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李惠敏張舒琳
在基金三季報中,部分基金經理的焦慮溢于言表。部分百億級基金經理反思自身投資架構,更有甚者對重倉賽道産生懷疑,并轉投了新能源闆塊。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在今年新能源大熱的背景下,有不少基金經理三季度在組合中增加對新能源各細分領域的配置。
分化行情引困惑
某知名百億基金經理在季報裡直言:“基金建倉經曆了較為痛苦和焦慮的過程,剛剛過去的三季度是本基金管理人曆史上僅次于2016年熔斷後最為焦慮的時間段。而比起當年的泥沙俱下,今年三季度的極端分化行情和市場噪音更讓基金管理人在某些時刻對自己選股邏輯産生了懷疑:是否ROE選股的好公司、好商業模式邏輯被破壞了?時間的朋友是否要讓位于政策的朋友?消費醫藥真的要為制造業讓位嗎?”
上述基金經理并非個例,還有某管理規模超500億元的頂流基金經理,其代表産品三季度淨值下跌。面對跑輸比較基準的業績,他在季報中反思自身的投資架構。而他管理的另一隻網際網路主題基金三季度下跌12.22%,同樣業績不佳;對此,他在業績報告中表示:“對網際網路整體行業的下行空間判斷不足,用較高倉位承受了闆塊的大幅下跌,反思自己在三季度的操作。”
更有甚者,對重倉的賽道産生了懷疑,在三季報中全面反思此前看好的賽道,同時表示看好新能源等熱門行業。某位曾重倉白酒、醫藥的百億級基金經理,三季度重倉股大換血,前十大重倉股中新增了璞泰來、億聯網絡等新能源、通信行業個股,并增加了對甯德時代、隆基股份等新能源股的配置。同時,在季報中,用較大篇幅表達了對半導體、光伏、軍工等此前較少布局行業的看好。梳理發現,該基金經理管理的多隻基金已經集體轉向,青睐的行業與過往相比大有不同。
加倉新能源細分領域
實際上,在新能源大熱的背景下,不少基金經理雖未像上述基金經理如此激進,但三季度普遍在組合中增加對新能源各細分領域的配置。
例如,華夏磐晟靈活三季度前十大重倉股分别是天齊锂業、通威股份、捷佳偉創、中航沈飛、甯德時代、中航光電、至純科技、菲利華、廣聯達和泰和新材。與二季度時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對比,僅有2隻個股相同。可以看到,該基金在三季度大幅加倉了新能源中上遊以及光伏等标的。
此外,廣發創業闆兩年定開,三季度增持了新能源車上遊材料中的部分标的和通信行業中的光通信等标的;博時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也在三季度增持了新能源車行業,主要為锂電産業鍊相關标的;華夏翔陽增持了新能源制造和營運環節标的、中銀改革紅利則增持了新能源産業鍊中的上遊闆塊。
在此基礎上,記者梳理了3971份主動偏股型基金三季報的基金經理報告欄目發現,“新能源”三個字被2105隻主動偏股型基金提及,成為最熱關鍵詞。
甄選好公司
在基金三季度普遍加倉新能源的背景下,這一賽道也逐漸擁擠,但對于新能源闆塊的後市,多數基金經理表示,依舊看好新能源領域,但需要區分其中真正優質、發展空間大、更具成本效益的好公司。至于電動車行業,未來機會并不是全面的,也需進一步判斷其技術格局。
景順長城新能源産業基金經理楊銳文表示,未來仍将聚焦于新能源領域尤其是電動車方面的投資。電動智能化的大趨勢已經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要清醒認識到電動車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電動化未來的機會不可能是全面性的,未來更需考究技術壁壘與競争格局,更多機會來自新的技術方向。同時,未來還将重點關注和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息息相關的功率半導體領域。
東方新能源汽車基金經理李瑞表示,新能源車行業屬于典型的新興技術行業,需要化繁為簡,在把握架構性及完整性後尋找主要沖突。從産業趨勢看,不變的是行業趨勢已不可逆,變化的是驅動力從政策變成産品;從産業鍊看,不變的是下遊需求不斷超預期和優質供給的多樣化,變化的是上遊供給不足帶來的供需缺口;從競争要素看,不變的是整車的差異化競争,變化的是行業競争要素的變化,汽車的競争要素已變成智能化、電動化;從整車格局看,不變的是各家車企的高歌猛進,變化的是部分自主車企開始脫穎而出;從産業發展核心要素看,不變的是降本增效主旋律,變化的是降本增效的路徑逐漸多元化;從增長極看,不變的是全球滲透率上升,變化的是增長級的多元化和增長斜率的不同。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