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那個炎熱的夏天,格林以第35順位被勇士隊選中,從此開啟了他的職業籃球生涯。彼時的庫裡開始慢慢被扶正,成為了這支球隊的當家球星,兩人怎麼也想不到,日後會成為王朝架構的核心人物。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庫裡和克萊組成的“水花兄弟”聲名鵲起,格林從替補席慢慢崛起;2014年對陣快船的季後賽,因為大前鋒大衛李受傷缺陣,格林被頂上首發去承擔責任。

這名201CM的迷你内線似乎有些“比上不足而比下有餘”的感覺,小前鋒的身高卻沒有太多進攻手段,就是擁有不錯的防守技巧和空位三分投射能力,可去打内線還是受限于身高。這種不三不四的球員在聯盟還真是找不到模闆,但格林并沒有是以而自卑,反而兢兢業業地把分内的事情做到極緻,于是在14-15賽季他等來了屬于自己的機會。新教練科爾大膽啟用新人,格林被提上首發大前鋒的位置,其定位在于内線的防守和反擊快攻中的持球配置設定,這有些“窮人版詹姆斯”的味道。
後來這一大膽的用人給勇士帶來了什麼變化,我們也曆曆在目,格林成為了球隊無限換防的利器和進攻潤滑劑,更是五小陣容裡重要性僅次于庫裡的存在。可幫助勇士建立王朝是他,破壞掉王朝架構的人也是他:在18-19賽季一場對陣快船的比賽裡,格林在關鍵時刻運球快攻而沒有給到弧頂招手要求的杜蘭特,自己則是運球打到了腳上而出現緻命失誤,球隊也是以錯失了絕殺的機會。
之後杜蘭特找他理論表達自己的不滿,格林則直接當面怒吼KD:“在你來勇士之前,我們就已經是總冠軍隊伍!”這一句話不僅催生了格林公式—“在你XX前”,還成為了杜蘭特離開勇士的導火索,間接導緻了勇士王朝的坍塌離散。不過,我們發現敢于怒吼杜蘭特而桀骜不馴的格林,卻對庫裡言聽計進而不敢大放厥詞,這是為什麼呢?小仙女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格林之是以敢于怒吼杜蘭特,是對于杜蘭特性格的深刻洞悉,以及對于後果預測的準确性。杜蘭特出生于環境比較惡劣的貧民窟,是以個人的性格比較敏感,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癡迷于和鍵盤俠對噴的原因;這樣的出身往往不會很強勢,而是更傾向于躲避危害而避免和危險事物正面對抗,以此來保護自己那顆敏感的心,這是動物趨利避害的本能反應。當格林深刻地意識到這些之後,自然是敢于肆無忌憚地怒吼對方,他吃透了杜蘭特不敢把事情鬧大。
而對于庫裡那般有禮謙遜,這是因為格林其實也是個懂得感恩的人,他自己的出身也非常低微。是庫裡的強大投射能力,将勇士隊的小球打法推到了巅峰的高度,其超遠三分的巨大威脅性使得對手不得不采取包夾戰術,這讓格林得到了處理球的機會,也是以放大了格林的得分和助攻能力;再加上格林優秀的籃闆球保護能力和防守能力,其全能性也就得以展現。總之,庫裡就像是格林的伯樂,他的存在使得格林的價值得以成倍放大。
除此之外,庫裡出生于家庭條件優渥的籃球世家,從小接受了精英級别的教育,是以性格溫潤如玉。無論是球品還是人品,庫裡的言行舉止使得格林發自内心的欣賞和佩服,就像是自己的一位優秀摯友一般,能夠在他身上學到很多的東西。是以,對于自己崇拜欣賞的偶像人物,格林自然是恭恭敬敬而不敢造次。
當然還有涉及到自身利益的問題,杜蘭特的攻堅得分能力雖然是勇士第一人,可歸根到底這還是庫裡的球隊,所有的戰術均是圍繞着庫裡進行的。當格林和庫裡産生沖突之後,球隊極可能會随着庫裡的意思,而對格林進行處理;可杜蘭特是半路加盟的合作夥伴,在創業元老面前還是有些稚嫩,話語權自然沒有庫裡高。得罪杜蘭特付出的代價稍微要更小一些,這也是格林非常清楚的一點了。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如今兩人的恩怨早已煙消雲散,杜蘭特來到籃網隊再次起航,格林已然是勇士的一員,兩人還在為各自的另一枚總冠軍戒指而奮鬥着。其實,他們自己早已經看淡這件事情而釋然了,隻是籃球江湖上還流傳着它的傳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