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從中國傳到日本沖繩的“三弦”先被改名為“三線”,經過數百年的演變成為“日本傳統樂器”三味線。因為有了“吉田兄弟”20年前出道時“要讓傳統樂器更帥”的信念,他們把三味線演繹出搖滾、爵士、流行的腔調,還自己作曲,作品包括風靡中日兩國的卡通片《火影忍者》的主題曲。不過40歲左右的兄弟倆,日前一天之内往返中日兩國,向中國三弦表示敬意。哥哥吉田良一郎表示:“我們了解三弦是從絲綢之路上傳入中國的,是以我們不僅想學習中國三弦,還想了解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中各種豐富的樂器……”

圖說:吉田兄弟亮相上海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初學:因父之愛 兄弟搭檔
兄弟倆演奏的“津輕三味線”是三味線裡最現代的一種,因為發源于“津輕”亦即如今的日本青森縣而得名,與中國最大号的三弦個頭差不多。哥哥良一郎今年41歲,弟弟健一39歲。兩人都是從5歲開始學習津輕三味線,因為他們的父親熱愛三味線。
他們現在操持的三味線,主體由紅木打造,重達5.7公斤。而且,他們的撥片是一塊不比乒乓球拍小多少的牛角撥片,呈銀杏葉狀,增加了打擊樂的功能。加之,賦予三味線搖滾風的理念,使得他們在表演時會“全身運動”,體力消耗相當大。兄弟倆30多年的演奏已經導緻手指畸形。他們彈撥樂器的左手食指和無名指比右手的要長出将近1厘米,而握住撥片的右手隻能做握的動作,無法如左手一樣把手掌攤平。但這絲毫不妨礙他們對三味線的熱情。當弟弟開他的跑車去排練時,他從後備箱裡提出琴盒的神色,依然小心翼翼、充滿崇敬。
圖說:北海道出身的吉田兄弟 資料圖
創新:哥哥傳統 弟弟時尚
對于傳承與創新,哥倆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哥哥在與弟弟保持三味線“二重奏”的同時,他們各自還帶領着一個小樂隊。哥哥帶領的組合,全由日本傳統樂器組成,其中也包括從中國傳到日本的尺八以及太鼓等;弟弟帶領的組合,則在保持三味線的同時,嘗試與鍵盤、吉他、貝斯等西方樂器“混搭”。此次,他們将于24日在梅賽德斯奔馳中心舉行音樂會,将充分展現日本三味線如何做到傳承與創新。
音樂會第一部分,是兄弟倆不加任何電聲、純粹的三味線“二重奏”,展現的音色既能如空谷幽蘭,又可似萬馬奔騰。第二部分,則是哥哥的日本傳統樂器大展示。第三部分,就有弟弟來展現傳統三味線如何融入爵士、搖滾、流行之中。事實上,由于津輕三味線的演奏,具有相當程度的即興性——這點與爵士樂的演奏要求一脈相承,是以東西方的内在共通,為它們的融合提供了基礎。哥哥介紹道,也正由于三味線的演出貴在即興,因而并沒有流傳下來什麼曲譜,“是以學起來就要眼睛看、耳朵聽,背下旋律,然後反複操練。”與此同時,音樂會嘉賓都是來自日本流行樂界,如女歌星阿部真央,以及男舞團鑽石犬神。
圖說:吉田兄弟此次上海演出的海報 官方圖
融合:身穿和服 拍攝MV
事實上,吉田兄弟早在2010上海世博會期間,就擔任了日本館開閉幕館的唯一現場演奏嘉賓。當時,他們就看到了中國館旁的世博文化中心(亦即如今的梅賽德斯奔馳中心)。他們暗自期待,哪一天能到這麼宏大的場館演出,就好了!此次,因紀念中日友好和平條約締結40周年,他們将來到心馳神往的場地,撒開來彈奏三味線。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紀夫已經寫來了賀信。
吉田兄弟在滬亮相時,讓大家多等了30分鐘——那正是他們穿着好和服需要的時間。每一次亮相,他們都會依照音樂會主題來選擇和服上的圖案。此次在上海,他們的和服上有着浮世繪風格的海浪,暗合着他們音樂會的“四季”主題。和服的腰帶有多種打法,“我們肯定要采取紮得最緊的那種”,因為他們演奏時動作幅度大,必須保證和服不松開來……此次特地拍攝的MV中,他們還被特許進入皇宮,拍攝凸顯日本傳統文化風格的建築内景。在日本傳統文化氛圍濃郁的背景下,兩位三味線傳人的莊嚴舉止,令觀者無不刹那感受到傳統之美,令人肅然起敬、高山仰止。(新民晚報記者 朱光)
圖說:身穿和服演奏的吉田兄弟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相關連結:三弦——三線——三味線
三弦(中國)——三線(沖繩)——三味線(日本),是同一種樂器曆經數百年的源流和演變。中國的三弦,在北方出現在西河大鼓之中,在南方則多見于評彈,在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南音中也有三弦。日本學者推斷,古稱琉球的沖繩,在與中國交往之時,福建人帶來了三弦,成為沖繩的“三線”,兩者在形制上也相當接近。
沖繩與日本交易、交流中,三弦被一位琵琶彈奏者改良,音箱和撥片增大,便于彈奏,繼而成為日本傳統音樂和戲曲,如歌舞伎、淨琉璃、說唱藝術等的主打樂器。三味線的主要演奏者多為盲僧、盲人、盲女。津輕三味線的始祖,就是一位1857年生于津輕的盲女仁太坊——就好比瞎子阿炳對于二胡做出的貢獻一樣。(朱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