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官員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在這個平平無奇的寺廟中,僅一間地窖,就埋藏着價值超過220億美元的寶藏,其中的金銀器随便挑一個出來,換的錢都能極大的改善當地窮苦人民的生活狀況。
面對數額如此巨大的寶藏,他們立即組織了對其内部的探索活動,不過不知是什麼原因,就在考古工作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印度官員卻突然叫停了該項目,與此同時,發現這個寶藏的老人也在家中死于非命。
到此為止,這座神廟下的寶藏也被印度政府派遣特種部隊看管了起來,并且建立了軍事戒嚴區。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寺廟中的寶藏究竟是誰留下的,而該項目被叫停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呢?
這個被發現含有巨額寶藏的廟叫“帕德瑪納巴斯瓦米”神廟,之後我會用帕德瑪神廟來代指它。
帕德瑪神廟在16世紀時,被一名叫做特拉凡科的國王下令修建,為了展現自己的政績以及對神仙的尊敬,他早在動土之前就決定,該廟需要供奉毗濕奴神。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宗教在印度人的生活中一直都占有很高的比重,而這位毗濕奴神,就更是印度教神仙中的翹楚了。
印度神仙的種類可謂是五花八門,甚至印度不同邦之間都有不同的信仰,不過,無論怎麼改變,印度教中最具權力雷打不動的主神就隻有三個,他們分别是創造神梵天、宇宙神毗濕奴、毀滅神濕婆。
相比于梵天的不食人間煙火與濕婆所代表的破壞,象征仁慈和善良的毗濕奴無疑是三個主神中與印度老百姓走得最近的。也正因如此,在印度全境内,供奉它的神廟多達1000多座,華麗的更是數不勝數,而這也就間接地導緻了,帕特瑪神廟中即便是藏有無數寶藏,但它太普通了,是以才能躲過英國殖民者對其的觊觎。
在此之前,帕特瑪神廟一直都是由特拉凡科國王的後人們守護的,不過在1947年之後,英國殖民者從印度離開,這些曾立誓守護神廟的國王後人們也開始追求一些更為世俗的生活,久而久之,這座神廟就逐漸變成了一個無人看管的狀态。
雖說幾百年下來,對于該神廟藏有巨額寶藏的傳說一直就沒有斷過,但對于印度人來說,挖掘這樣一個神廟完全就是違背自己的信仰,是以即便能一夜暴富,也從沒有人打帕特瑪神廟的主意。
不過,一名叫做桑達的老人發現了國王後代對寺廟疏于看管的情況。他年輕時,曾在聖雄甘地的手下任職,而在退休之後,他來到了帕特瑪神廟的周邊生活。眼見神廟的守護者們總是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他就氣不打一處來,不光是屢次教育這些玩忽職守的國王後代,到後來更是一紙狀書,将他們告上了法院。
在他的眼中,原先的寺廟看守者已經沒有能力履行自己的職責,是以希望印度政府能接管這座頗具傳奇色彩的寺廟。
印度政府早就對帕特瑪神廟垂涎已久,此次老人要求他們接管無疑是正中下懷。很快,當地官員就組織了考古學家、僧侶、法官等很多人的團隊,一同對帕特瑪寺廟進行财務清點。
而在來到帕特瑪神廟之後,印度官員們才知道,什麼叫做貧窮限制了想象力,他們從政多年,雖說也零零散散的聽過該寺廟有寶藏的傳說,但他們進入到寺廟之後才發現,這裡所擁有的财寶數量遠超過他們的想象。
帕特瑪神廟地下一共有6個密室,在考古隊打開第一個密室後,金閃閃的光芒差點沒把這些官員晃暈過去。在這座密室中,光是長達2.7米,重2.5公斤的純金項鍊就有1200多條,3個鑲嵌着瑪瑙以及多種不知名寶石的皇冠擺在最顯眼的中央,考古隊的腳下除了東印度公司時期制作的金币之外,還有20多枚拿破侖時期的法國金币。事後在他們将這些金币運出來才發現,東印度公司的金币總重竟然有18噸!
