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門答臘失落的“黃金王國”大揭秘,但大量金銀财寶正在流失

據英國海洋考古學家西恩·金斯利博士披露,印尼蘇門答臘島的漁民從首府巨港附近的穆西河中打撈出越來越多的黃金珠寶,這是屬于失落的“黃金王國”斯裡維加亞王國的财寶,但這些寶藏不斷落入不擇手段的收藏家手中。

據報道,線上雜志《Wreckwatch》發表了西恩·金斯利(Sean Kingsley)博士的研究,披露了失落的斯裡維加亞(Srivijaya)王國更多詳情。金斯利博士表示,“從淺灘上浮現出與這個最富有的王國相稱的閃亮的黃金和珠寶”。

蘇門答臘失落的“黃金王國”大揭秘,但大量金銀财寶正在流失

漁民打撈出水的部分黃金珠寶和首飾。

他表示,斯裡維加亞王國可能是很多人從未聽說過的“最偉大的帝國”,被稱為“黃金之島”,這個漂浮的王國統治了印度尼西亞(以及東南亞大部分地區)超過600年。

12世紀時,斯裡維加亞王國神秘地消失了,無影無蹤,該王國的寶藏乃至王國的位置都成了曆史懸疑。考古學家多年來在印尼、泰國和印度等地反複搜尋,然而一無所獲。

蘇門答臘失落的“黃金王國”大揭秘,但大量金銀财寶正在流失

打撈出水的佛像。

從5年前開始,印尼蘇門答臘首府巨港附近的漁民從穆西河中打撈出越來越多的黃金珠寶,包括數量驚人的黃金首飾、佛像、珠寶,以及數噸中國錢币和大量青花瓷。

金斯利博士認為,這些寶藏屬于神秘消失的斯裡維加亞王國。

他表示,該王國之是以難以捉摸,在于它是一個漂浮的王國,隻有寺廟和國王的宮殿建在陸地上,而普通人則住在用竹子和木頭制成的、有茅草屋頂的浮動房屋裡。

蘇門答臘失落的“黃金王國”大揭秘,但大量金銀财寶正在流失

斯裡維加亞在蘇門答臘島的穆西河和巴丹哈裡河沿岸都有金礦,這意味着其人民實際上是坐在一座金礦上。

斯裡維加亞之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因為它控制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貨物,從香料到奴隸,都經過它的海上咽喉。一位10世紀的曆史學家寫到,“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君主能從他的土地上獲得如此多的利潤”。

除了從海上貿易中獲得的巨大财富外,斯裡維加亞在蘇門答臘島的穆西河和巴丹哈裡河沿岸都有金礦,這意味着其人民實際上是坐在一座金礦上。

帝國的金币和銀币上都印有檀香花和梵文的“榮耀”一詞。

蘇門答臘失落的“黃金王國”大揭秘,但大量金銀财寶正在流失
蘇門答臘失落的“黃金王國”大揭秘,但大量金銀财寶正在流失

打撈出水的部分黃金飾品。

斯裡維加亞将中國和東方與波斯及西方聯系起來。幾個世紀以來,随着财富和權力的增長,斯裡維加亞的航海家、水手和商人探索了婆羅洲、菲律賓、泰國、高棉、孟加拉灣和印度洋的馬拉加西。

僅首都就擁有2萬名士兵的軍隊、1000名僧侶和800名放債人,其長達幾個世紀的王國在當時提供了一種極其奢侈的生活方式。

王國的佛教統治者戴着珠光寶氣的帽子,喝着用鮮花、椰子和蜂蜜發酵的酒。

一位作家表示,在宏偉的寺廟和宮殿中,有“白色、紅色和黃色的鹦鹉,可以教它們說阿拉伯語、波斯語、希臘語和印度語,還有綠色和有斑點的孔雀,有紅色徽章的白色獵鷹”。當一個國王死後,他的仆人被迫跳進熊熊大火中死去,以在來世陪伴他。

但最終斯裡維加亞水王國的黃金時代結束了。敵對王國的襲擊和海盜扼殺了它的海上貿易路線,包括印度的朱羅王國利用季風駛入蘇門答臘,襲擊了14個港口并洗劫了首都。

到1025年,斯裡維加亞王國已被競争對手的印度尼西亞王國所吞噬。到13世紀,它已經 "不複存在"。

即使在印度尼西亞本身,它也被遺忘了,直到20世紀才被重新發現,主要是由外國學者發現。1920年,法國曆史學家George Coedes在中國古代手稿和石刻中發現了它的名字。

金斯利博士表示,由于對火的恐懼和對水的精神親和力,斯裡維加亞王國的子民可能将黃金寶藏扔進了河裡,作為一種宗教祭品,遵循國王将金磚扔進河水的傳統。

金斯利博士表達了他的擔憂,由于該遺址沒有進行過正式挖掘,漁民們在沒有進行适當挖掘的情況下将黃金寶藏出售,落入全球各地不擇手段的收藏家手中,這意味着專家們無法識别這些物品并将其置于曆史背景中,黃金島的古老文明現在面臨着再次消失的風險。

他表示,要確定斯裡維加亞的任何一個奇迹都能存活下來,其耀眼的金銀财寶不會再次消失,這需要國際社會的巨大努力。

文/南都記者 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