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層層挂落的金屬鍊條自然下垂組成一道道鍊條牆,偶爾随着入場的觀衆輕微晃動,在藍色燈光的照射下,堅硬的材質增加了一份冰冷。走進細看,鍊條由一個個空心鐵環連接配接組成,令整個舞台空間在視覺上束縛但不失通透,通過燈光強弱分明的設計,打造對外連結條牆的立體感,加之舞台上方的燈光吊頂,建構出了一間壓抑、禁锢、未來感十足的房間。
随着劇情的推進,層層鍊條牆将被一一“剝去”,這部名為《房間》的話劇,向我們展示了兩代女性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奮鬥與變化,在成長、成熟的過程中逐漸清晰自我目标,不盲目逞強,當生活中經曆選擇與困境時,一起面對,互相扶持。
<h4>整個故事映射了這個社會對女性這一性别的刻闆印象,主人公的蛻變則展示了“她”力量在面對這個時代賦予[性别:女]定義時的勇敢與突破。</h4>
女性年齡的增長一直是熱門的讨論話題,随之會帶來外形焦慮、婚戀焦慮、職場焦慮等問題。四幕話劇《房間》以兩代女性四個年齡階段作為分割,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李晨濤、劉苡辰通過塑造兩個有着自己欲望和渴求的獨立女性的角色演繹了一對普通母女共同成長的故事。
劇中截取了她們二十年間生活中的片段,生動刻畫了女性之間的羁絆、影響與互相扶持。
編劇、導演陳天然三年前創作了這個劇本,當時她更多的是聚焦私人的情感,三年間整個社會環境在微妙地發生着變化,她也将創作中心轉移到了對整個社會群體心理的探讨。而近年來女性對一些焦慮問題的态度從憤怒、回擊到豁達、一笑置之,時代女性也在随着時代成長,對當代女性來說年齡從一個界限變為了一個數字,年齡,不再是女性追求夢想、突破自我的桎梏。
2018年,話劇《房間》以孵化作品的形式登上1933微劇場的舞台,引發了女性觀衆的共鳴,不少觀衆看完都說
“台詞特别真實。我都能記得我媽媽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下跟我說過一模一樣的話,跟我說‘你都多大的人了,怎麼還這麼幼稚’。”
“劇中好多細節太像我和我媽之間的關系了,那個時候,我隻覺得她很唠叨,不了解我,但現在,我有點想她了。”
劇中的母女有争執、有和解,她們的手一次次地牽在一起,又一次次地彼此甩開,像極了生活中每一對母女相處的點滴。
孵化版《房間》演後談的現場也有少數男性觀衆看完覺得該劇中的男性形象過于負面了,為什麼不看看生活中的好男人?在劇中一人分飾三角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黃晨則說“男性才是這部戲的推動力、催化劑。”
的确,劇中的男性角色有的引發了這對母女的沖突,有的見證了這對母女的成長,都有缺點,但是劇中的兩位女性也并非完美,在《房間》中兩性并不是對立的關系,這和我們生活中的男女關系也如出一轍,兩性互相幫助、互相彌補,是彼此的生命伴侶。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面臨與異性、同性的接觸,兩性從各自的角度出發看待、讨論問題,與性别有關也與性别無關,沒有互相的推動、人際關系的相處,各自人生的故事可能也無法發展下去。
話劇《房間》在拍攝宣傳照時以“破”為核心理念,打破世俗賦予性别的定義,撕下社會對于成功人士的衣着标簽,擁抱脆弱的自己,模糊性别的界限關懷彼此,攜手并肩。制作人趙媚陽希望觀衆能在《房間》的劇場裡度過一個被撫慰的夜晚,“我們不必要求自己一定要全副武裝去面對世界,而是允許自己‘行差踏錯’。”
<h4>2021年10月28日至11月14日,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制作出品,陳天然編劇、導演,李晨濤、劉苡辰、黃晨主演的話劇《房間》将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沙龍上演,帶來一個女性成長的故事。</h4>
此次劇場外設定兩個特别的照相區域——劇場照相館與“女”字展示區。劇場照相館邀請專業的攝影師在觀衆看劇前後各拍一張照片,扔掉線上的濾鏡,抓取觀衆看《房間》前後的痕迹,每人每次隻拍攝一張照片,留下最真實的記錄。“女”字展示區通過懸挂各種偏旁部首來展示一些可能。它們都能通過與“女”字旁組合形成新的意涵。這些意涵片面呈現了一部分對女性的刻闆印象,有的美好、有的消極。
<h3>演出資訊</h3>
演出日期:2021年10月28日-11月14日19:45(周一無演出,周日僅14:15下午場)
演出地點: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沙龍(安福路288号3樓)
演出票價:180元/280元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