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兒子獲獎發明和父親研究所成果高度相似”,引發輿論關注。針對此報道,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高度重視,已迅速組織人員對此事進行調查,後續将及時向社會回報調查結果。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2021年10月27日
【此前報道】
中科院實驗室研究成果裝置,轉身變成一中學生科技競賽作品?父親的團隊專利成果和兒子的“發明”高度相似?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建國被曝利用自己和實驗室團隊的科研成果,供兒子獲獎升學。
記者調查發現,2015年劉建國之子劉某陽憑借發明“便攜式霧霾污染氣體快速識别和檢測裝置”(又稱“便攜式多組份氣體紫外現場分析儀”)獲得多個省級、國家級獎項,并是以被合肥重點高中一六八中學錄取。但該發明在名稱、工作原理、外觀方面,均與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12年的一項科研成果高度一緻。當時,劉建國任該所副所長,也是該科研成果所屬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此外,2018年就讀合肥一六八中學的劉某陽再次憑借發明“酒駕安全雷射快速篩查系統”,獲得了多個獎項,并獲國家專利。無獨有偶,該發明也與劉建國2011年所申請的國家專利“雷射酒駕道邊線上監測系統”原理高度相似。
(綜合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