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分化很大,各指數的表現也是天差地别,上證指數周二至周四連續殺跌,周五反彈,但全周仍大跌了0.98%。深證成指周五反彈力度明顯,全周僅下跌了0.29%。創業闆指周五大漲收複前三天的失地,全周大漲2%,并實作了連續三周上漲。科創50指數周五大漲,全周也實作了2.05%的大漲。

周末消息面上,有三個消息值得重點關注,又會對下周的A股産生怎麼樣的影響呢?
第一個消息,近期A股連續6個交易日出現新股破發,有8隻股票出現破發,股民中簽即虧錢,以上市首日最低價計算,最多的中一簽虧1.5萬元。市場對新股發行節奏的關注度也明顯上升,據《證券日報》報道,近期IPO發行相對集中,一是企業獲得IPO批文後等待詢價政策優化措施 ,二是一批企業 趕在三季報更新前完成發行。但目前尚未出現企業因破發而延緩發行的情況。
這說明新股破發并不會影響IPO,新股破發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注冊制之下,新股不再是稀缺資源,股民不再盲目跟風炒新股。而且新股市場化定價,如果定價高了,自然沒有人接盤,隻能破發,這反過來可以倒逼IPO合理定價。新股不敗神話已經破滅,未來市場價值需要由市場說了算,不管是新股還是老股,隻有估值合理且前景良好的公司,才會得到資金的支援。
第二個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随着煤炭産進一步釋放,大秦線檢修完畢,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和調運提速,全國統調電廠供煤水準屢創曆史新高,近期,日供煤連續突破800萬噸,比耗煤多200萬噸,存煤水準回升至1億噸以上。
這意味着電煤供應問題已經得到了緩解,煤炭很難再像之前一樣爆炒,未來煤炭價格将會回到合理區間。而近期動力煤期貨合約下跌已超50%,而煤炭闆塊近期也出現了持續下跌,風險已經得到了充分地釋放,煤炭股下周應該會開始企穩震蕩,那麼資源股為代表的周期股短期也不具備持續做空的力量,有助于A股大盤企穩。
第三個消息,多家公司周五集體披露三季報,由于三季報的披露時限是10月底,意味着所有上市公司都會在周末披露完三季報。從已披露的三季報來看,大部分公司經營保持了穩定,周期類行業的業績增長比較高,消費類股票增長有所放緩。
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業績披露結束之後,暫時就不會出現業績不及預期的“預期殺”風險,從下周起,機構不用擔心短期踩上業績雷,投資配置上相對會變得更加積極,即便是業績不佳的股票,也是利空出盡,整體是有助于市場走穩的。
是以,從周末的三個消息來看,整體對市場利空和利好的效應都比較小,目前A股整體處于震蕩之中,近期持續下跌主要是受到周期股殺跌影響,下周周期股有望企穩,三季報的業績雷風險已過,在流動性改善的預期下,大盤有望重新震蕩走強,站上半年線,從近期資金流向來看,成長類股票有望成為近一階段的做多主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