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江水暖》:展現冷暖人生的隽永畫卷

作者:光明網

作者:黃今

近日,法國《電影手冊》公布了2020年度十佳電影,中國電影《春江水暖》位列其中。該片曾在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影評人周的閉幕式首映,如今又上線網絡平台,讓更多的觀衆注意到這部影片。影片從母親的壽宴始,以葬禮終,用一個江邊家庭的生活變遷濃縮了當代中國社會的現實圖景。

《春江水暖》:展現冷暖人生的隽永畫卷

東方式的家庭倫理呈現

家是社會的基本結構,也是叙事藝術表現現實、映照風土人情的重要載體。《春江水暖》中的家庭結構典型地反映出中國人的親情關系,顯示了強烈的倫理文化特征。年邁的母親在壽宴上中風,贍養母親的問題突顯,四兄弟各自的生活也如同長卷繪畫般緩緩浮現。

影片的叙事結構具有典型的東方家庭倫理片的特征,即在家庭關系的危機、瓦解、沖突之後,尋求新的平衡。從本質上說,這是中國人循環式哲學觀的展現——陰陽、生死、離合都在生生不息的對立和統一之中往複向前。《春江水暖》中一個家庭與一種生命閉合式的演繹,滲透了日常現實中的諸多沖突對立,并最終以對立關系的轉化強調了生命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在這部小城家族史中,生活中的細微沖突随處可見,婚姻、養老、買房等赤裸的現實滲透在影片的叙事之中,映照着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

在面對現實生活的沖突時,影片摒棄了統一連貫的直線性叙事,而采用帶有中國傳統詩性美學特質的散點叙事。影片分成夏、秋、冬、春四個段落,段落之間并無明顯的叙事邏輯連接配接,以事件和人的情感流動連綴貫穿,四兄弟的生活作為四段既平衡又交叉的線索,分布于四個季節段落中,觀衆從叙事的碎片中自行填充,并體驗滲透其間的家庭成員的親情。

在淡化劇情之外,影片用諸多細節豐滿叙事。比如奶奶生病後盡管神志不清,但是在面對孫女顧喜的婚戀選擇時,卻諄諄告誡“人一輩子,要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轉頭卻錯将顧喜認成了她的父母。真實的細節既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又增強了電影的感染力。

《春江水暖》:展現冷暖人生的隽永畫卷

傳統詩性美學的當代轉換

影片在展現小城風貌時采用了散點透視的長鏡頭。散點透視是中國傳統繪畫的觀察與欣賞方式,這種方式并無明确的焦點,任何角度都可以成為中心,觀衆處于鳥瞰的位置視點得以自由跳躍,在時間的自由徘徊中形成關照全局的視野。《春江水暖》中散點透視式的長鏡頭保留了時空的完整性,一方面展示了江南景色,創造出恬淡的江南電影美學風格;另一方面則使觀衆打破視覺受限的束縛,形成現實與想象并存的詩性時空。

江一和顧喜在江邊的一段,即采用橫移長鏡頭移步換影展現。随着鏡頭的緩緩移動,富春江畔的景與人一一映入眼簾,兩個年輕人之間熱烈的交流與郁郁蔥蔥的流動江景之間互相應和,凸顯了日常化的詩意和年輕自由的活力。大兒子和兒媳在江邊放生祈福後,長鏡頭移過江邊的樹木與建築,再追随漁船駛向遠方,遠處的城市高樓林立,與靜谧的江面形成結構性對峙,一個鏡頭内實作了高密度的資訊與情感表達。

影片的許多畫面構圖,展現出對傳統繪畫寫意美學的借鑒。中國畫講求“豎劃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裡之迥。”畫面不僅是寫實刻畫,而且需要客觀與主觀結合、景與情結合,在構圖、筆畫之外強調意境的營造。片中的許多鏡頭抓住富春江最具代表性的季節圖景,例如大雪中的漁船、春天的林澗鳥鳴等。在展現這些富于江南特色的景色時,影片一方面強調構圖結構,呈現出帶有水墨畫虛實相生美感的畫面;另一方面,則将畫面與人物的情感融于一體,環境的渲染與人物的情感抒發緊密結合。顧喜與江老師私定終生卻無親人在場祝福時,畫面出現了雪中漁船,呈現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寂寥感。而當春天到來,奶奶逝世後家人悼念時,鏡頭移過一片綠色的山林,寓意着家庭生活的轉變和親人緊張關系的緩解。

《春江水暖》:展現冷暖人生的隽永畫卷

《春江水暖》既是當代中國社會的寫實畫卷,又展現了中國電影傳統的詩性美學。充滿人間煙火氣的生活在導演的詩意表達之下,産生了更加開放、多義的現實主義情懷。在電影技術迅速發展的當下,電影仍然需要以強烈的人文關懷昭示電影作為藝術的标準,而滄桑的現實、粗糙的生活永遠内蘊着詩意的高光。《春江水暖》是一次溫情的現實主義實踐,閃爍着帶有傳統美學風格的詩性光輝,這預示着中國電影民族美學的一種可能性。

(作者系北京資訊科技大學講師)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