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見“董建昌”,張志堅13年後再演《人間正道是滄桑》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潘妤

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演完了第5場,在劇中主演董建昌的張志堅才願意面對記者,他說:“昨天才感覺我在台上生活得稍微自如了一些,後面兩場可能會更好。到現在我敢說挺開心的。是以今天也會有勇氣面對你們這群記者。”

從藝40餘年,張志堅最早的演員生涯正是從話劇舞台起步的,他對舞台并不陌生,就在5年前,他還曾經和國家話劇院團隊一起,在北京演出了話劇版《人民的名義》。

但作為演員,張志堅因影視劇為觀衆熟知。《人民的名義》的高育良,《大明王朝1566》的嚴世藩,深入人心的角色人物不勝枚舉。但讓他最早被廣為人知的角色,無疑是13年前熱播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的董建昌。

13年後,張志堅回到話劇舞台,再度演出了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他坦言自己很忐忑、甚至有些膽怯,因為對劇本、班底和自己的要求,最後用了1個月的時間糾結,才決定回到話劇舞台。

“讓我終于答應下來有兩個原因,第一個作品是我鐘愛的,第二個角色也是我極其鐘愛的。在我記憶當中,那麼多戲,那麼多角色,這個角色,可能是我第一個最重要的角色。”

又見“董建昌”,張志堅13年後再演《人間正道是滄桑》
又見“董建昌”,張志堅13年後再演《人間正道是滄桑》

13年後再演董建昌,因為有一份惦念

《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董建昌是國民黨元老,他能順應曆史潮流,對民族忠貞不二、對愛情忠誠不渝。在電視劇中,這個角色戲份并不算多,卻深受觀衆喜愛。但在話劇版中,成為了貫穿全劇的重要角色。

把電視劇的配角,變成話劇中貫穿全劇的主要人物,張志堅說自己看劇本的時候也很好奇。但最後,他還是對編劇和導演提出希望,“我希望在這個話劇本子上,把我這個角色做減法,把大量空間給到别的有高光的角色。”

張志堅坦言,當年電視劇拍完了之後,沒想到觀衆會那麼喜歡,“有很多粉絲,就是從董建昌開始認識的。特别有一些小孩,從高中的時候一直追到現在,這次上海的演出還有很多北京的觀衆趕來看戲”。

他回憶,當年電視劇拍了4個月零9天,董建昌在全劇當中隻有60場戲,其實半個月就能拍完,但是他從頭至尾跟了4個多月。

他對目前話劇舞台的呈現感到滿意,但又頗覺遺憾,“如果多給我兩個月,我會表達得更好。包括舞台呈現、導演了解,所有演員對整部劇包括自己角色的了解也會更加充分。”

張志堅對劇本有很高的要求,但與此同時,他對自己的要求更高。這幾天正式演出,他每天提前兩個半小時就來到劇場。化妝隻需要40分鐘就能完成,但他表示,之是以提前這麼長時間來劇場,就是希望到了化妝間一坐,能把自己擱在董建昌這個角色的位置上。安安靜靜地,從外邊熟悉的社會環境當中,把自己扔回到那個年代。

相比13年前電視劇中的人物塑造,這一次有何不同?張志堅說,“2008年拍的戲,就是我長大了13年了,也老了13年。對這個人物肯定會有更成熟的一些表達。”但最根本的變化就是,一個是在電視劇上,一個在舞台上。

被問及《人間正道是滄桑》為什麼能經久不衰地受到觀衆歡迎,張志堅說:“就是作品好,至今我覺得同類題材沒有超越的。”

對話劇舞台的很多記憶和留戀都在排練前後湧起。“在北京,好的話劇我都會去看看,看完以後回家會徹夜難眠。原來這個地方,就是你從這兒走出來的。是以吸引我又重歸舞台,是一個作品,一個你曾經離開的地方,還有一份惦念。”

又見“董建昌”,張志堅13年後再演《人間正道是滄桑》
又見“董建昌”,張志堅13年後再演《人間正道是滄桑》

不管正面反面的角色,也希望能找到一些閃光點

為了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張志堅攢了很多老朋友加入,比如牛飄,比如施京明。排練演出的過程也讓他們恍如昨日再現。“昨天和施京明吃飯的時候還在聊,他自己曾經說過,我可能不再演話劇,但最後沒想到,他在演過最後一個劇《世紀彩虹》之後,還有再有機會上台。我們都很感慨,有這麼一個項目讓我們又重新坐在一起,又重新在舞台上去表達一個作品。”

扮演楊立青的張桐也是應張志堅之邀欣然來到劇組。因為接連在《覺醒年代》《光榮與夢想》兩部電視劇裡扮演“李大钊”,張桐在今年人氣十足,日程也很忙碌。但他推掉了很多電視劇項目來參加演出。隻是沒想到,排練期間,張桐又被鳥巢的慶祝活動招回了北京,這兩天才剛剛回到上海。

如今被公認為“老戲骨”的張志堅,也是一個十足的“戲癡”。對表演的熱忱、執着和思考始終伴随着他。多年來,他演的人物大多霸氣,有英雄也有枭雄。而對于挑劇本和角色選擇,他說,“不管正面反面的,你也希望能夠找到一些閃光點。我接反面人物,我的一個标準就是我一定要找他找到這種人性的地方,如果這個人物隻是一個純粹的壞人可能不接,非黑即白這樣的角色我是不接的,這樣的本子肯定也沒有任何意義的。”

父親是個文藝老兵,今年還拿了“在黨50年”的紀念章。從小的家庭環境讓張志堅對戰争、對曆史入迷,耳濡目染,也讓他更喜歡有質感的曆史正劇。

“其實年輕時候自我感覺我是個書生,是個很擅長演那些有文化氣質的角色。到了40多歲之後,我身體裡的野性,男人的東西會不由自主的往外湧現,這是我自己感覺到的。那時候我就愛接這種曆史正劇,到50來歲的時候就更愛了。是以我很少去演婆婆媽媽、家長裡短的戲,讓我去演一個父親,我都覺得演不了,不會怎麼表達。我喜歡有質感的年代戲曆史劇,50歲之後,我更愛接一些雄性的角色。”

責任編輯:陳詩懷

校對:張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