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說北碚:轟炸紀實(下)

經曆兩次慘重的轟炸,區署強調的防空措施才得以迅速推開。全民動員繼續挖防空洞,整理市政,市街上各房屋拉開間距,開辟防火巷,原來推不動,現在一下子開了五條,火焰山上的蓄水池也保持裝滿。

市民們也沒一直生活在恐懼中,而是積極恢複市面。

第一次厚德福、陶陶被炸,第二次松鶴樓被炸了,北碚的高檔餐廳都受了打擊。兼善餐廳自7月1号開張,成為高檔酒樓的代表,生意興隆。

嘉陵路、溫泉路原來小攤林立,在第二次轟炸時一燒而光。不到一個月,又漸漸多了起來。

北碚,又成了熱熱鬧鬧的小城。

書說北碚:轟炸紀實(下)

1940年7月31日,郭沫若陪同法國領事揚克維夫婦遊覽缙雲山,漢藏教理院院長太虛法師盛情款待,并邀請他們參觀了陳列室。郭沫若在留言簿上發現田漢題寫的一首七絕:

太虛浮海自南洋,帶得如來着武裝。

今世更無清靜地,九天飛錫護真光。

那是6月15日,田漢與複旦大學陳子展教授和趙太侔、朱雙雲、俞珊等人一起浏覽缙雲山。

當時,太虛法師率中國佛教國際通路團赴安南、緬甸、印度及南洋群島通路交流,頭天剛回山上,也不顧疲勞在客堂接待田漢一行,詳細介紹了他出訪南洋的情況後,就引導他們參觀剛布置出來的陳列室。

這陳列室設在漢藏教理院圖書室樓下的閱覽室内,門頭上橫額“佛教通路團法物陳列室”墨迹都還未幹,田漢作為第一個觀衆,走進了陳列室。

室内陳列品大都是太虛這次出訪時,各國政府、團體和佛教信衆贈送的珍品,以及通路團拍攝的各地文物、風景照片,計有玉佛、銀亭、金塔、象牙、貝葉經和舍利珠等數百件。太虛親自作解說員,從玉佛、象牙……邊走邊說,一一作了介紹。當他們行走至陳列室正中時,眼見牆上貼着兩首太虛手筆五言律詩,田漢正默誦着第一首“佛地無餘障,人天任往還”時,忽然一陣鑼聲傳來,室外有人高聲喊:“有空襲警報!”

太虛急忙吩咐管事将田漢一行引至“那伽窟”躲空襲。在那伽窟,田漢聽着一架架敵機越頂而過,撲向重慶,再想起太虛那兩句詩,回到陳列室後,在留言薄上題寫了這首詩。

郭沫若欣賞此詩時,忽聽空襲警報傳來,不久天空出現敵機36架,轟炸了北碚。轟炸結束,定了心神,郭沫若步田漢原韻,在留言簿上和詩一首:

無邊法海本汪洋,貝葉群經燦爛裝。

警報忽傳成底事,頓教白日暗無光。

書說北碚:轟炸紀實(下)

郭沫若和田漢詩手迹

這就是日寇第三次轟炸北碚。投彈30餘枚,南京路上李公樸夫人張曼筠入股的五月書店,中國文化服務社,上海路的亞洲飯店、皇後照相館大火,連帶建國書店受損。公安隊第三派出所,以及北新書店、國民兵團獨立分隊等,重慶師範學體育科教室及相連商戶被焚毀,平民公園被炸,安哥拉兔全死了。被炸之處,房屋倒塌,彈片橫飛。還有不少防空洞口遭到掃射。

林語堂夫婦帶着三個女兒從美國歸來,到了重慶,看到重慶城已成了轟炸重點,也在北碚蔡锷路購得住宅一幢,5月25日,全家遷入,次日就遇轟炸。看北碚挨了兩次轟炸了,又避上缙雲山石華寺,這次轟炸時正在山上,後回來檢查,小樓門前落下一枚炸彈,炸出一個大坑,房子也損壞一角。

這次轟炸,造成27人死亡,輕重傷64人,受災居民87家,損失573764元。

還是在1940年,10月10日,北碚正在進行雙十節慶祝活動,就傳來空襲警報,十點半預警,十點四十五空襲警報,十一點二十五分緊急警報,全場居民或進防空洞,或向鄉下疏散。十一點四十分,第四次日寇轟炸降臨。這次敵機分了三批,各九架,從西山坪到溫湯峽再折返襲擊北碚,低空飛行投彈,連飛機上的敵人也清晰可見,投下炸彈、燃燒彈共百餘枚。實驗區署周圍落下20餘枚炸彈,辦公室會議廳、會客室、廁所、禁閉室被炸,電力房遭炸毀。職員宿舍中一燃燒彈,烈火猛起。大明廠中彈10餘枚,其中有枚是500公斤的重型炸彈,受災最重,機器與磚瓦齊飛,廠房共火光一色,那種慘烈,讓大明廠的人久難忘。

書說北碚:轟炸紀實(下)

複旦科學館命名為寒冰館,紀念孫寒冰

這次日寇轟炸北碚,有7枚炸彈未能爆炸,彈殼上鑄有“昭和十四年九月九日制造”字樣,留下了他們殘殺中國人民的鐵的罪證。

吉林路上有被炸彈震傷的房屋數間,房主簡單整理後繼續使用,但五個月後,終于倒塌,幸未傷人。

這次轟炸造成死亡4 人,輕重傷26人,受災居民95家,财産損失50多萬元。

這就是日寇對北碚的四次轟炸。其後警報不斷,轟炸再無。

四次轟炸,日寇共投下500多枚炸彈,其中200多枚是燃燒彈,炸毀房屋586間,死亡176人,受傷244人,直接财産損失達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