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姓氏-湖南各地塗姓來源

中華姓氏-湖南各地塗姓來源

長沙塗氏

始遷祖石台公,明正德嘉靖年間徙居長沙省城北關外熙甯街,至三世萬程公生有四子:正卿、玉卿、明卿、瑞卿。正、玉失傳,明卿之後至六世而分六大支,存四支;瑞卿之後至六世而分七大支,存一支。族譜始修于清道光22年(1842),1921年三修。嘉慶21年(1816)建宗祠于新塘灣。派語:台川本立,學成志定,朝綱宏開,家聲乃振,永延先澤,謹遵彜訓,式效敏修,聯鐘哲隽,普應廷徵,長希積慶。

甯鄉朱良橋塗氏

始祖成二官公,明洪武5年(1372)自江西南昌縣鐵樹宮遷居湘陰新市。傳至四派祖衍為八房:瑄、瑤、瓒、璨、瑾、 、 、鳌,其子孫蔓延于長沙、湘鄉、甯鄉、南縣、華容、沅江、安化等縣。其中瑄公由湘陰新市遷居甯鄉之朱良橋,經兩世單傳 而至七派祖衍為四房:用光、用賓、用賢、用忠。宗祠在湘陰新市。清乾隆28年(1763)八房始修族譜,1932年續修時瑄房未與。1934年瑄房五修支譜。派語同益陽塗氏。

浏陽東門塗氏

始祖允公,五代時自新吳遷宜黃,傳十六世至鼎一公遷居贛縣,旋寓汀州。傳至仁宏公始于元代遷居廣東鎮平。仁宏公五傳至守中公生八子:明、聲、聰、俊、寬、厚、盛、谟。其裔于明代時分徙湖南,明、聰、寬之裔遷浏;盛之裔徙平江,而分居邑之西南。明、聰、聲、寬、厚六公之裔居平江、巴陵、江西義甯、萬載、新昌、分宜、宜春者合建祠于浏東東門。

醴陵卦嘴塗氏

始遷祖世賢公,明洪武7年(1374)自江西遷此。

益陽塗氏

支祖成二官公,明洪武5年(1372)自江西南昌府南昌縣忠孝鄉遷居湖南湘陰新市。四派分瑄、瑤、瓒、璨、瑾、 、琦、鳌八房。瑄裔八派登植公四子:學一、學二、學三、學四,遷居益陽濘湖塗家壩石泉山。清雍正3年(1725)、乾隆28年(1763)、同治2年(1863)、光緒29年(1903)與湘陰汨羅合修族譜,1934年、2002年益陽續修。派語:成志文瑄伏,柏用登學應,世大榮昌。德立傳家美,修培旋發祥,本根真遠固,枝幹定芬芳,振業恢前緒,贻謀裕後光,中和含位育,丕顯耀南湘。

桃江塗氏

始遷祖林鸾公,字瑰意,号行軒,原籍江西南昌縣。明嘉靖元年(1522)父瓊瑤公遷居南京團蹄橋。嘉靖45年(1566)林鸾公遷居益邑八裡大華村,今屬桃江。清乾隆17年(1752)、嘉慶9年(1804)、道光14年(1834)、同治3年(1864)、光緒22年(1896)、1921年、2003年纂修支譜。二修時人丁100餘人,七修時人丁1190餘人。派語:德成志文,瓊林元應,世大宗恩,重光榮顯,揚名俊傑,選舉賢良,家聲益振,祖澤流長。

南縣桂花園塗氏

始遷祖淑和公,字煦庵,号臯浦,浙江山陰人,進士,南宋初任荊湘江陵縣令,後轉任華容縣令。建炎3年(1129)落居九都宋田山桂花園,卒葬塗家祠後畔。淑和玄孫鎮铎、钊铎。钊铎子孫外遷,鎮铎有三子:源、淳、洽。源房後裔居東山,淳房後裔散居各地,洽房後裔居南縣梅田湖。至1948年,已傳20代,約8000人。宗祠在桂花園。1935年四修族譜。派語:方可紹南英,繼世光先德,承宗有志人。堂名三妙,典出塗瑞。

平江東鄉麻姑嶺塗氏

始遷祖桂檻公,清乾隆元年(1736)自廣東鎮平遷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1339人。

湘陰塗家橋塗氏

始遷祖演義公,明洪武初年自江西南昌遷湘陰。

常德塗陳氏

安徽潛山縣陳作聖公,家富無嗣,召塗春芳入贅,立婿承祧。春芳生三子:垕、緯、祚。明洪武20年(1387)垕公南征來湘,後裔稱塗陳。2000年五修族譜。

漢壽塗氏

始遷祖發源公,字肇昌,原籍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仁香浦江口,明嘉靖間遷居龍陽衛關外,轉遷大圍堤塗家嶺。清同治間肇修族譜,光緒20年(1894)續修,1935年三修,1996年四修。派語:應國大之,正道光明,允承先志,用樹熙行。克家維孝,作忠以仁,昌言啟汝,世澤其榮。

始遷祖建偉公,号以才,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縣,明永樂2年(1404)宦遊南楚,落業辰陽塗家塅。1995年四修族譜。

桃源董門橋塗氏

始遷祖道清公,明永樂初年自豐城遷于桃源縣北莫林村。至1948年,已傳19代,約400人,分布于莫溪、九溪、黃石等地。宗祠在董門橋。

溆浦烏峰塗氏

始遷祖宗坤公,原籍新化,清順治3年(1646)徙溆浦縣烏峰。

宜章黃土塘塗氏

明萬曆時自郴州徙宜章縣黃土塘。

繼續閱讀