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暴雨,這個點回家,小區已經可以看海了,突然接到在外地讀書女兒打來的電話,大雨滂沱的夜晚,我竟然淚如雨下……”
這是一位奮戰在環保戰線的母親的朋友圈,有同僚調侃她:“看不出來你平時風風火火的女漢子,還有如此感性的一面呀!”
的确,自配合第二輪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開展以來,她一心撲在工作上,已經很久沒有去看過年僅12歲在外地讀書的女兒了。而這位感性的女漢子就是廣元市生态環境局綜合環境管理科科長任鳳英。10月,在四川省生态環境系統“每月之星”評選活動中,她被評為9-10月“督察之星”。

廣元市生态環境系統執法大練兵現場 任鳳英(右)
精心謀劃
她是推動環保督察工作的參謀者
認真配合迎接第二輪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是重大的政治任務,廣元市明确提出了要實作“信訪舉報件最少、回報問題最少、追責問責最少”的目标,同時成立了八個工作小組,如何打一場漂亮仗?綜合組就是整場戰役的“指揮所”,不僅提出參謀建議,供上司決策,還要承擔起全面綜合協調的擔子。而任鳳英則是綜合組裡的具體聯絡員,在上司的指導下,他們确定了讓縣鄉、部門“急起來”,讓上司“熱起來”,讓機構“轉起來”的思路,通過召開各類督察推進會議,下發督辦單、建立市上司常态化暗訪制度、工作組的聯席會議制度、“紅黃藍”督察問題整改制度等措施實作全市上下一盤棋,全員總動員的良好局面。
任鳳英(右三)督導生态環境問題整改
持續發力
她是環保問題排查整治的推動者
怎樣才能實作“回報問題最少”的目标?任鳳英陷入了沉思,經過前幾次的中央、省級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廣元率先開展問題大排查大整治的效果顯著,隻有持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可能實作問題最少的目标。
在上司的指導下,任鳳英所在的綜合組最終确定了“2+2+2”的排查思路,即督察問題、群衆信訪件的兩個“回頭看”,生态環境問題、可能引發信通路題的兩個“排查”,各類回報問題、新排查發現問題的兩個“整改”。市、縣、鄉關聯,開展生态環境問題“大起底”“大接訪”“大整治”。2020年、2021年廣元市先後組織開展了兩輪問題大排查,累計發現問題3634個,督促整改完成3062個,完成率84%,基本摸清全市生态環境問題家底,梳理出全市的重點突出問題。
精準研判
她是化解信訪隐患的落實者
如何實作“信訪投訴最少”?這是督察組進駐前,任鳳英思考最多的問題。經過幾輪的大排查大整治,應該說問題曝露的差不多了,但這些問題整改的成效如何,老百姓是否滿意,最終将通過信訪投訴的多少來檢驗,而信訪投訴又是中央督察組關注和擷取問題線索的重要來源。
在監察執法戰線工作過的任鳳英意識到,必須下大力氣化解信訪隐患。說幹就幹,任鳳英開始配合信訪組全力部署信訪風險隐患防範化解工作,對第一輪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交辦的159件信通路題,實行縣級上司包案制度,全覆寫回訪核查;對通過各類管道接收的群衆信訪舉報件,實施鄉鎮(街道)上司包案化解,各縣(區)黨政主要負責人開門接訪,切實化解信訪風險。
在第二輪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期間,廣元市共接轉辦理群衆信訪件79件,較第一輪中央生态環境保護督察下降24%。群衆的生态環境滿意度、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基本實作預定目标。
督辦、排程、預警……從迎檢到督察結束,任鳳英和同僚們不是在寫通報,就是在現場督辦。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加了多少班,熬了多少夜。有朋友問:“你這樣拼命,值得嗎?”她總是笑着說:“雖然每天都累得筋疲力盡,但看着一個個環境問題在我們的努力下逐個解決,我覺得值。”雖然任鳳英隻是督察戰線中的普通一員,但她用鐵軍精神,踐行着環保人的承諾。
編輯:李智豪
校對:徐繼君
稽核:薛力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