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參演《偉大征程》後 上海這些藝術家說:刻骨銘心

來源:文彙報

登台“鳥巢”參演《偉大征程》後上海這些藝術家說:這場演出刻骨銘心

■本報記者 宣 晶 姜方 王筱麗

3000多名紅衣青年組成熠熠發光的黨徽,綻放的焰火化作“100”的紀年字樣,數萬觀衆熱情的掌聲和歡呼聲響徹夜空……6月28日晚,北京“鳥巢”因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而“燃”。 “2個小時濃縮百年、近8000名演員傾情奉獻,整場演出的主題就是黨來自于人民、在人民當中、為人民服務。”總導演陳維亞說。

在這場盛大的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舞台上,有大家熟悉的“上海面孔”:廖昌永、魏松、黃豆豆、史依弘、李軍、安平……他們用精湛表演和滿腔熱情點燃了《偉大征程》。

黃豆豆舞台上再現英雄風采,“這是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中,情景合唱與舞蹈節目《戰旗美如畫》讓許多觀衆紅了眼眶。其實,這個舞台暗藏“玄機”,地面中央有長30米、寬9米的翻屏。激昂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回蕩,大屏緩緩升起,還原了上甘嶺險峻的山峰。對于飾演英雄王成的著名舞蹈家黃豆豆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他必須沿着70度傾斜的翻屏沖到最上方, “斜挂”停留在八米以上的半空中,高呼“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此時此刻,舞台上1500多位演員齊聲高唱“為什麼戰旗美如畫……”黃豆豆吊着威亞,懸在半空,保持着雕塑一般的狀态,在心中唱起這首熟悉的歌謠。“作為文藝工作者,能夠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用發自内心的真情實感,通過文藝創作向黨緻敬,這是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啊!”回想當天的演出經曆,他的心情依然澎湃。

“這個特别設計的動作危險性很大。我腳下蹬着一根威亞支撐中心,手上抓着一根威亞,随着螢幕運動調整自己的重心。”黃豆豆告訴記者,為了這組技術動作他訓練了很久,而且每次都是等到大場面排完後,半夜一兩點鐘開始練。“雖然隻有短短一瞬的場面,許多人為此付出了心血。從導演組到編舞團隊、威亞設計團隊,大家不斷琢磨調整器械的使用和操作方法,最後還根據我的身高、腿長、臂展定制了威亞的資料。”

小時候,黃豆豆特别喜歡看電影,尤其是軍事題材的電影。在他的心目中,“好男兒”就是英勇戰士,像黃繼光那樣保家衛國,不惜犧牲生命。電影《英雄兒女》塑造的志願軍戰士王成,是千千萬萬英雄人物的綜合形象。如今,為了在舞台上再現英雄風采,黃豆豆傾盡全力,也圓了兒時夢想。“王成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角色,演繹這麼一個家喻戶曉的角色,壓力很大。”黃豆豆說,“這次演出不單純是一段舞蹈,從戲劇表演到舞蹈肢體,再到最後沖上幕牆吊威亞的部分,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王成”登台時有一段用口琴吹奏歌曲《我的祖國》旋律的表演,陳維亞為此特地對他進行了一對一加練。“劇組對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必須通過一次次排練磨合,才能達到最佳狀态。”

12歲開始習舞,黃豆豆的很多經曆都儲存在了一段段舞蹈之中。他是舞劇《閃閃的紅星》裡第一代“潘冬子”,也曾演繹過張思德的故事。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今年5月23日,由上海市青年文聯創作的舞蹈作品《憶張思德》線上上首映。通過數字技術的加持,黃豆豆扮演的張思德在剪紙間起舞,讓英雄模範人物“躍然紙上”,受到Z世代年輕人的喜愛。 “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既要上得了一流的舞台,也要紮根得了最基層的舞台。”黃豆豆認為,對舞蹈藝術來說,隻有深入到廣大群衆中去,才能擁有不竭的生命力,才能發揮出更多的價值。

廖昌永、魏松用最真摯動情歌聲唱響《領航》,“所有情感都在歌聲裡”

“領航!偉大的中國共産黨!”在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尾聲,歌唱家廖昌永、魏松、殷秀梅、幺紅登台領唱,帶領全場演出嘉賓共同合唱主題曲《領航》。伴随着動人的旋律,高達16米的金色黨徽莊嚴升起,光芒四射。歌聲、掌聲簇擁出10面巨型紅旗,迎風招展。 “無論多遠,你都在我們身旁,信念永恒,初心不忘。人民就是江山,寫就你使命擔當……”燦爛的焰火又一次點亮夜空,将演出氣氛推向高潮。

回想演出現場,著名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心潮澎湃。“《偉大征程》是我經曆過的場面最龐大、氣勢最恢宏的舞台,上萬名演職人員齊心協力,滿懷激情地展現了我們黨筚路藍縷的百年征程,中國共産黨了不起!”有好幾個夜晚,他都是在淩晨四點接到導演組發來的排練流程。“由于演出人員和節目衆多,為了保證在銜接上不出任何差錯,每個人都保持着高度緊張狀态。當所有人唱響《領航》的那一刻,我們覺得既幸福又光榮,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這是一場無可比拟的演出,回望中國共産黨百年征程,台上台下都感動不已。每個人都全心全意為人民而歌唱!”

“偉大的中國共産黨,風華正茂,山高水長,昂首挺立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為了唱響《領航》,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上海歌劇院藝術總監魏松在北京待了整整21天,與演員們磨合排練奉獻出最真摯動情的歌聲。在鳥巢裡和幾萬人一起唱響《領航》,他說自己“特别幸運”, “我們趕上了百年一遇的時刻。”魏松說,當晚從主要表演嘉賓到上萬人的合唱隊, “好多人邊唱邊流下了眼淚,因為歌曲唱出了我們對祖國的心聲和對黨的深情”。這首全新創作的歌曲溫暖、深情、高昂而震撼,情緒變化層層遞進,同時旋律朗朗上口、好聽好記, “這首歌不火都不行!”

勾勒先鋒模範的奮鬥群像,史依弘化身“紡織女工”

“機器轟鳴馬達響,雲霓織成錦繡萬裡長”。在《偉大征程》中的戲曲與舞蹈節目《激情歲月》中,平劇名家、上海平劇院梅派大青衣史依弘戴上白帽子,身着藍色工作服,搖身一變成為一名紡織女工。

《激情歲月》講述了新中國成立後,工業、農業、科技界激情飽滿,積極生産,建設偉大祖國的故事,勾勒了王進喜、史來賀、雷鋒、錢學森、焦裕祿等一批先鋒模範的奮鬥群像。來自上海的“七一勳章”獲得者黃寶妹就是一名紡紗女工,見證了中國近代工業發展的時代變遷,她也為史依弘塑造好人物提供了不少靈感。

為了這次演出,演員們從半個月前就開始排練,各種走位、細節以及與群衆演員的配合相當花費精力,常常中午出發,一直工作到淩晨,但史依弘并不覺得辛苦, “能夠參加《偉大征程》是演員至高的榮譽。”她由衷感歎。此外,上海平劇院的老生名家李軍和花臉名家安平也在《激情歲月》中亮相,分飾科學家和石油勞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