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風不溫不火,在秋風撫摸下,那些金黃的色彩悄然離開樹的枝頭,在風中打幾個旋轉,溫婉的和歲月道别,奔向大地又開始孕育着另一個生機。
秋風起,低頭見落葉,才發現滿地的金黃,鋪滿了整條街,落葉歸根的深秋,不禁将我的思緒吹回童年那會外婆家的小庭院。
在城市居住的久了,你會發現對季節的感覺力越來越弱,但小時候住在外婆家的小庭院,一草一木都呼喊着秋天的濃淡。
小院秋居,少了一按按鈕就到家的便捷,卻有打開家門撲鼻而來秋的味道,告别了高樓林立的都市車水馬龍,卻有遠離喧鬧田園般的安甯。
遇得深秋,居于小院,定能欣賞最美的秋色。
姥家門前的大樹終于落了葉,飄到地面的落葉卻是孩童喜歡的童年遊戲。
每個孩子都在落葉中尋找那根最粗壯的“大将”,兩個人在“拔大将”時論英雄,殺五關斬六将,才會獲得最厲害的那一根。
常常會被我們小心翼翼的儲存,記錄它的輝煌,直到變得枯萎,失去它以往“大将”的風範,才不得不和它告别。

外婆家北邊大池塘的水落了,退去的河水裡形成好多的小水坑,帶上個小桶就可以在擱淺的小河溝不費力氣的逮到小魚。
每次,拎着“池塘禮物”回家,都有一種莫名的喜悅。将小魚、小蝦、小蛤喇放到吃罐頭剩下的小瓶子裡,讓它們就在這裡安家。
外婆蒸饅頭揭鍋了,抓一個熱乎乎的大饅頭放手裡,先掰下一塊,晾着等着饅頭變得幹幹巴巴,那是罐子裡小寵物最好的美食,每次撒進去一些,張大眼睛看小魚小蝦一口吞下。
外婆家的大北邊,不光有池塘,還有一大片長高的野草和叫不上名字的低矮植物。落葉了,草枯了,植物下的“寶藏”全部暴露出來。
大鵝拉長着脖子一步一捱的叫着,趕上運氣好還能尋得一枚大鵝蛋,那種驚喜不亞于現在孩子扭扭蛋重大獎的喜悅,眼睛裡都要閃着光。
抱着鵝蛋跑回家的路上恨不得兩條腿變得老長,一步就能踏入家門。外婆笑的迷起眼睛,打量着這枚大鵝蛋,起火做飯,單獨煮個鵝蛋吃。
入了夜,聽得小院的秋聲。秋風吹過,樹葉摩擦的聲響,伴有秋蟲低吟,高低錯落,大自然的樂章,恰如人間絕響,美妙動聽,這将是落葉與人間的最後一次道别。
擡頭仰望,那些眨着眼睛的小星星布滿了天空,羞澀的月姑娘“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躲進了雲層,羞答答的悄悄俯瞰着大地。
最喜歡的還是聽雨聲,秋雨不緊不慢,敲打瓦片,淅淅瀝瀝,叮叮咚咚。
聲聲入耳,亦入了心。
棗子酸酸甜甜,柿子挂滿枝頭,紅紅的像燈籠,咬一口,甜絲絲。這一樹的秋果,缤紛了整個清秋。
外婆家的小院,有花有月,有閑有雅,也有濃濃的煙火氣,秋居小院,逢着豐收,可解秋饞,承載了所有童年的美好。
梁思成曾說:
“對于中國人來說,有了一個自己的院落,精神才算真正有了着落。”
秋日小院,可做的太多,聞桂香,聽秋雨,看秋晚,撿落葉做書簽,摘蔬果待佳客。
童年記憶中的小院就是回憶中的淨土,每每告别紛擾,靜下心來,就會推開心門,走進心裡深處的小庭院,在小院,任時光流走,心自安甯,活得淡然一些。
願你心裡裝着一小院秋居,靜鎖餘生,遇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