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随着年齡的增長,張勝量必須放下“神童”光環,但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直到2018年張勝量才華麗回歸并簽約環球唱片公司。在消失的四年時間,張勝量在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完成了“閉關修煉”,師從華裔鋼琴家陳宏寬教授。
在茱莉亞學院求學期間,張勝量重新審視自己,重新面對音樂,放下曾經引以為傲的天才光環,逐漸成為一名成熟的職業鋼琴家。在演奏技巧、音樂表達、臨場應變能力上都實作了從演奏家到音樂家的華麗蛻變。
學成歸來的鋼琴家牛牛,與其他人不同,很少參加比賽,他自己也回應“我自己是通過演奏會與音樂家合作,與觀衆交流來提升自己。”
如今的他,更明白自己為什麼而彈琴,所演奏的音符究竟是作曲家在怎樣的情境與心情下完成的,每一條旋律的銜接與源流究竟是有何特點。雖然他在中國的知名度無法與郎朗和李雲迪相比,這位從小被稱為“天才琴童”的鋼琴家,一路走來,一直在努力,在堅持,用進步的實力來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