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是臘月二十二,年關将至。由于各地号召就地過年,記者今日在廣州南站走訪發現,今年車站的客流量較往年明顯少了許多。
不過仍然有一些外來務工者選擇返鄉過年,今日上午10時05分,幸福列車“從新出發,幸福回家”貴州專列D2812從廣州南站向貴陽北站駛去,搭載着約200名在粵務勞工員踏上了返鄉路。

開往貴陽北的“幸福列車”
在候車大廳和列車上,記者采訪了一些手持“幸福車票”的乘客,了解了他們關于家鄉的故事。
“在粵打拼20年,最大的遺憾是沒能看望母親”
李大能來自貴州黔南自治州,從2001年來到廣東以來,這已是他在粵打拼的第20個年頭。
李大能在廣東有一段勵志的經曆,他在順德的一家家用電器廠工作,起初隻是一名沒有技術的工廠中的房間勞工,彼時計算機剛剛普及,他利用工作的間隙努力學習電腦知識,這些年來一步步成為了所在企業的研發負責人。
“我們公司的産品很多,電飯鍋、電磁爐、電熱水壺、酸奶機等都可以在京東和淘寶上買得到。”提起自己參與研發的項目,李大能無不自豪地說。
李大能說,幾年前母親病重時因為公司的業務繁忙,他沒能及時回貴州探望,這成了他這些年來最大的遺憾。如今他希望多一點時間陪伴留在家鄉的妻子、孩子和年邁的父親,“也希望疫情能夠早日結束,返鄉不再有障礙。”
“我是一名老師,希望回家帶動家鄉教育的發展”
汪升舉是珠海歐亞技工學校的一名烹饪教師,這次過年回家,他帶着一個不同尋常的任務。
“我是在貴州的山區長大的,曾經我的家鄉教育非常落後。”在廣東工作多年的汪升舉,一直挂念着家鄉的教育扶貧事業。
這些年來,汪升舉在廣州為招商局組織召集企業家們返家鄉考察投資脫貧項目,親自發起帶領十二位企業家前往家鄉實地考察投資,為了響應政府号召黔貨出山、大美黔菜,2017年他到遵義航天酒店組織舉辦了國際烹饪大賽。汪升舉表示,這些年國家提出“扶貧先扶智”,貴州投資了很多教育扶貧項目,家鄉的教育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變。
“這次春節回家我準備對接幾個教育扶貧工程,希望能為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添一塊瓦、出一份力。”汪升舉說。
“在廣東有了老婆孩子,今年想帶他們回家看看”
在開往貴陽北的列車上,也有很多帶着孩子的一家三口。來自遵義的馮永強慈愛地看着懷中四處張望的兩歲兒子,來廣東工作十年,家人是他最大的收獲。
馮永強說,希望帶妻子兒子回家鄉走走看看。
“2010年我來廣東工作,目前在一家塑膠廠上班,不算有太大的成就,但也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馮永強和來自廣東茂名的妻子是在工廠裡認識、相戀,這些年除了回貴州外,他也經常在粵過年。
馮永強說,這些年國家在遵義的扶貧力度很大,家鄉的面貌也随之一新,“這個春節我希望帶着家人在老家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山區的綠水青山,還有獨特的過年民俗。”
疫情當下做好防護,回家路上溫情不減
據了解,“幸福列車”公益已經進入第六個年頭,遠至湖南、廣西、貴州及四川,近到珠三角腹地,已資助幫扶5000多名在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的外來務工者幸福回家,并成為了廣東春運的獨特現象,越來越多的愛心企業、公益機構紛紛加入。
“幸福列車”上的乘客。
負責組織本次活動的新浪廣東負責人介紹稱,疫情态勢下,幸福列車嚴格遵守防疫規定,做好安全措施。列車全程提醒乘客做好疫情防護,引導乘客減少在公共區域停留時間、并溫馨提醒乘客戴好口罩。全程維持乘客有序出行,保障乘客的安全健康。
“本次開往貴陽北的列車途經均為低風險地區,我們希望在國家政策允許的範圍下,幫助更多的在粵務工者平安到家,溫暖他們的回家路。”負責人表示。
【記者】吳揚
【作者】 吳揚
南方探針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