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四屆江南青年戲劇節:尋找戲劇的未來力量

第四屆江南青年戲劇節:尋找戲劇的未來力量

話劇《藤蔓》上演。 趙陽陽供圖

中新網蘇州10月30日電 (周建琳)29日晚,繁星戲劇村《我是餘歡水》來到蘇州文化藝術中心演出。它道盡了中年人的心酸苦楚,也給了令觀衆驚喜的反轉人生;它揭破了社會、家庭、親情、友情多元度的無奈現實,也給了觀衆喜聞樂見的圓滿收場。

至此,第四屆江南青年戲劇節的演出暫告一段落,但關于蘇州戲劇的故事仍在繼續。《一個人的莎士比亞》《尋找家人》《兩隻狗的生活意見》《我是餘歡水》等劇呈現的精彩仍在繼續。

作為第三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遊節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四屆江南青年戲劇節由精品戲劇彙演、本土戲劇競演、青年戲劇工坊、青年戲劇孵化計劃四大版塊組成。

以繁榮蘇州戲劇事業為目标,以培養本土青年戲劇人才為己任,助力蘇州小劇場戲劇發展,促進本土青年戲劇團隊的培養發展,江南青年戲劇節今年已經迎來第四屆。

本屆青年戲劇節的大舞台上,蘇州本地戲劇社團為觀衆奉獻了多部劇目。《藤蔓》是導演趙陽陽帶來的作品。雖然豆瓣上的評論褒貶不一,但年輕的趙陽陽卻給自己的作品打出“99”的高分。

“我給每一次舞台都打99分,舞台創作是一門綜合藝術,集合了多個工種的藝術創作,所有的人一起造夢。是以舞台的背後,每個人都值得滿分肯定。扣除的1分是希望這個作品不僅僅止步于此。話劇作品從誕生的那一刻起才開始了自己的成長旅程,我們從第一次舞台上生根,在歲月裡成長和沉澱。”趙陽陽說。

在趙陽陽看來,江南青年戲劇節不但竭力邀請優質劇目在蘇州上演,也為本土青年戲劇人提供最優質的扶持,讓每一個新鮮的作品都能登上舞台與觀衆見面。戲劇節的舞台是本土戲劇人向蘇州觀衆展示自我的視窗,同時也是蘇州戲劇向世界招手的站台。

10月11日,正值2021蘇州網絡安全宣傳周,《玩偶日志》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大道喜劇院上演,通過演繹網絡安全的故事,讓觀衆對網絡安全有了更多思考。

該劇編劇劉潇說:“江南青年戲劇節讓本地戲劇社團增加對這塊土地的認同感以及對江南文化的認同感,我們想講自己的故事,發生在這裡的故事,我們回過頭來發現,這些故事都是‘濕漉漉的’,這或許就是江南文化的浸潤。”

青年之于戲劇就如同種子之于田野,他們真誠、執著、純粹的夢想在戲劇的舞台上得以延續,大家也從他們充滿活力的創造力中,看見了戲劇未來的希望與光亮。

第四屆江南青年戲劇節短劇競演單元同樣精彩紛呈。本次競演專家評審有國家一級演員浦雨竹、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博士王茜。舞台上演員表演酣暢淋漓,現場觀衆頻頻響起熱烈的掌聲。

本屆戲劇節中,青年戲劇孵化計劃劇本征集活動同樣值得關注,曆時一個多月,共收到212部有效申報劇本。經統計得出,共有190餘位編劇參與到劇本征集中。其中,18—40歲的青年編劇高達83%。

作為區域性的劇本征集,此次活動在全國範圍内産生了一定的影響力,橫跨25個省,57個市,遍布祖國大江南北。通過對比發現,此次征集,來自南方的編劇們遠多于北方編劇。可看出以“江南文化”品牌塑造為目标的戲劇孵化活動,在南方編劇們心目中産生了一定的号召力。

蘇州該如何展現自己在戲劇領域的獨特魅力,變得更加“有戲”?目前,蘇州正重新審視、賦能江南文化。釋出《關于落實文化産業倍增計劃的扶持政策》,瞄準數字經濟創新之域新空間,吸引了一大批國内文化産業先鋒實體搶灘蘇州展開布局。(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