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百日帶來哪些變化?

作者:環球網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題:“雙減”百日帶來哪些變化?

新華社記者胡浩、周暢

2021年7月《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教育訓練負擔的意見》公開釋出。力度空前的“雙減”政策在全國近21萬所義務教育學校落地以來,從家庭作業到校外教育訓練,從課堂教學到課後服務,“雙減”給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重複性的作業少了,周末和假期的學科類校外教育訓練班停了,疲憊的感覺緩解了……“雙減”政策落地後,一些家庭的氛圍輕松了不少。

“雙減”百日帶來哪些變化?

10月26日,上海市位育初級中學學生在上天體演化課。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這個十一假期,沒有教育訓練班和大量的家庭作業,讓我們有時間和孩子一起做很多事。”安徽省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的四年級學生家長陳芸說。假期裡,她和孩子一起看了電影《長津湖》、去了兩次圖書館,還做了垃圾分類的小調查。

“雙減”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為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教育部建立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監測平台,直接面向學校、社會公開進行作業管理問卷調查。監測顯示,截至10月底,94.7%的學校絕大部分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内完成作業。

作業少了,品質卻不能降;時間短了,效果卻不能減。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雙減’政策對學校和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我們要更科學地設計作業形式和内容。”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學教務處副主任姜穎說。

據介紹,江西省正在全省範圍内推廣“智慧作業”,利用資訊化手段實作作業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杜絕機械性、重複性、無效性作業,幫助義務教育階段師生優化作業設計,減少作業總量。

在北京陳經綸中學帝景勁松分校,開學之初就通過對各年級的調研及資料分析,建立了作業時長參考樣本。校長劉雪梅介紹,學校對作業時長統一設計、統一安排、統一協調、統一公示,以確定科學、有效、輕負。作業方式設計強調多元化,減掉了一些重複書寫、增加了一些生活體驗,如日常觀察、動手實踐、拓展閱讀等。

教育部監測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義務教育學校中,99.3%的學校出台了作業管理辦法,97.1%的學校建立了校内作業公示制度。

不去教育訓練班,作業總量也控制了,孩子們下課去哪裡?今年7月,教育部出台《關于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課後服務工作的通知》,着力推進課後服務“5+2”全覆寫,要求“一校一案”制定課後服務方案。

從新學期開始,課後服務在全國義務教育學校進一步推進,解決家長的“三點半”難題。

安徽省教育廳要求,堅持課上課後銜接、校内校外互補、線上線下融通,開發拓展課後服務資源。吉林省則建構了“靜态服務+動态社團”的“1+X”多元模式。

“雙減”百日帶來哪些變化?

10月29日,在合肥市蜀山區琥珀國小東區,學生在下象棋。新華社發(陳三虎 攝)

合肥市四年級學生李鑫宇,這學期參加了學校組織的課後托管,“作業在托管班上就能完成,然後就在班上看看書、練練字”。

據教育部監測平台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14.3萬所應開展課後服務的義務教育學校中(不含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99%的學校提供了課後服務,學生參加率為89.7%,其中七成以上的學生每周5天全程參加,教師參與率為89.8%。

“雖然比以前辛苦,但多了和學生相處的時間,對學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師生關系更密切了。”江蘇省昆山市花橋中學教師周春玲說。

“雙減”百日帶來哪些變化?

10月29日,在湖南省資興市鯉魚江完全國小,學生練習合唱。新華社發(李科攝)

“雙減”能“減”下去,關鍵是課堂教學品質能“增”上來。

教育部出台《義務教育品質評價指南》,強化科學評價引領,同時推動各地全面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激發辦學活力。今年秋季開學,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及各專委會分學科、分領域對學校加強調研指導,幫助學校強化教研、精心備課,補齊教學短闆,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層面落實‘減負增效’,重點要關注教師的課堂時間管理能力,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浙江省杭州市春晖國小校長田冰冰介紹,從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春晖國小引進了智能輔助系統幫助老師進行課堂診斷,老師語速是否合适,提問是否有效,哪段時間比較低效,在課堂結束後系統會自動生成報告,一目了然,有助于教師優化教學行為,也讓學校教研更高效。

遼甯省錦州市在全市範圍内開展教師教學大賽,激發教師積極性創造性,切實提升課堂教學品質。浙江省開展“兜底教研”,助力教師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

“雙減”百日帶來哪些變化?

10月22日,貴州省黔西市林泉鎮高錦國小學生在練習手鼓。新華社發(範晖攝)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下一步将繼續堅持“減負”“提質”兩手抓,做到教師應教盡教、學生學足學好;嚴格均衡分班、嚴格教學要求、嚴格作業調控、嚴格考試管理,有效解決家長急難愁盼問題。

“‘雙減’政策落地以來,社會已初步形成了共識。現在不管是課後還是周末,都已經看到了改變。”安徽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邵曙光說,扭轉長期形成的觀念絕非一朝一夕,但是會積少成多、從量變到質變,隻要将“雙減”政策持續落實下去,就會看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