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邕江之源镌刻曆史 青磚黛瓦煥發新機

邕江之源镌刻曆史 青磚黛瓦煥發新機

邕江,是南甯的靈魂,更是追尋城市記憶不可或缺的線索。

在邕江之源,有一座依水而建、依水而興的美麗村莊——江南區江西鎮同江村,這裡是左江和右江彙合處,兩江合流成邕江。川流不息的江水潤澤了生機勃勃的土地,也孕育了勤勞的同江村人。

如今,随着同江村三江坡榮獲第二批中國古村落及第七批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名村,古老的曆史與新鮮的變化在這裡交織出一幅令人向往的“鄉村振興”圖景。

三江彙合孕育一方鄉土

“前臨左江,後崎右江,乃兩江中央脊盡處也。其北有小峰三,石圓亘如骈覆鐘,山至是始露石形。其東有村曰宋村,聚落頗盛,而無市肆。”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其遊記《粵西遊日記三》中,留下對同江村優美江景的細緻描述。時過境遷,站在三江口遠眺,十月秋雨帶來豐沛水量,當左江裹挾着泥沙翻卷而下,右江則宛若翠玉靜靜流淌,形成泾渭分明的獨特景緻。

左江源出越南北部大山,經龍州、甯明、崇左、扶綏到南甯市區,千回百轉,兩岸群山環繞。右江正源馱娘江,發源于雲南廣南龍山,流經廣南、富甯及廣西西林、田林,至百色納澄碧河後稱右江,經田陽、田東、平果、隆安,至同江村三江坡與左江彙合。

在清與濁的交融中,邕江就此啟程,生生不息地向南甯奔湧而來。

一彎江水繞城過,繁花似錦随水來。距離三江口不遠處,凝聚着現代智慧的老口航運樞紐将南北河岸連成一體,引邕江之水源源不斷地注入内河水系,既是“百裡秀美邕江”零公裡處,更成為守護南甯、抵抗洪災的第一道屏障。

邕江之源镌刻曆史 青磚黛瓦煥發新機

一艘渡船見證鄉村變化

告别三江彙流的壯闊景觀,至同江村三江坡渡口,一艘渡船正一刻不停地往返于兩岸。渡船是三江坡村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船夫蔡海星在此擺渡已有15年,渡船送走了躊躇滿志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也搭載着村民們的希望——期待新鮮的農作物賣個好價錢。

最近幾年,搭乘渡船的生面孔漸漸多了起來。“今年國慶節期間,就有1000多名遊客來我們三江坡玩。”蔡海星滿眼笑意,分享着喜聞樂見的變化。

待渡船停穩,臨近碼頭的三江香蔥魚農莊傳來遊客的歡聲笑語,農莊老闆梁凡興站在農家竈台前翻炒柴火鴨,不一會兒便香氣四溢,引人垂涎三尺。

今年39歲的梁凡興是土生土長的同江村人,一年前的他還是西裝革履的上班族。直到有一次放假回鄉,梁凡興發現村裡興辦的農家樂已經初具雛形,且極具發展勢頭。于是,敢想又肯幹的梁凡興留了下來,并針對時間充裕、喜歡休閑遊的老年人,推出了吃、喝、玩、樂、住一體的“打包”優惠活動。梁凡興頗為自豪地說,農莊共有12間客房,幾乎每一天都是滿的,而且大多是口耳相傳的散客,說明三江坡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

古村古韻沉澱時光之美

吸引遊客慕名而來的,不僅有服務周到的農家樂、美景如畫的鄉村景緻,還有諸多曆史遺迹,靜靜述說着邕城的古往今來。

“邕州城北兩江來,五管金湯亦壯哉。”這是明代詩人張嶽描繪南甯的名句,也是曆史上對南甯地控三江、獨占要沖的生動寫照。據史料記載,同江村三江坡所在的三江口地區處于左右江交彙口,加上古代靠水路通行交易,具備良好的軍事戰略意義。

目前,文物部門已在三江坡發現了鎮江樓、皇姑墳、小鼓嶺漢墓等曆史遺址。其中,儲存較為完整的以清代、民國建築為主,總計45處69幢的古建築群頗為引人矚目。穿行于青磚黛瓦、錯落有緻的明清古宅,青石闆上的每一步都是與曆史的對話。屋前古樹下,一汪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兩側垂柳和盛放的紅花,古村時光似乎從未改變。

推開其中一幢古宅,屋裡飄出陣陣醉人的酒香。古宅的主人宋祥年已近耄耋之年,他繼承了祖傳的釀酒之方并将其延續,也是村裡為數不多仍居住于古宅的村民之一。宋家古宅承載着宋祥年的童年記憶,更陪伴他從青蔥歲月到白發染鬓。

而今,在政府部門的多方推動和支援下,宋家祖宅騰出部分房間,重新翻修改建為三江坡民俗文化展示館和三江坡村史室,成為遊客尋覓古村記憶的必到之所。

邕江之源镌刻曆史 青磚黛瓦煥發新機

特色産業帶來幸福生活

時光綿長,古韻芬芳,每一座古村落都是一本厚重的書,等待着書寫新的篇章。

去年8月,總投資1.2億元的“南甯三江口景區項目”在三江坡隆重開工,這也是近年來江南區引進的首個重大農旅項目,計劃将三江坡打造為以住宿服務為主,集古村遊覽、康養度假、科普研學、民俗體驗、農業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鄉村休閑旅遊景區。

同時,同江村還大力發展特色産業,其中三江坡有以香蔥産業為主的南甯市三江坡香蔥農民專業合作社,那吾上坡有以發展“休閑旅遊+種植業+漁業”為主線的南甯市槐芳公社漁民專業合作社。“我們同江村最有活力的時刻是清晨5點,全村11個自然坡的種植戶将新鮮采摘的香蔥、辣椒等農産品送到各收購點。”駐村第一書記鄧婷仍記得第一次參加收購時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實際上,同江村一直有種植香蔥的曆史,但因缺乏技術和市場,香蔥種植不成氣候。然而近幾年,同江村的香蔥逐漸在北方市場打響品牌,每天運往北京、天津等地的香蔥達100多萬斤。香蔥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蔡壽熙說,合作社成立後,積極引導周邊村坡種植香蔥,推廣科學種植技術,形成了“協會+農戶+包裝廠”的運作模式,并引導會員樹立“誠信種植、優質品牌”意識,自覺提高産品品質,緻富路自然走得越來越寬、越來越好。

邕江之源镌刻曆史 青磚黛瓦煥發新機

【鄉村名片】

同江村位于江南區江西鎮北部,左江、右江、邕江三條河流的交彙處,東面與西鄉塘區興賢村隔江(邕江)相望,南面與那廊村接壤,西面毗鄰揚美古鎮,北面以右江為界與興賢村相連,居民以壯族為主,成壯漢聚居形态。

同江村下轄11個自然坡,擁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那吾上坡獲第二批市級民俗民居示範村屯稱号,大閘坡被命名為首批市級鄉土特色示範村屯,并獲2017年度市級“綠色示範村屯”稱号,三江坡獲第二批中國古村落及第七批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名村。全村為鄉村振興、發展“大揚美旅遊圈”、決勝同步小康提供堅實的基礎。(記者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