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安部刑事偵查局指導的跨國打擊海外犯罪題材電視劇《刑警之海外行動》将于2月13日起登陸北京衛視。該劇由著名導演餘淳、呂紫伯執導,集結了吳剛、柯藍、任達華、俞飛鴻、甯理、石涼、曾江、林雪、趙君、吳國華、戚九洲、馬吟吟、王煜等多位實力派演員,講述了以高笑天(吳剛 飾)為代表的刑警組成海外行動工作組開展多國執法合作,與境外勢力鬥智鬥勇,最終破獲多起跨境案件,保護海外僑胞生命财産安全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在《破冰行動》中,線人趙嘉良(任達華飾)與警察李維民(吳剛飾)肝膽相照的默契與情誼曾令無數觀衆動容,此次在《刑警之海外行動》中,兩人一改往日的“手足情深”,上演了一出“獵人與狼”的巅峰對決。

“千面”吳剛化身刑偵局長 平實表演展現刑警風采
《人民的名義》《破冰行動》《慶餘年》《神探柯晨》......從克勤克儉的達康書記到不苟言笑的禁毒局副局長李維民,從陰沉難測的院長陳萍萍到老謀深算的警察署長孫滿堂,跨越古今,無論正邪,吳剛總能用“換臉式演技”在極其有限的發揮空間裡,賦予人物極強的戲劇張力和多層次。此次參演《刑警之海外行動》,盡快角色身份和李維民有所相似,但故事緊張燒腦的撒網布局、驚心動魄的警匪較量以及片方的真誠,還是深深打動了吳剛。“這個和《破冰行動》太近了,本來我是猶豫的,但片方的真誠和執着确實打動了我。這個戲經過了三年多的籌備,去看了很多很多景,他們是發自内心想做一部良心劇,想做一個有震撼力、有影響力的戲。尤其是後來聽完那些真實的案例,讓我真心覺得,我們的國家真的很強大,不光是在國内,包括在國外的華人華僑,他們的生命安全,都會盡力去保護,是以我覺得值得去演這個,去展現中國刑警真正的風采。”
劇中,吳剛飾演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高笑天,不僅是海外行動工作組的主心骨,常常一語中的、舉重若輕,更是插向罪惡的一把利刃,能夠敏銳地發現突破口,深谙犯罪分子的心理。為達到更好的表演效果,開拍前,吳剛和參與過行動的中國刑警們進行了深入接觸,“聽他們給我們講故事、講案例,身臨其境的告訴我們此時此刻、那個時候他們是什麼樣的一個感受,是他們用語言用故事把我們帶進到那個環境中去,我們每天都延續着這樣一種軌迹來拍攝。”表演用心,拍攝專心,盡快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拍攝一度中止,但複工後的吳剛依舊以絕對的專業度,完滿塑造了一個正氣凜然、運籌帷幄的刑警形象。“吳剛老師的表演賦予了這個戲一種氣質”,導演稱贊道。“我覺得吳剛老師在調性的把握上真的非常厲害,他對我國警察的基層生活的了解是很深的,他賦予了整個工作組一種特别平實的氣質,把所有的工作組警察的調性都帶得特别像普通人,而不是那種酷帥或者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人,這對我們平衡紀實性和戲劇性特别重要。”
“紀實風格”再現一線刑偵故事
“黑幫盤踞”“電信詐騙”“資産轉移”……每一個社會熱點背後,都隐藏着無數的罪惡,威脅着無數海外僑胞的生命财産安全。《刑警之海外行動》正是将筆觸伸向了“跨境犯罪”,以典型案例為創作基礎,取材于中國警察在海外與當地警方開展執法合作的典型案例,通過聚焦“勸返重要證人”“捕獲電信網絡詐騙”“打擊黑惡勢力”“國際合作”“跨國犯罪”“保護海外僑胞的合法權益”等當下社會熱點,集中反映了我國刑警機智果敢、忠誠無畏的職業精神,努力維護世界華人利益和人身安全的能力和決心。
2009年,由餘淳執導的都市情感大劇《馬文的戰争》在北京衛視熱播,憑借輕松幽默的筆調、深刻的婚姻家庭問題探讨收獲如潮好評,并一舉拿下“第三屆東京國際電視劇節特别獎”“第十五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演員獎”。此後,餘淳又接連執導了《老牛家的戰争》《李春天的春天》《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一系列都市輕喜劇,于嬉笑怒罵之中,展現着或現實或殘酷、或粗粝或溫情的生活百态。事實上,拍攝刑偵劇入圈的餘淳,在内心深處一直有對刑偵題材劇的天然執念,而刑偵劇“強情節”“懸疑感”“沖突性”的特性,更是吸引着他想要在此領域有所深耕,《刑警之海外行動》的出現,無疑成了他回歸初心的最佳契機。“我是很喜歡和警察相關的生活,男孩子們都會喜歡這種強情節、沖突比較強的故事,它不像家庭劇你分不清誰好誰壞,刑偵劇的黑白正義和邪惡是很清晰的,《刑警之海外行動》就是這樣,它的架構結構非常清晰,而且格調和利益都很高,它不單單是一個個案件,而是展現了新時代下國家的強盛、能力的增強,包括民族氣魄等等。”
以真實故事為基底,《刑警之海外行動》通過“勸返篇”“掃黑篇”“電詐篇”三個篇章故事,串聯起海外刑偵小組跨境執法合作的故事。語言不通、環境陌生、缺乏執法權、資訊排程難,跨境辦案的難度難以想象,是以,原生态呈現辦案過程成了餘淳的首要目标。“我們基本上走的是帶有真實的存在感、偏紀實性的風格,我個人是不太接受那種懸浮感的劇,特别是故事本身就是真實案件的改編,真實的人物,他們費了那麼多心血辦的案子,如果拍得很漂浮的話,也對不起他們的工作。”不過,在保證真實性的前提下,餘淳也盡可能地運用外在設計去擴大戲劇張力。“我們在形式感和内容層面都做了創新,希望它能夠稍微伶俐一點、痛快一點、節奏快一點,不拖泥帶水。包括影調上會暗一些,跟内容和氛圍去契合,包括整個場景以及在國外拍攝的比例,都是想盡量還原當時真實的氛圍和人物狀态。”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楊文傑
來源: 北京頭條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