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雲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五是執金吾雍奴侯寇恂[xún],星宿對應喻稱之為心月狐,心月狐是蒼龍第五星,為龍小腹之精,象征腎髒之所在,新陳代謝的源泉。而寇恂被稱文武備足、内政治理有方,其在劉秀陣營之中以文前武後、撫鎮地方而聞名遐迩;老百姓曾向劉秀以借用的名義請求,讓寇恂在留任過的地方再當一年主政官;可見寇恂的能力與聲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寇恂以文才保障前方的物資供應,以謀略和武功也能對陣兩軍之前,再有民心是國體根本,寇恂在這一方面的成就讓民心所向劉秀陣營,也算符合了心月狐的喻意。

寇恂和星宿喻意畫像
一、寇恂來曆簡介:
寇恂出生年月不詳,病逝于公元36年,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區)人;寇恂出身世家大族,最早在上谷郡太守耿況屬下任功曹,首先其忠于耿況,曾幫耿況從更始政權使者手中搶回太守印信,很受耿家看中。當時在河北王朗勢力大于劉秀很多,耿況不知何去何從時,他長子耿弇意圖勸說自己父親投附劉秀時,就拜托寇恂與闵貢共同說服了耿況,耿況接受寇恂的建議,派他前去漁陽。在約好彭寵後,寇恂傳回上谷,途中行經昌平,襲殺王郎使者,奪其部衆,然後與耿況之子耿弇率軍南下,在廣阿追上了劉秀。這就充分說明寇恂認為劉秀"尊賢下士,士多歸之",是可以投效的明主,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栖,賢臣擇主而侍”,寇恂這份眼力和洞察力是不錯的。
寇恂勸說耿況畫圖
二、文前武後
鄧禹認為寇恂奇才,與其相交甚厚;當劉秀攻下河内郡時,根據河内郡地勢的戰略重要性,以及周圍形勢的嚴峻,還有物資的的富足保證供應,一時之間不知道委任誰留守此處。在詢問鄧禹時,鄧禹說:"昔日高祖讓蕭何守關中,從此沒有西顧之憂,是以得以專心于山東,終于成就大業。今河内傍臨黃河,十分堅固,戶口殷實,北通上黨,南迫洛陽。寇恂文武備足,有治理百姓駕禦群眾的才能,非他不能擔此重任。"一番話猶如點睛之筆,對寇恂推崇備至,劉秀慷然解憂,就派寇恂鎮守河内郡,并對其叮囑一番。得到任命後,寇恂下令所屬各縣講武習射,砍伐竹條,造箭百餘萬支,養馬二千匹,收租四百萬斛,以供軍資支援劉秀前方的戰事。
鄧禹與寇恂劇照
公元25年,劉秀在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稱帝之前,和更始政權已經間隙叢生,當劉秀發兵平定河北剩餘地區時;更始政權大司馬朱鲔,認為河内兵力薄弱,出兵抑制劉秀發展和搶奪勝利果實地盤的需要,便派遣讨難将軍蘇茂、副将賈強率三萬餘人渡河進攻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寇恂聞訊後,立即前往救援,并命各屬縣發兵,到溫縣會師。軍吏都勸他調集衆軍之後再出兵,寇恂說道:"溫縣,是河内郡的藩蔽。溫縣失守,河内郡就守不住了。"于是馳援溫縣。這一點說明寇恂對自己管轄之地了如指掌,對戰略形勢也很清晰,且内心不懼敵人來犯。
劉秀稱帝畫圖
劉秀聽說之後,立刻派大将馮異率軍馳援,當第二天寇恂與敵交戰時,恰巧偏将軍馮異率部與各縣援軍趕到。寇恂見援軍軍勢浩大,于是讓士卒大聲鼓噪,大呼:"劉公兵到!"蘇茂軍聽聞,陣型松動。寇恂率軍沖擊,大破蘇茂,并乘勝追擊。蘇茂敗軍一直逃到洛陽,賈強戰死,數千士兵投河而死,一萬餘人被俘,寇恂與馮異過黃河而還。從此,洛陽震恐,緊閉城門。捷報傳到河北,劉秀大喜道:"我就知道寇子翼是可以勝任!"諸将紛紛慶賀,并乘勢勸劉秀稱帝。同年六月,劉秀在鄗邑即皇帝位,徹底脫離了更始政權劉玄。
朱鲔進兵畫圖
當時戰事頻繁,劉秀勢力逐漸擴張,漢軍軍糧急缺,寇恂親自督促糧運,畜力不足,又組織人力挽車,奔赴各地,前後絡繹不絕,進而保證了軍糧供應,甚至文武百官月支的祿米也由他運糧接濟,劉秀多次賜書慰勞嘉獎,功名威望日益提高。儒生董崇警告寇恂權勢聲望太高,又占據重要郡首官職,扼守物資供應,小心功高震主,引來别人讒言緻使皇帝猜忌,讓他學一學蕭何,以解君疑。寇恂深以為然,當即稱病不理政事,并請求引退,結果被劉秀拒絕。寇恂又請求調任軍職,仍然被拒絕,隻得派侄子寇張、外甥谷崇從軍充當先鋒,以表明自己的心迹和有人為質,劉秀對此非常高興,擢升此二人為偏将軍。
