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編者注:葡萄糖+酵母=酒精+二氧化碳——很多人早在中學時期就學過這條簡單的公式,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反應之一——它為我們提供了溫飽,例如面包;也為我們提供了片刻歡愉,例如葡萄酒。其幕後的功臣:酵母,在劉琳MW的眼中,可不僅僅是一種看不見的微生物這麼簡單。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顧名思義,酵母就是發酵物的母親。她作為真菌的一種,和細菌一起,為大自然的平衡日以繼夜,年中無休地降解有機物。在無氧的狀态下,酵母吃進去的是糖,擠出來的是酒精,過程中還獻給世界一點熱量,吃飽時會打個嗝(二氧化碳)。氧氣源源不斷的時候呢,人家也不閑着,擠出來的不再是酒精,是水。

自然的造物之妙,在賜予瓜果糖分的同時,也讓他們自帶酵母。糖分很高的無花果,要是摘晚了,就會在樹上發酵。法國鄉下的散養雞,在夏季無花果成熟的季節裡四處蹓跶,經常會冷不丁地就變成了“醉雞”。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跟所有容易發酵的食物一樣,葡萄裡面也有豐富的糖分。而葡萄皮上的酵母,就在灰灰的那一層裡。其貌不揚,還常常讓人們以為是髒東西。這自帶的酵母會有許多種類,并不是每一種都受釀酒師歡迎。絕大多數的狀況下,釀酒師希望能夠掌權的酵母是Saccharomyces(拉丁語意為“嗜糖的”)屬下的cerevisiae種類。若被其他酵母或細菌奪權,發酵的酒液就有極大風險活成自己讨厭的樣子。

若依循葡萄酒正常的發酵過程,有些酵母種類會因為酒精耐受度低而陣亡,比如 Hansenula sp. 在4%的酒精度時就會偃旗息鼓,Candida sp.則能扛到6-9%。而酒量超群、衆望所歸的S. cerevisiae,其耐受度能達到23%,不出意外,總能笑到最後。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母儀天下的S. cerevisiae

圖檔來源:LALLEMAND PLANT CARE

另一個酒量不錯的扛把子是Brettanomyces,簡稱Brett。Brett可能來自葡萄園或者酒窖本身,也有研究認為橡木桶也可能是Brett的來源之一。這是非常有争議的一種酵母,品鑒者對其褒貶不一。

對大多數學院派人士來說,Brett是當仁不讓的教科書級别的釀酒事故(wine fault),而Brett被一些人歸類到“風土”一說也并不鮮見。當然這個世界總是比你想象得更複雜:我也耳聞過澳洲和阿根廷有超級大名莊故意将Brett引“狼”入室的傳說,以增加其香氣表現的複雜度。不論是否受待見,Brett堅韌不拔,一旦進入酒窖,極難根除。

Brett的暗黑料理氣質

來自于她産出的三種複合物,

各有不一樣的香氣表現

...

4 – ethyphenol (4EP,4-乙基苯酚):

農場,馬廄,Ok繃

4 – ethyguaiacol (4EG,4-乙基愈創木酚):

培根,辛香料,煙熏味

Isovaleric acid (異戊酸):

奶酪,吳方言區的hou味

(即哈喇味,油脂氧化後酸敗的味道)

臭腳丫子味

4-EG的味道,一般被認為是愉悅可以接受的,另兩種則被大多數人嫌棄。Brett的品鑒門檻值(threshold)也因人而異,有不同文獻分别提到品鑒者可以在Brett濃度達到150µg/liter, 300 µg/liter和425 µg/liter 時察覺到她的存在。同一個品鑒者對不同葡萄酒中的Brett的品鑒門檻值也會發生變化,這跟葡萄酒的其他結構元素都有關系。

教皇新堡的Château de Beaucastel是Brett的經典案例。Jamie Goode的《葡萄酒科學》(Wine Science )一書中,提到美國葡萄酒收藏家Charles Collins的一段往事。Charles Collins将兩個大受贊譽的年份1989和1990各取了一個酒樣,匿去酒名,到實驗室查證4EP的含量。結果出來,1989年份的4EP含量為897µg/升,1990則達到了3330µg/升,比前文提到的品鑒耐受度高出許多倍。但這并不妨礙Château de Beaucastel的偉大存在。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Château de Beaucastel

圖檔來源: 網絡

如果不希望劍走偏鋒,大部分釀酒師都會出手幹預。特别有效的手法,是在發酵最前期,諸侯割據膠着時,盡快加入二氧化硫,立即KO一大批耐受力差的酵母和細菌,確定根正苗紅的S. cerevisiae強勢登場,迅速繁殖,一統江湖。

釀酒師也可以選擇使用商業酵母。雖然說葡萄本身的原生酵母(indigenous yeast) 儲備相當豐富,但在葡萄酒釀造過程中,釀酒師還是會有許多理由傾向于商業酵母 (cultured yeast) ,這相當于天降奇兵,以數量碾壓其他酵母和細菌。

提請注意

千萬别把原生酵母叫作“天然酵母”

因為,所有的酵母都是天然的。

快、準、穩

商用酵母=完美?

