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銀行研究指出,婦女賦權時,國家會更趨于穩定。
《福布斯》的一篇文章也注意到,新冠疫情沖擊全球經濟,不過紐西蘭、德國、挪威、丹麥、冰島等由女性上司的國家,新冠死亡率相對都比較低,抗疫表現有目共睹。
《福布斯》把這些女性元首稱為“上司人的典範”,文章指出,女性向世界展示了如何處理人類大家庭的這一亂局。
雖然女性隻占全球政府首腦的7%,但評論人士強調,出色完成新冠疫情考卷者絕大多數為女性上司人,似乎不成比例。
随着愈來愈多優秀女性投入政界,這股既溫柔又剛強的力量,正慢慢崛起,打破外界對于政治圈“男人當家”的刻闆印象。
決策更加多樣化
為何女性參與如此重要?
聯合國基金會婦女和女童3D項目的執行董事古普塔博士認為,并不是因為女性上司人與男性上司人的風格有什麼不同。但她表示,女性當政可以讓決策更加多樣化。
古普塔稱,有女性參與的決策層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因為它展現了男女兩種觀點。它與那種否定科學、虛張聲勢男性上司風格形成鮮明對比,比如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和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
倫敦國王學院全球女性上司力研究所主任坎貝爾也表示,男性上司人更容易落入那種自戀和過度競争上司者的範疇。比如,新冠疫情蔓延時,美國、巴西、以色列以及匈牙利經常會推卸責任,将自己的過失轉移到外部因素。
但一些國家的女性上司人通過公開和透明地對話,赢得了公衆的支援。德國總理默克爾很快就承認新冠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威脅。
德國總理默克爾
挪威上司人索爾貝格
丹麥首相弗雷德裡克森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
挪威和丹麥也是女性當政。挪威上司人索爾貝格和丹麥首相弗雷德裡克森還專門為兒童舉辦新聞釋出會,解答孩子們的疑問和困惑。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還試圖消除孩子們對封城可能無法正常慶祝複活節的擔心。她告訴孩子們傳統的複活節兔子屬于“關鍵從業人員”,是以可以出去把巧克力蛋直接送到他們的家門口。
坎貝爾表示,在正常情況下一個國家上司人講這些顯得很荒唐,但是在疫情的特殊情況下,通過直接解答孩子們的擔憂政治上司人意識到疫情影響每一個年齡段人的心理健康。
《華爾街日報》評論稱,“女性的觀點或政治目标往往不是單一的”——比如,女性将是維護堕胎權利的中堅者,也是反對堕胎呼聲最高的群體——但是,隻有這種“複雜的現實”才是最重要的啟示:她們的崛起是公權力結構超越“固定觀念和形式主義”的最确切征兆。
決策更有同理心
主管美國經濟事務的許多最高職位現在都由女性掌控,而這班娘子軍正在設法改造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
在美國總統拜登的内閣中,女性閣員财長耶倫、商務部長雷蒙多、貿易代表戴琦掌理了主要财經職位,拜登的多位經濟顧問也是女性,事實上,在已獲确認的内閣層級官員中,女性占了将近48%。
拜登的内閣中,已獲确認的内閣層級官員女性占了将近48%。
《華爾街日報》是以稱,2020年的美國大選後,美國女性“掌握了前所未有的主動權”,而且它所産生的影響不會僅僅“昙花一現”,而是真正的長期化。
這個重大變化可能已經在影響經濟政策——拜登的2.3萬億美元新計劃,包括要以4000億美元資助“照護經濟”,支援那些照顧孩童及老人的居家及社群工作,這類工作通常都是由女性擔任,而且多年來未受重視。
耶倫指出,對于“人力基礎設施”的聚焦,以及先前的1.9萬億美元纾困法案,應該會為女性族群帶來大幅改善,其他族群也都會受益。
“最終,這項法案可能創造80年的曆史:它開始修複過去40年困擾我們經濟的結構性問題,”她在推特上寫道,并稱“這對我們來說隻是個開始。”
聯合國顧問、倡導債務減免的非營利組織執行理事Eric LeCompte表示,他上個月在與耶倫以及基督教和猶太教信仰團體領袖的會議上注意到一個明顯的不同。
“20年來,我經常與财長們會面,他們的談話要點完全不同,”他說,“在我們讨論的每個領域,耶倫都會強調同理心,以及政策對弱勢群體的影響。”
女性更具同理心。
他說,耶倫之前的男性财長們采取的是“隻看基本事實”的做法,首先關注的是“數字而不是人”,從來沒有提到過“弱勢”之類的詞。
小心!“她”正在衰退
目前有限的名額顯示,女性在管理複雜機構度過危機方面有更好的記錄。
《哈佛商業評論》報告稱,2020年3月至6月期間,在對6萬名商業領袖的全方位評估中,女性獲得的評分明顯更高。
IMF的研究顯示,女性擔任金融機構CEO的比例不到2%,在執行董事會成員中所占比例不到20%,但女性管理的機構顯示出更強的财務彈性和穩定性。
此外,當一個企業有更多女性參與時,也有助提升獲利能力。麥肯錫報告分析,在性别多樣性程度位于前25%的企業,相較同一國家和産業的中位數企業,财務報酬高出15%。
不過,據全球議會聯盟2018年的資料,全世界153個由選舉産生的政府首腦中隻有10人為女性。同時,全球女性議員人數也隻占四分之一。
電影《婦女參政論者》
而且許多分析師表示,新冠疫情導緻的全球衰退實際上是一場“她的衰退”(she-session),因為女性受到了莫大沖擊。
麥肯錫近期一項調查發現,女性占全球勞動力的39%,卻占整體失業數量的54%。在美國,疫情危機期間有1000多萬個工作崗位流失,其中女性占一半以上,而且有超過200萬女性徹底退出勞動力大軍。
IMF估計,如果讓這些女性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可能令美國GDP提高5%、日本提高9%、阿聯酋提高12%,印度更會大增27%。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IMF已經拟定多個量化目标,以確定各國聚焦于醫療保健、教育、社會保障以及在忽視多年後促進女性權益。“如果我們不這麼做,不平等的情況有可能愈發惡化,”她表示。(編輯:馬小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