除此之外,該密室中純金飾品的重量也超過了1噸,帶有鑽石的各類珠寶總計也在900公斤左右;同時在大件上面,密室最深處有一個将近4米高,渾身鑲滿鑽石的毗濕奴雕像,它的左邊是一隻黃金大象,右邊是一個30多公分高的人形雕塑,雖說不知是什麼材料制作的,但論其精美程度,一定也算得上無價之寶。
而在随行專家的估算中,這第一間密室内的财寶,總價值就超過了220億美元。要知道,美國最新的,堪稱是人類史上最昂貴的福特号航母的造價也就才130億美元左右,它和帕特瑪神廟中的寶藏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同時,這些專家對财寶價值的估算也偏于保守,他們隻是衡量了其直接價值,并沒有算這些工藝品若是被收藏或是拍賣所能達到的高價,換句話來說,此一間密室的财寶,或許能換兩艘美國的福特号航母。
挖掘行動旗開得勝,不僅振奮了考古隊的士氣,更是讓一衆印度官員感到了無比的光榮,在将一号密室搬空之後,他們很快就來到了二号密室的門前,不過這一次他們卻碰了壁。
原來,同上一個密室不同,二号密室被一個碩大的石門封死,無論考古隊如何努力,大門依舊是紋絲不動。此時的考古隊滿腦子都是亮閃閃的金币,也顧不上許多了,他們叫來消防隊員,準備用現代手段将這座大石門“打開”。
就在一切都準備就緒後,帕特瑪寺廟周圍卻突然出現了許多穿着宗教服裝的人。他們一方面跪拜在寺廟外圍的幾處祈禱用地上,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顯得十分慌張;另一方面,這群教徒的首領也來到了考古隊面前,并極力阻止考古隊進行接下來的工作。
在他的解釋中,印度考古隊員們這才注意到,這個碩大的石門上面,雕刻着兩條十分兇狠的毒蛇。在當地的習俗中,這種雕刻一經出現,必然會降下天譴,而此時寺廟周圍前來跪拜祈禱的印度教徒,就是因為害怕遭天譴,才來跟某位神仙認錯的。
就在此時,前來阻撓的群眾中又走出了一位智者,他告訴考古隊,這兩條毒蛇代表的是“禍水”的懲罰。這座石門打不開是有道理的,因為它内部根本就沒有機關,而建造它的特拉凡科國王也從不想讓外人打開它。
同時他還表示:根據當地的史書記載,這座石門後部連通了印度洋深處某個海眼,若是執意暴力破門,湧出的海水可能瞬間就會淹沒該邦。聽到這,見錢眼開的官員們吓得不輕,在莫迪執政以來,曾屢次加強印度教在其國内的地位,這也導緻了印度大大小小的官員對印度教也都十分尊敬。
換句話來說,印度教中的某個智者的一席話,甚至比該地區的行政長官都有影響力。也正是考慮到這點,一衆官員上司的考古隊隻好作罷,畢竟一号密室挖出的财寶已經夠多了,此時急流勇退,自己既能從中牟利,又能落得個好名聲。
與此同時,由于帕特瑪神廟有寶藏已經不是傳說了,是以這裡即便是聖地,在利益面前,官員們也很難保證不會有人前來偷竊财物。就這樣,他們又派遣了特種部隊前來駐紮,還建立了所謂的軍事戒嚴區,陣勢甚至比印度軍隊的駐地還要大。
不過,就在帕特瑪神廟的寶藏出土之後,當地也因為寶藏的歸屬權引起了一場風波。面對如此重量級的财寶,印度社會各方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就在各方為了帕特瑪神廟的财寶打得不可開交之時,發現财寶秘密的桑達老人卻突然死在了家中。原來,起初他将财寶的秘密告訴印度政府,就是因為看不慣守護者們玩忽職守,希望地方官員能站出來作為守護神廟的力量。
可誰知官員們見錢眼開,知道廟宇有财寶後不僅沒有保守秘密,還組建了考古隊對其進行挖掘,更是打破了該邦一如既往地平靜,使得一時間人人互相猜忌,更有甚者為了偷得一個金币而不擇手段。
也正因如此,出于對該秘密曝光後的羞憤,也出于對财寶歸屬問題的壓力,桑達老人最終暴斃,十分悲慘。到此為止,帕特瑪神廟中這些印度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寶藏,也因為歸屬權根本無法敲定,進而被嚴加看管了起來,不管是政府官員還是老百姓,都不能靠近其半步。
至于該寶藏二号石門上的兩隻毒蛇雕像會帶來厄運,隻是迷信的方面自然是不會讓人信服的;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寶藏讓當地人陷入了瘋狂,最後落得個一無所獲的下場這不正是他們所受到的懲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