使用商業酵母的好處,概括起來,不外是:快、準、穩。

在美國參觀Gallo工廠的時候,才知道什麼叫“大”。Gallo最大的白葡萄酒發酵罐,可以存放600,000加侖(美制); 而最大的紅葡萄酒發酵罐,則可以存放600噸(美制)。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Gallo在Mondesto的工廠,如果覺得不夠直覺有多大的話,

舉個栗子,中間的黑色長條其實是兩輛貨運火車。

圖檔來源:谷歌地圖

對于工業化程度很高的酒廠,商業酵母的使用是必須的。

一是牽涉的量大,容錯率低;

二是周轉快,每一個釀酒周期必須快速結束,騰出地方給下一鍋;

三是口感上來講需要保持産品的一緻性。

小規模的酒莊,雖然沒有時間上的限制,但也很可能會求穩求準,傾向于商業酵母。

至于選擇什麼樣的商業酵母,也有不少講究。一些酒廠會選用低沫的酵母,這樣發酵容器可以最大限度地裝上酒液,降低發酵時溢出的危險,一來增加容器使用效率,二來也是減少無謂的人工操作,當然也會減少酒液流失的潛在損失。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相反,當然也有用于釀造“起泡”酒的酵母

有些酒廠則會特意塑造某種風格,選用專門培育的“風土”酵母,比如“Meursault”風格的酵母,等等。為盲品殚精竭慮的人們,大可不必言之鑿鑿。在每一個“典型”的背後,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比如,一度被很多人誤會為佳美(注:葡萄品種,Gamay)二氧化碳浸漬法特有香型的香蕉味,其實是被一些薄若來新酒(Beaujolais Nouveau)廠家大規模使用的71B酵母搗的鬼;現在随着風潮的改變,大廠家們開始轉而使用強調紅果香的酵母。還有一個關于“典型”的例子,是Anchor出品的Vin 7酵母,會為長相思(注:葡萄品種,Sauvignon Blanc)引導出很多的“奇異果”香。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對薄若來風潮舉足輕重的George Duboeuf酒莊

圖檔來源:George Duboeuf

另一些酒廠呢,會傾向于使用“中性”的酵母,不至于引導出過于誇張的香氣結構,比如許多香槟和雷司令的廠家。餘不一一。近年來,低酒精轉化率也稱為酵母界研究的主題。

雖然說商業酵母的優點不勝枚舉,但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最大的罪狀是:在香氣和口感上缺乏複雜性。我曾經詢問過一位酵母公司的研究人員,市面上販售的葡萄酒用商業酵母裡,每個産品一般有多少品系(strain)。回答是:不管是不是S. cerevisiae,通常一個産品裡是一種strain,也可能有2-3種混在一起,起不同的功效。他聽說過的最多含有7種strain,但這非常罕見。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點開檢視清晰大圖

圖檔來源:截屏自酵母公司Lallemand官網

如果看到這裡大家不明就裡的話,我們來換個角度。林肯大學的教授Matthew Goddard博士曾做過一項測試,從4個橡木桶裡,他分離出了88種S. cerevisiae的strain。而他和同僚Sarah Knight做的另一項研究(2015年),則從自然界(紐西蘭六大産區的森林,葡萄園,和自發發酵的長相思中)成功分離了3900種S. cerevisiae酵母 (六大産區Hawke’s Bay, Martinborough, Nelson, Wairau Valley, Awatere Valley and Central Otago)。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Matthew Goddard博士

圖檔來源:researchgate.net

自己做過面包的話,就會知道那些曆史悠久的面包房售賣的自留酵母,比起超市裡的商業酵母,在風味的複雜性來說,真是天上人間。

是以,為了捍衛風味的獨特性和複雜度,有許多釀酒人選擇原生酵母。為保證發酵順利進行,他們也可能使用二氧化硫來清除障礙,或者提前小規模地制作一個“引子”,法國人叫pied de cuve,用一小部分葡萄先行開始發酵,然後等大部隊彙集後,再直接加入先遣隊。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沿用原生酵母的意大利Barbaresco名莊Gaja

圖檔來源:Gaja

一般來說,老酒窖的釀酒容器和工廠中的房間裡,都布滿了經年累月積攢下來的微生物,包括酵母,是以經驗豐富的釀酒師隻需要根據當年的具體狀況略作調整,并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當然,特别嚴謹較真的科學家們也會提醒你注意:如果ta的爺爺輩兒爸爸輩兒用了商業酵母,ta宣稱自己用的是原生酵母的話,那這後代算是哪個母親生的?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文 | 劉琳 MW

編 | 梁同正

圖檔來源于網絡

劉琳MW專欄 | 酵母:沒有你哪有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