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吃藥方式需要講究。有些人有嚼服藥物的習慣。是以有病友問到,B肝抗病毒治療藥物嚼碎吃,還是整粒吞服更好呢?
關于藥物是否可嚼服的問題,現簡要分三大類簡要介紹一下,不僅限于抗病毒藥物。
01
絕對不能嚼服
一類是絕對不能嚼服的,如各種緩控劑型、腸溶片或膠囊、酶類藥物,如阿司匹林、洛賽克、得美通等。
緩釋片和控釋片為了使藥物緩慢平穩地釋放以達到長效的作用,往往采用膜控型、滲透泵型或骨架型等特殊結構。嚼碎後藥物就不能維持長效。是以,緩、控釋片是不能嚼服的;
腸溶片外面包有一層腸溶衣,這種包衣在胃酸中不會被溶解,其作用一是保護胃黏膜不受藥物刺激,二是保證藥物進入小腸後遇到呈堿性的腸液才釋放藥物;
酶類藥物,如胰酶在口腔裡會損傷口腔黏膜,有可能導緻口腔潰瘍,而且胰酶失去腸溶衣的保護會被胃液破壞,影響療效。
是以以上藥物不可以嚼服。
另外有些藥物說明書中有“整粒吞服”、“不可掰開或碾碎”、“不可嚼服”提示語的,隻能整片服用。不好意思了,你的寂寞還是吞下去的好。
02
必須嚼服
二類是必須要嚼服的,有些藥物嚼碎後服用,才能使藥物更快吸收,更好地發揮療效。
如一些胃藥:如硫糖鋁、鋁碳酸鎂等,适于嚼碎服用,藥物經咀嚼後分散成微小顆粒,覆寫在消化道黏膜上形成保護膜,促使潰瘍的黏膜盡快愈合。
還有一些鈣劑:鈣的流失量非常大,吃下去沒等吸收就有大部分随排出去了。嚼碎可以增加吸收率。常見的有各種鈣片。
還有促進排便的藥物,如果導片用于治療便秘,咀嚼後服用效果更顯著。
03
第三類藥物
第三類就是大多數藥物,如一些保肝藥物、抗病毒藥物、抗肝纖維化藥物等,既不屬于緩控劑型、腸溶膠囊、酶類藥物,說明書也沒有專門注明的,可以嚼碎服用。特别是說明書中列了服用“半片”或者藥片上面有刻痕的,都是可以掰開服用或嚼服的。但基于嚼碎後,藥物與口腔、食管等消化道接觸面積增加,各種消化酶、寄生菌等與藥物可能會有潛在的反應。故沒有專門提示需嚼服的藥物,還是建議整粒吞服。
就單純抗B肝病毒藥物而言,2019年最新版《中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強效低耐藥”為原則,将恩替卡韋(ETV)、富馬酸替諾福韋酯(TDF)和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作為慢B肝抗病毒治療的一線推薦藥物。當然還有一些病友在服阿德福韋酯、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等藥物,暫時還沒有換。但這些藥物屬于第三類,可以嚼碎吃,但吞服最好。
更多肝膽資訊,免費咨詢醫生,請關注“肝膽相照一家人”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