軍糧供應圖檔
公元26年,寇恂因擅自處罰上書人被免職。不久,被啟用派出平定嚴終、趙敦與密縣人賈期聚衆起義,劉秀起用寇恂為颍川太守。公元27年,劉秀遣使者拜寇恂為汝南太守,又命骠騎将軍杜茂率兵助寇恂讨伐盜賊。公元32年,寇恂随光武帝劉秀彙合其他路人馬征讨隗嚣,隗嚣手下将領高峻,投降東漢曾成為寇恂部将,後來兩人分開各處,高峻不知何故又逃回故營,固守高平;隗嚣死後,高峻占據高平縣,劉秀讓馬援派人招降,高峻卻斬了使者,堅守城池。建威大将軍耿弇率太中大夫窦士、武威太守梁統等圍困高平,一年也未能攻下。
高峻向寇恂投降
公元34年,光武帝劉秀條自領兵征讨,仍未攻破,劉秀即派寇恂前往,敦促高峻投降。寇恂帶着玺書來到第一城,高峻派遣軍師皇甫文前來谒見;皇甫文禮貌不周,出言不遜;寇恂大怒,欲斬皇甫文;諸将都認為本為招降對方,這時卻殺對方使者實在不妥;寇恂卻認為皇甫文這樣辭禮不屈,心中無投降之意,實來探聽我方虛實的;他是蠱惑高峻對抗的重要軍師一樣的人物,殺了他反而去其蠱惑作對之人,讓高峻心生恐慌無有谏言之人而投降。果然,高峻聽說皇甫文被殺,即日開城門投降。這說明了寇恂接觸高峻過,非常了解其人,觀察細微,能夠分析清楚敵方内部人際關系;高峻之前殺使者據投降,而見到寇恂之後還未動刀兵,就開城投降了,也說明了寇恂之能之德鎮服了不少人。
寇恂為武畫像
三、百姓愛戴以借用促留任:
不管是在颍川還是汝南主政,寇恂向來好學,修建鄉校,教學生徒弟,聘請能講授《左氏春秋》的人,他自己也親自聽老師講學。寇恂主政地方,治理有方,能維護地方穩定,支援前方戰事,善于攏聚民心,在百姓當中有着很好的聲望。當劉秀盡發各路大軍征伐隗嚣時,颍川地區卻出現了大規模的叛亂;後方失火,劉秀不得不親自引軍回都城,調派人馬前去颍川平亂;劉秀帶上了曾主管颍川的寇恂,對寇恂說:"颍川迫近京師,應早日平定。想起來隻有你能平定群賊。"寇恂回答說:"颍川剽悍輕捷,聽說陛下遠征隴、蜀,是以狂悖狡猾之徒乘機作亂罷了。如果聽說陛下南向,盜賊們必定惶懼歸降。我願率精銳以為前驅。"
百姓借寇恂簡筆畫
果然,當劉秀和寇恂率大軍到達颍川地區,盜賊見寇恂和劉秀大軍到來,全部投降;光武帝劉秀本沒有讓寇恂留任颍川的念頭,但所經之處,百姓們紛紛遮道請求,說:"願從陛下複借寇君一年"。光武帝隻好命寇恂暫駐長社縣,鎮撫吏民,受納餘降。寇恂奉命留下來,一邊安撫群眾人心,一邊分派人馬四處讨寇和招降造反的人馬,很快就徹底平息了叛亂。之前寇恂隻在颍川當太守一年有餘,後就調往汝南,卻被百姓熟知并認可其治理颍川的作為,足見其施政為民政績斐然;後來就有用"借寇恂、借寇"表示挽留地方官,含有對政績的稱美之意。寇恂還因嚴格執法殺了大将賈複的部将,引起賈複不滿怒氣揚言要和他勢不兩立,寇恂大局為重,避而不見;并且對賈複的部下,格外優待;處處忍讓服低,不使沖突激化;為了求得和解,煞費苦心。後來在劉秀親自出面調解之下,兩人冰釋前嫌,同心同德共保漢室,被譽為另一個“将相和”的故事。
寇恂與賈複有關“将相和”的故事
總結:公元36年,寇恂因病故去,谥号威侯。寇恂前和耿弇有識人之能,遠瞻之目,後有治理後方井井有條,未雨綢缪籌措物資支援前線之運作能力,被後世之人喻為蕭何一樣的人物;但當強敵來犯,卻可以親自率軍上陣擔起指揮對戰之能,還能鎮服一些為将之人的心;且在為政主管治理地方時,能夠很快聚攏民心,受到老百姓的愛戴,這在戰亂紛飛的年代擷取信任是非常不容易的。寇恂的戰功可能并不那樣卓著光輝,文韬武略也不那樣顯眼,但縱觀其才其能,其德其力,活脫脫一個文武全才的模樣。在劉秀陣營裡足智多謀,臨事果決,既長于吏治,又善于用兵,在保證軍糧供給中更是成績斐然;起到的作用廣泛而巨大,堅實而平穩,被喻為心月狐名不所虛。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交流。(圖檔來自網絡,感謝借用)
寇恂畫像
原創作者@說客先生dys123愛好龐雜、中庸之道、趣聊簡史、文化小談、歡迎交流、趣心生活。
參考書籍:《後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